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总督是否会被继续提拔?有这三种条件基本稳了

清朝时,总督位属封疆,手握军政大权,一些总督更有兼任盐政、河道等实缺,地位显赫,尤其到了晚清时,总督官阶的显赫程度,远超一般地方官员。所以,对于总督的任用提拔,乃至后续安排,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今天主要是针对总督的升迁做一个讲述。

对于总督来说,他们再往上就是到朝廷中枢任职,毕竟地方上已经没有能够超过总督实权的官职,或者是平调到位置更加重要的地方任职总督。例如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就是属于地方总督中地位中最有地位的职位,非等闲人不可担任。




对于总督而言,他们再往上晋升就是到朝廷中枢任职,也就是六部内阁、军机处中担任重要职位。


当然,对于绝大多数而言,能够到总督职位,已经是足够光耀门楣,载入家谱,乃至地方县志的事情,再往上一步,可谓难于上青天。很多名臣,最后也是没有再进一步。

比如雍正时期的李卫、田文静,都是有政绩,有能力,且深得雍正皇帝信任的官员,但最后也都没有再进一步,两人都是以总督职位卸任离开官职。

又比如晚清名臣沈葆桢,最后也是卒于两江总督的任职上。历数清代历史,能在总督职位上再进一步的,可谓少数,大多是改任其他总督职位。以清朝112位陕甘总督为样本,能够升迁的只有六位,其余45人调任离职,23人降职,开缺15人,23人在任上去世,丁忧守孝回家的2人,其他原因2人。从陕甘总督,也不难看出清朝总督想要继续晋升的艰难。

对于总督的提拔,当权者往往要考虑诸多因素。出身、资历、能力、年龄、忠诚、时局考虑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总督能否继续提拔晋升的参考标准。

以出身而言,对于一些重要官职,基本会更倾向于满人官员。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份统计表,这是清朝陕甘总督的人选,可以看出,在整个清朝,满人总督还是占据总督人选的主要来源。

在清朝前期,即便是总督职位,汉人官员也是少数,能入内阁军机更是少数。虽然有于成龙、张廷玉等汉人官员,但这些人在整体官员中占据的比例并不多。不过,到了清朝后期,这一比例有所增加。而总督以上的官职,更是如此。



当权者以如此出身来考量,主要是考量到忠诚度的问题。皇帝希望挑选到又忠诚又能干的官员担任重要职位,所以才会把出身问题卡得这么严格。而在忠诚度以外,偌大的帝国也需要有能力的官员。

于是,资历跟能力考核出众的官员就成了总督能否晋升的重要标准。这种能力,在不同历史时期,考量的有不同。在和平时期,自然是更考虑官员的治理能力,也就是在文治方面的考量。

比如辖区内治安情况、收税情况、教化百姓的情况、刑罚诉讼等,都会影响总督的晋升。特殊时期,就是考虑官员的应急能力,处事能力了。比如战争时期,就是要能平定战乱,调配后勤了。如果没有做出功绩,不仅没有晋升机会,甚至还可能被罢免降职。反之,如果能力足够,事情办得漂亮,也就有了晋升的机会。

比如鄂尔泰,就是因为在云贵地区改土归流推进有功绩,被雍正皇帝从总督职位提拔到内阁大学士,位居首辅,任职军机大臣。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鄂尔泰是八旗出身的官员,他跟李卫、田文镜被认为当时雍正朝的名臣,但李卫、田文镜都不是八旗出身的官员,也只有鄂尔泰得到了晋升的机会。

到了清朝晚期,朝廷需要办理洋务,也需要处理外交,而八旗中能力强的官员又相对较少,所以对出身问题也颇为放宽。后来为了平抑地方不断势力扩张的情况,同时把非八旗出身的袁世凯、张之洞都调入中枢内阁,以示重用,也是为了平抑地方的力量,增加朝廷中央的力量。这些都是出于时局变化,对总督晋升也有一些新的考虑。

而最后一点,则是最终决定权是在皇帝,或者是最高当权者手中。如果没有这一条,即便是满足了前面所有条件,总督也不一定能够再晋升一步。总结而言,总督如果想要再晋升一步,出身、能力,以及最高当权者的首肯,都是缺一不可的。

喜欢历史的小伙伴,可以关注下:脑洞外星人,一个研究地球历史的外星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总督   清朝   当权者   内阁   官职   出身   官员   条件   职位   能力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