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群易被胆囊结石“盯上”

一日三餐不规律,早餐直接被“省略”,熬夜饮酒作息不规律……不少人都有这些习惯,长此以往,身体机能不但会出现问题,还易被胆囊结石“盯上”。

众所周知,胆囊是存储和浓缩胆汁的器官,胆汁的来源则是由人体肝脏产生并持续不断分泌,每天分泌的胆汁大约在800—1200ml之间,主要成分为水、胆盐、胆固醇、胆色素、磷脂等。

“而胆囊之所以会长出结石,和胆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重庆北大阳光医院肝胆外科专家密雷指出,正常情况下,胆汁中的各种成分均溶解于胆汁中。但如果胡吃海喝、暴饮暴食,那么就会导致摄入的胆固醇含量增多、胆汁浓度过高,从而引起胆汁比例失调,出现沉淀,进而析出结晶,形成结石。

除了“吃得多”会诱发胆囊结石外,“不吃”同样也是其高发因素之一。因为不吃早餐,会导致人体空腹时间过长,胆汁无法及时排空,滞留在胆囊的时间越久,胆汁的粘稠度就会越高,长出胆囊结石的几率就会越高。

此外,肥胖也是诱发因素之一。这是因为肥胖者体内的胆固醇合成量和肥胖程度呈正相关,他们体内胆固醇饱和度明显大于正常人,胆固醇过于饱和就容易诱发结石形成。而且肥胖者平时也缺少运动,就更加容易造成胆汁的停滞堆积。

密雷提醒,除了上面所说的情况外,长期进食高脂肪、高热量、高脂肪的人群,如肥猪肉、蛋黄、肝肾等动物内脏,就容易造成体内胆固醇增加,使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也容易形成结石。喜欢甜食的人群也要注意,当摄入大量的糖分时,会使体内的糖原和脂肪合成增加,从而造成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增加,最终就容易形成结石。还有胆道感染、胃切除术后的病人,容易造成胆囊的收缩功能减退或者容易造成胆囊排空延迟,这样就有利于胆结石的形成,在术后养护方面应特别注意。(重庆北大阳光医院供稿)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胆色素   长出   胆汁   胆囊   重庆   胆固醇   术后   结石   肥胖   体内   人群   胆囊结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