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英与荷兰战争:预防性的霸权争夺战

在英国崛起的过程中,战场上曾经有过三大对手:西班牙,法国,荷兰。在这三大对手中,最早的敌人是西班牙,敌对时间最长的是法国,这两个国家都是传统大国,而且在一定阶段都真正地威胁到了英国的安全。

相比之下,荷兰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对手。它是小国,不可能威胁英国安全,而且和英国的共同点最多,都是商业立国,航海立国,在宗教上也和英国一样是以新教为主。

但奇怪的是,英国和荷兰打得非常狠,在所有的对手里面,英国人可以说最恨荷兰人。从英语的习惯用语里你也可以看出来。大多数和荷兰相关的短语都不是什么好词。实际上在国际关系里面,两个国家特别相像可不一定是好事,往往越是相像,互相打得越狠。因为这两个国家的发展道路是重合的,相当于是在一条跑道上赛跑,必须挤掉一个,另一个才能放开脚步跑。

当时英国和荷兰还不光是彼此相像,更重要的是这两个国家的崛起差不多在同一时期,而且荷兰的爆发力更强。荷兰还没正式独立呢,它的商船队伍已经是世界第一,被称为“海上马车夫”,单位GDP产出世界第一,工业能力世界第一,拥有资金世界第一。在英国看来,荷兰如果照这么发展下去,那英国未来的发展空间就被挤断了。

当时英国已经发生革命,强人克伦威尔掌权,要求和荷兰谈判。荷兰人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因为两个国家之间除了广泛的商业竞争以外,并没有一个特别具体的矛盾点或者是摩擦点,所以荷兰人一开始还以为是一场友好谈判。

结果见面以后,英国很快把底牌亮出来了,两个国家要么合并,要么敌对。荷兰人一下傻眼了,当然拒绝。英国马上采取后续手段,发布了一个非常严厉的《航海条例》,规定凡是进入英国或殖民地的商船,必须是英国的或殖民地的船,而且船员必须三分之二以上是英国人。就是要重拳打击荷兰。要知道当时英国大部分贸易运输都是荷兰人在经营,这样一来荷兰船就被剥夺了经营权。

这个事情还不是不让荷兰船经营那么简单,事实要蛮不讲理得多。这个《航海条例》发布以后,所有停在英国或英国殖民地港口的荷兰商船突然都不再受法律保护了,英国人可以随便抢。那时候荷兰船就有拒绝投降,当场被打沉的。所以这个《航海条例》就相当于一张宣战书。荷兰只能应战。

这时你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了,英荷战争不像其他的战争,两国并没有一个具体的矛盾爆发点就开始打了。战争的起因比较特殊。英国不是瞄着当前的冲突点,而是瞄着未来的冲突点打的一场先发制人的战争。

除了起因比较特殊以外,英荷战争的进程也和其他战争不太一样,它是对同一个对手连打三场战争,直到荷兰认输为止。而且在第一和第二场战争中,英国根本没有找盟国就单枪匹马地去打了,这和我们上一讲说的那种找盟友帮它死磕的英国式战争方式不一样。不过在英荷战争特别是第一次英荷战争中,英国的打法还是值得一看的。

比方说,英荷都是海上强国,战争主要在海上打。那你要从整体海上实力来看,荷兰是在英国之上的,水手的航海经验和能力都比英国高,航运业更是高出好几倍。

但英国海军不和荷兰海军比远洋航海,他们就在自己家门口等着,反正荷兰舰队也好,商船队也好,要回国就得经过英吉利海峡。

所以海战也好,海上抢劫也好,基本上都在近海,这样荷兰人的远洋优势就没有什么用。另外荷兰的航运业发达,到战时反而是弱点。你想,那么多满载货物的商船在海上,荷兰的海军哪里保护得过来,所以都是抢劫的好目标。英国的航运和商业都远远不如荷兰,所以反而没什么好担心的。

在战争期间,英国就派出大批的武装民船,也就是私掠船,大抢特抢荷兰商船。我这里插一句,这种私掠船是当时特有的一种制度,在历史上很重要。战争也就两年多时间,英国居然抢了1700多艘荷兰的商船。荷兰抢了英国可以忽略,因为当时英国没有多少可以抢的。有一位荷兰官员当时就评价说,这场战争我们一定是输,因为他们在进攻的是一座金山,而我们在进攻的是一座铁山。人家打了是增益,可以以战养战,我们打是纯消耗。最后荷兰认输,承认《航海条例》。

所以你看,第一次战争英国虽然没有采取那种典型的英国式作战方式,但它的优劣势安排和转化还是不错的。最后赢了。不过我也要告诉你,英国在这场战争中的优劣势转化并不充分,没伤到荷兰的根本。所以同样的打法,到第二次英荷战争的时候就没有什么收获了。

而且英国在第二次战争当中天时不利,可以说非常倒霉。战争爆发的当年,英国国内爆发黑死病,光伦敦就死了将近10万人。战争第二年,也就是1666年,发生了著名的伦敦大火,整个伦敦被烧掉了2/3。我们现在看到的伦敦都是那次大火之后再建起来的,所以伦敦的老建筑基本没有早于1666年的。这场大火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800万镑。就是超过第一次和第二次英荷战争费用的总和。所以最后英国也打不下去了,双方讲和。

但英国打荷兰的决心没有变。五年以后,第三次英荷战争爆发。这一次英国采取了我们上一讲所说的英国式战争方式,找到了一个盟友,就是当时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法国,一起打荷兰。

这下英国优劣势转化得就非常充分,就把荷兰这个海上强国的致命缺陷抓住了。那就是荷兰并不是岛国,它既有海岸线,又有陆地边界,所以它的海上霸权是漏风的,敌人海上打不过它,还可以从陆地进攻它。

这在地缘战略上叫做“陆海双缘国家”,法国也是,后来的德国也是,这类国家最容易在海洋和大陆这两个方向分散力量,也容易同时遭到海洋大国和陆地大国的夹击。荷兰当时就是这种情况。实际上,在第三次英荷战争当中,荷兰这个小国是竭尽了全力,它的海军打得比英国海军好,守住了自己的海岸线。但是,它在陆地上却被法军连连攻破,最后不得不再次掘开大堤,把海水灌进来挡住敌人,这是拼命死守。最后荷兰向英国认输。

那么这第三次战争,荷兰的国力遭到了决定性的消耗,差不多是家财散尽,海上优势从此转到英国手上。前两次没有达到的目的,这次终于达到了,这也是我们说的英国式战争方式的成效。

现在我们来看英荷战争,一方面是可以加深对英国式战争方式的理解,特别是它所形成的那种优劣势转化;另一方面,英国对目标对手的把握实际上也非常突出。

这三场战争,英国一直认准荷兰在打,目标选择非常坚定。而英国之所以盯住荷兰不放,不是因为当前有什么具体的冲突点,而是因为荷兰阻断了它未来的发展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荷兰   战争   伦敦   预防性   商船   荷兰人   法国   英国   霸权   争夺战   海军   海上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