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灭亡后,崇祯帝的子女去了哪里?结局如何?

公元1644年,北京城内城外数万大军激烈交战,血流成河,炮声隆隆,无数狼烟四起。

紫禁城内的大殿上,崇祯满脸绝望之色,身边只剩下一个忠心耿耿的太监王成恩。

“大明亡矣!”崇祯帝心中说不出的悲痛。

崇祯帝

王成恩脸上老泪横流,急切的苦劝这位一心要做个中兴之主的皇帝。

“皇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如南下,再来收拾旧山河。”

崇祯帝一阵苦笑,“大明没有亡国之君,只有亡国之臣,成恩,你速速安排太子他们快点设法逃出京城,或许大明会在他们手中复国。朕要与大明共存亡。”

“皇上……”王成恩跪地痛哭,可所有的一切都太晚了。

就在王成恩去安排太子朱慈烺,三子朱慈炯,四子朱慈炤时,崇祯帝手握宝剑,含泪来到周皇后寝宫,看着这个恩爱一声又有天下贤后的女人,忍着悲痛留下一句“大明已亡,你自尽吧!”

周皇后殉国

刚烈的周皇后接下崇祯最后一道圣旨,上吊自尽,随后崇祯帝的嫂子懿皇后,明启宗嫡妻张皇后同样自尽殉国,只有崇祯帝的袁贵妃上吊未死,被崇祯帝胡乱捅了几剑,最终在宫女救助下活了下来。

京城外的喊杀声越来越近,崇祯帝知道,京城被李自成闯军攻破了,不由的脚下加快脚步,来到最心爱的两个女儿长平公主和昭仁公主房间。

两位公主大的也才十四岁,小的昭仁公主才六岁,可怜两个公主根本就不知道大明即将亡国,未来是什么下场。

崇祯帝欲杀长平公主

本想求抱抱的昭仁公主被崇祯帝一脸捅破了心脏,当场丧命,长平公主惊呆的看着一身杀气的崇祯,拽着崇祯龙袍大喊我不想死。

“国破家亡,死了比落在那帮反贼手上要好。”崇祯帝忍住心中的悲天剧痛一脸落了下去,长平本能的用手臂挡了一下,一条手臂被砍断,由于剧痛昏迷了过去,痛苦的崇祯帝再也不忍心补剑,转身向煤山快步走去。

安排好太子殿下的王成恩急匆匆追随崇祯而来,他要与大明皇帝共同赴难,一颗歪脖树结束了崇祯帝的一生,边上挂着忠心耿耿的王成恩。

据史料记载,长平公主昏迷了很长时间,由一个宫女救下,李自成占据京城期间并不知道崇祯帝还有一个公主活着。

后来清军打败李自成,进驻北京,大肆搜索大明皇室后人,将长平公主和袁贵妃搜了出来,为了拉拢安抚人心,特意昭告天下清庭会好好赡养崇祯帝的女儿和妃子。

还安排长平公主和原来的未婚夫周世显完婚,但是由于长平公主身体虚弱加上长期的忧郁,最终在十六岁那年,怀着身孕离开了人世。

朱慈烺被崇祯帝安排给个纯国公朱纯臣,希望他能护送朱慈烺突破包围南下南京,让朱慈烺再建大明,可惜最后朱纯臣献城投降了李自成。

朱慈烺

但是李自成欣赏朱慈烺的气概,虽然只有十六岁,但是铮铮铁骨,颇有帝王之气,李自成封朱慈烺为宋王,并且按照大明皇帝礼仪厚葬了崇祯帝和周皇后。

朱慈烺的两个弟弟,朱慈炯和朱慈炤被安排给了崇祯帝老丈人周奎,这家伙在崇祯帝最缺钱时,一毛不拔,当李自成以赞助军饷名义大肆搜刮前明大臣财富时,周奎为了保护自己家产,硬是将两个外孙朱慈炯和朱慈炤交给了李自成。

到此,崇祯帝三个儿子全部落入李自成手中。

李自成为了拉拢人心,全部封他们三个为王,作为太子的朱慈烺看破李自成用心,本想绝食而死,被李自成特意将他们三兄弟分开看管。

公元1644年四月,在京城皇帝位子还没坐稳得李自成,接到山海关急报。

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不仅不投降李自成,还有意与清军合作,以清君侧名义剿贼。

李自成大怒,亲率大军开赴山海关与吴三桂决战,并且带上了朱慈烺三兄弟,用朱慈烺来要挟吴三桂所率领的明朝军队投降。

可惜,吴三桂并不是忠臣,他是个识时务的枭雄,吴三桂在抵抗不了李自成大军时,彻底打开了山海关大门,引来清军共同夹击李自成。

李自成大败撤军,负责看守朱慈烺三兄弟的刘宗敏,迫于形势再也顾不得他们。朱慈烺三兄弟趁乱军之中,急忙逃走,三兄弟最终走散。

朱慈烺逃跑途中被吴三桂的明朝军士抓住,多尔衮听说极为高兴,他跟吴三桂商议了想让朱慈烺当北方的傀儡皇帝,好让南方的南明朝廷投降清军。

朱慈烺识破他们奸计,在吴三桂行军途中趁机再次逃走,不知所踪,终其整个清朝三百多年,谁也不知道朱慈烺到底是活着还是死了?

直到1988年,考古界联合史学家在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老君山上的道观中发现了朱慈烺的踪迹。

这个地方在明朝时是盛产银矿的地方,朱慈烺曾经来过几次,他来到此地就是在这里等候合适时机复国,而他也在这里聚集了一批前明遗臣,随着南明的灭亡,明朝复国无望之下,朱慈烺最终选择在道观中做了一辈子道士,死于康熙十八年,终年51岁。

朱慈炯,这个名字让清朝头疼了几代帝王。清朝从入关到清朝灭亡,反清复明运动一直不息。

朱慈炯冒牌货

从顺治,康熙,雍正,乾隆整整四代帝王的时间,大大小小十几起都是以朱慈炯的名义发动反清复明。

为了抓住朱慈炯,清庭是将整个中国翻了个底朝天,冒充者抓了不少,真的朱慈炯一直没找到。

为了一劳永逸的解决朱慈炯,康熙想了一个有些卑鄙的法子,他前往南京明中山陵,借拜祭朱元璋陵墓时,公告天下,凡是朱元璋的后人都可以入朝为官。

康熙这阴谋是一个绝户计,只要明朝后裔来了那就全部监视起来,要是其中有朱慈炯,就把他当冒充的,按照冒充皇室后裔罪一样杀死他,这计谋不可谓不绝。

可是最终朱慈炯也没有露脸,但是,朱慈炯没来,却把朱慈炤暴露了出来。

原来康熙这阴谋一个皇室后裔也没引来,气愤之下的康熙发狠一定要找出朱慈炯,全国加大力度,一户一户搜查。

75岁的朱慈炤最终被抓

最终在康熙四十七年,在浙江余姚发现了线索,有个70岁的老人叫王士元,当地官府怀疑他就是朱慈炯。

为什么认定他就是朱慈炯呢?原来这老人王士元的子女的名义有问题,跟周边人家取名字格格不入,倒是很朱明皇家取名风格一样。

原来朱明皇家取名是按照辈分,这辈份早早就被朱元璋定下了。“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这就是朱元璋立下辈分取名排字。

朱慈炯辈分下面是“和”字,孙子辈是“怡”字,官府当时排查极为严格,稍微有一点蛛丝马迹都是怀疑对象。

将王士元抓回去后,都没有动用大刑,他直接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原来他不是朱慈炯,而是朱慈炤。

当年山海关乱军中与朱慈烺走散后,他被一个前明姓王的官员救走。为了保护他,让朱慈炤跟他姓王,叫士元。

可惜天意弄人,还是逃不过清庭的抓捕,他为什么直接承认自己的身份?

或许是康熙的那真真假假的公告抱有一丝希望。

当时康熙这人绝不是善茬,在他看来,一个朱慈炯就已经搅得天下鸡飞狗跳,睡卧不宁,再来一个朱慈炤,清庭还有宁日吗!

最终将朱慈炤按照冒充明朝皇室后人的罪名,将他和他的家人全部诛杀,康熙不可谓不决绝,心狠手辣。

崇祯帝三子二女,只有太子朱慈烺安稳善终,朱慈炯下落不明,朱慈炤被诛杀。其中又以朱慈烺最为出色,若是当年能够突破重围下南京,那么以他的号召力,南明的凝聚力绝对很强,清庭能不能稳占中原都是未知数,可惜历史没有假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崇祯   大明   山海关   明朝   京城   皇室   太子   皇后   康熙   子女   结局   公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