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禧赖在开封不走

韩绛说:“要警告萧禧,辽国派他来本为解决边界事,如果我们另派别人去把这事办了,于他脸上也不好看。如果他一定要搅得两朝起争执,恐对他自己今后也不相宜,要他仔细掂量。”赵顼说:“好,就这样统一回复萧禧。”

第二天,赵顼又对两府大臣说:“昨日拟定回复萧禧的话里面虽有‘已差官商量结束’之语,朕担心萧禧会以未有划分明白为由,不肯承受,故意又生事端,卿等可再议一议。”

吕惠卿说:“当年澶渊之役,听说定州才有二、三万人,澶州只有二万人,所以敌人敢逼我订城下之盟。现在我们在北方有二十万正兵,又有保甲,我们还怕他再逼迫吗?”

王韶说:“当年周世宗一旅之众,还敢与契丹对抗呢。”赵顼摇摇头:“五代时候的国家,乃盗贼丛生之世,亡命之徒多,不怕死,所以都能以一当十。现在我朝立国多年,百姓安居乐业日久,很怕战争,所以考虑事情,须是万全,怎可不重视?契丹是一强敌,真要打起来,谁能为朝廷领兵?”

吕惠卿望着王韶说:“陛下能使天下之民认为契丹可伐,就必然有敢为陛下领兵者。”王安石说:“确实如此,只是我们要尽量按既定国策行事。”

陈升之说:“辽国国书上既说‘早委边臣,各加审视,另安戍垒,以便回到旧时常态’,如果双方审视意见一致,自然是可以另安戍垒的。我方考虑刘忱等坚执前议,难有商量,所以改派谈判官员,已与辽国国书之意,不再矛盾,只是萧禧在辽国国书之外提出太过分的要求,恐怕不能满足他。”

王安石说:“只依昨日拟定的口径答复再说。”赵顼终于下定决心:“先这么办,看萧禧是什么反应。”

十八日,按规定是萧禧出使应该期满离京的最后期限,皇帝又遣内侍李宪将手诏送到驿馆给萧禧:“朕同意你以长连城、六蕃岭为界的要求,其他地方维持往日疆界。”萧禧见没有完全满足自己的要求,说:“你们既不能完全答应,我只能留在开封不走。”于是呆在驿馆饮酒作乐,丝毫没有要走的意思。

三月二十一日,皇帝愤愤地宣布:“朕决定委任沈括以代翰林院侍读学士为回谢使,委任荣州刺史李评以代四方馆使为副使出使契丹。撇下萧禧,让他们去和耶律洪基当面商谈。”

沈括这时正在御史台参与办赵世居案,朝廷忽然颁布了这样的任命,亲朋好友们都劝沈括:“眼下宋辽剑拔弩张,使辽很不安全,辞了这份差使吧。”,沈括说:“为人臣子,所担心的是自己的才智不足以同仇敌忾,而使辽的生死祸福却不是我应该顾虑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翰林院   契丹   定州   连城   万全   差官   澶渊   国书   陛下   朝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