苏州游记

四月的天气清凉怡人,这是一个外出旅游的好季节。我们接受了侄子从苏州发出的热情邀约,开启了说走就走的自驾之旅。“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句一直印刻在我的心里,很期待能在现场看到听到这样的钟声。一路飞驰,伴着导航亲切一句:“你已经到达目的地”,我们终于抵达了号称“人间天堂”的苏州。

首先迎接的我们是侄子一家热情笑脸和丰盛午餐,大快朵颐,吃得很开心,美食之后我更期待苏州的美景。侄子和女友开着车带着我们前往苏州热闹的平江路。

走进平江路,映入眼帘的是沿河两边街道汹涌的人流,人山人海蔚为壮观。小桥流水,古街民巷,红灯笼古门楼,完美呈现出“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古典之美。人群中鹤立鸡群穿着汉服的小姑娘们,让人眼睛一亮瞬间穿越到汉唐盛世,徜徉在历史的昨天。狭窄的街道上挤满了来自各地的游客,人流中夹杂了很多排队的人群,我仔细观察了一下,排队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美食排队,二是厕所排队,气势磅礴的出口和进口站立着的长长队列似乎成为旅游路上永恒的风景线。景色虽好,人却很多,为美丽风景留下些许的遗憾。

随着人流的蠕动,好不容易走了个来回。随即我们便开始转战前往苏州观前街山塘街,这里的人气绝对不输平江路,山塘街更是超越平江路。山塘街从头到尾,人挤人密不透风。此时居然开始限流排队进入,望着长长的队伍,只能望街兴叹,近在咫尺,却不能拥有。只能在观前街到处溜达,踌躇在美食与风景间,感叹风景之美,沉迷美食之惑。

天色渐沉,码头灯笼已亮。我们一行来到码头,准备坐船游览山塘河。接近饭点,人不是太多,随即便开始登船出发。小桥流水人家,粉墙黛瓦华灯初上。此时耳边响起了软糯抑挫的苏州评弹,我虽听不懂评弹之词,但丝毫不影响如梦如幻诗意般的意境将我融化,整个人完全沉醉其中。乌篷流水评弹,古桥长廊星光,仿佛置身于梦幻久远的年代,低声吟唱至于中,风情万种恨不得。黄粱美梦梦终醒,不知不觉已是岸。人生繁琐总常态,能有此梦不虚行。当我们走下游船,被排队登船的人流惊呆了。庆幸刚才没有困于排队,感叹长长的队伍好似生产的流水线,急急忙忙赶场出发匆匆忙忙收场结束,周而复始,却失去流连忘返真正旅游之乐。

第二天我们首先前往著名的拙政园,在来之前,查阅了很多关于它的资料,对其充满期待和憧憬。随着如炽的人流来到拙政园。整个园林亭水楼轩,错落有致。山石古树,相映成辉。奇花异草,天上人间。只可惜满眼人流,大煞风景。满园嘈杂,打扰了应有的宁静。一步一景一诗句,一楼一阁一匠心。感叹古人的独具匠心,造景藏诗,一草一木皆有灵性。哪怕一块顽石,一株花草都有深远的境界,所有的一切都是完美不可分割的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山水寄深意,诗歌寓长情。拍照的人络绎不绝,照片却不能独善其身,更不能独留其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纷乱中这何尝不也是一种风景。书中读来终觉浅,唯有亲临知意深。只有走进拙政园,才能感受它的美,体会到它的意境,感受到它的内涵。一次的游览我觉得应该是远远不够的,带着不舍告别了拙政园。随即我们又参观狮子林,更是感叹着狮子林的奇石林立,怪石嶙峋,曲径暇接,巧夺天工。

原本下午去参观苏州博物馆,后来才知道去苏州博物馆需要提前7天预约,看来这次行程是赶不上了,于是我们改去参观博物馆西馆。了解一个城市,不仅仅要游览它的风景,更要去看看它的历史,参观它的博物馆才能更好的了解它,读懂它。西馆非常现代化,大气且富有时代气息。首先看到是苏州前言,中英文的介绍,瞬间将苏州的历史拉得很长。由三山先民点燃文明之火,到商周兴起吴文化,春秋争霸,历经汉唐宋元,逮于明清直至于今,成就今日“人间天堂”的苏州。期间留下了多少文人墨客不朽的诗句和感人的轶事,他们将永远融入在这片热土中,成为这座城市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从他们的博物馆中我读到了苏州的厚重,一件件的展品让我看到苏州的历史。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去苏州博物馆领略一下苏州的文化,期待下一次的精彩。

时间过得飞快,走出博物馆外面已经下起淅沥的大雨来。原本还打算去感受一下寒山寺的钟声,看来是雨水将我们寒山寺行程化为泡影。这时侄儿提议去苏州的东方之门看看。在行驶的车中我远远的看到鹤立鸡群的东方之门,外观特别像一件拉风的大裤衩,格外惹人注目。号称苏州东方之门是“古老中国走向世界的新起点,是世界了解东方的新门户”,感觉苏州人民真会玩,他们盖得不仅仅是裤衩楼,架起一座东方之门,更是创造苏州新的坐标新的历史。

临近晚上,饥肠辘辘,我们一行人还在纠结去什么样的饭店吃饭。逛来逛去我最终还是选择了商场中安徽老乡开的徽菜饭店,虽然我也能接受苏州的美食,但是自己的胃还是觉得家乡的饭菜最好。故土难忘,家乡的珍馐才是最难忘,从小浸润和熏陶总是在骨子里。出来几日,还是家乡饭菜的味道让我胃口大开,契合我的灵魂,唇齿留香意犹未尽。

走了一天,甚是疲乏。回到宾馆,便想着早点休息。无须催眠,无须辗转,我很快就在鼾声中进入梦境。

第二天早早起来,我们一行驱车赶往蜚声中外的“中国第一水乡”周庄。远远看到入口门楼中间的四个大字贞丰泽国,感觉特别有气势有年代感。今天我们过来的比较早,人比较少,和昨天的人山人海比有天壤之别。古桥小河在清晨的辉映下显得宁静优雅,不时有着少许鸟儿鸣叫,显示生机盎然,人景鸟形成一副自然和谐的甜美画面。感慨游玩的景点还是不能有太多的人流,人少了,显得冷清没有生机,人多了,显得人满为患会让体验变得糟糕。街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小巷也显得热闹起来。走进了周庄的展厅,观看了周庄的介绍,了解周庄的历史,不胜唏嘘。周庄能走到今天,应该感谢一批具有先瞻性,有使命感的专家学者们对周庄做出的保护和开发。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可以游览的周庄,我们所有人的都应该感谢他们。周庄游览结束之后,我们便急匆匆的赶到下一个景点木渎古镇。好看的古镇景色总是有点雷同,看了周庄和木渎古镇之后,感觉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古桥小河以及各种的商业文化,游罢之后感觉其中或许缺少了一份有趣动人的灵魂。

临近中午我们赶往我们此次苏州之行的最后一站寒山寺。寒山寺参观的人虽然很多,但秩序迥然有序。金壁辉煌的庙堂显得格外庄重肃穆,特别是庙宇之上供奉着众多金光闪闪神态各异的罗汉,巧夺天工让人特别震撼。看着众多的善男信女虔诚的祈求膜拜,让人甚是感动。我心怀敬仰敬畏之心,远远瞻仰着伟大的佛祖先哲们。感叹着灿烂的佛教文化和佛教经典,为我们铸就出如此不朽的宗教信仰。走在边廊,一位师傅邀请我们去吃寺庙素斋素饭。我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在寺庙吃过素斋素饭,就特别好奇,便欣然走了进去。吃饭的人不少,可是整个大厅却格外安静,每一个人都正襟危坐,有条不紊的优雅吃着饭。里面的服务人员小声告诉我们,不要浪费,吃多少打多少,同时告诉我们吃饭的规矩,并要求我们吃完饭之后要自己洗碗。在这种氛围下,我们都不由自主融入进来,每一个人都特别注意自己吃饭的形象,整个大厅显得格外的肃静。虽然是素菜素饭,但是口味还不错,吃起来津津有味。感觉我们不是在吃饭更像是在修行,在接受着佛家的洗礼和熏陶,让自己懂规矩更有着强烈的仪式感,这是我从来没有过的体验和感受,我会记住这一刻的庄严和虔诚。

我们顺着钟声来到了寒山寺钟楼,矗立在我们眼前的是有着8米之高重达108吨的大钟,据说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佛钟。惊叹这座佛钟不知如何铸成,搬运安装到这里,真是人间奇迹。来到钟楼,肯定要敲敲这里的大钟。儿子侄子和我准备三个人来敲钟,前面几位游客敲钟的声音不是很大,于是我招呼他们两人,嘱咐大家要齐心协力敲出更响的钟声来。我们将钟椎尽量拉到高位,然后用力向大钟撞去。想不到钟椎回弹的力量好大,我们尽力控制着,接连又撞了2下,钟声特别浑厚响亮余音延续了好长时间。这时一位大哥真诚对我说,你们的钟声敲得最响,有种地动山摇的感觉。我开心看着他,感觉非常亲切。此刻我不仅佩服他的听力,更欣赏他的眼光。意犹未尽,我又拉孩子们继续接着敲,他们俩个人则显得腼腆内敛还有点不好意思,而我则开心像个孩子,跃跃欲试要试图敲出更响亮的钟声。“男人至死是少年”此刻在我身上得到最好的诠释。

恋恋不舍终究要离开钟楼。此时的钟声仍没有停息。我们的车渐行渐远,身后的钟声越来越弱。在钟声中我们结束了寒山寺的游览,也结束了我们难忘的苏州之行。感谢侄子一家热情的招待,更期待着下一次的苏州之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苏州   平江   钟楼   山塘   评弹   侄子   钟声   人流   博物馆   游记   感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