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灭两族(上)

#从今天起记录我的2023#

祁氏家族和羊舌氏家族,是当时晋国除了六卿家族外最显赫的两大家族。我们花点时间,介绍一下这两大家族的渊源。


两大家族都源于晋国公室,姬姓。晋献侯四世孙晋奚食邑为祁,故以封邑为氏,这便是晋国历史上的祁氏家族,始祖为祁奚。


祁奚为我们留下了“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的典故,晋悼公时期始任晋国中军尉。军尉,是除帅佐和司马外的军中重要职务,掌管战车。


后来,由其子祁午继任该职,现在的祁氏家族由祁午之子祁盈担任宗主。


晋武公四世孙晋突食邑在羊舌邑,故以食邑为氏,形成晋国的羊舌氏家族。始祖为羊舌突,羊舌氏家族第二代宗主为羊舌职,后来成为祁奚的副手,担任中军尉佐。


曾经的同僚关系,使祁氏家族和羊舌氏家族关系一直很好。羊舌职四个儿子个个才能出众,都担任大夫,人称羊舌四职。


尤其是羊舌肸,就是我们讲了很多的叔向,曾担任晋国太傅,位列仅排于六卿之后,上大夫,晋国众大夫之长。


叔向的食邑在杨邑,故成了晋国杨氏家族的开山鼻祖。叔向大约于公元前528年去世,此时杨氏家族宗主为叔向之子羊舌食我,也称杨食我。


杨食我与祁盈的关系十分要好,两家历史渊源一至,祖上曾经互为同僚,所以一直以来两家交好,在朝堂政坛上也往往是共进退。


本来,祁盈、杨食我各受其父亲祁午、叔向教诲,努力做到低调处世谦虚为人,在复杂的晋国政坛中,小心谨慎地维持着自己的家业,绝对不卷入六卿权力斗争,从不在权力斗争中选边站队。


作为晋国显赫大族,祁氏家族和羊舌氏家族也不象六卿所在的家族那样,对晋国公室巧取豪夺。


一句话,他们只想保住自己的家业。


为了保护家业,祁盈是非常小心的,他绝对不能让自己的家族出现任何的安全隐患。但是,安全隐患还是出现了,他的两个家臣出事了。


两个家臣,一个叫祁胜,一个叫邬臧,在祁氏家族中也是响当当的人物。毕竟在晋国,祁氏家族是当时除晋国六卿家族外最为显赫的家族之一,其家臣的地位也相应比较高。


祁胜和邬臧是好朋友,其关系要远远比现在一起扛过长枪一起打过麻将的那种要铁。史料记载,他俩居然玩起了一种非常前卫的游戏,“通室”。


通室,就是指互换妻子。本来,在当时这算是这两人自家的事,自己的老婆自己做主嘛。只要双方愿意,老婆同意,那大家玩一把又如何?


但祁盈知道后大怒,他不能容忍这样的事在祁家发生。在祁盈看来,家臣如此乱来,这不单单是影响到祁氏家族声誉的家风问题,更是家族出现重大危机的前兆。


想当年,强大的栾氏家族,就是因为家母与家臣私通,结果导致晋国第一大家族栾氏家族最后走上了灭亡之路。


祁盈有意严惩祁胜和邬臧,但也有点迟疑不决。毕竟家丑不可外扬,传出去实在太丢祁氏家族的脸面了。


这天,晋军司马、大夫叔游到祁府来串门。祁盈见司马来了,这可是爷爷祁奚和父亲祁午在世时最要好的同僚女齐之子,当然热情招待。


两人闲聊了一会国家大事,叔游见祁盈面有隐忧,便问是何故。


祁盈把家臣搞通室的事对叔游讲了,越讲越火大,最后道:“我已决定严惩二人,以绝后患。”


谁知叔游听后,摆摆手道:“我劝你还是小心为上,你就当作不知道,暂时别去管,那至少肯定不会对你本人有任何影响。


但是,如果你现在去追究这个事,一旦被小人利用,那可能便成为大事。现在我们晋国到处都是小人,巴不得我们这样的家族出点事,他们好趁机下手。”


祁盈听后非常不悦,他对叔游道:“家臣犯罪,家主依家规而处置,这是家事,怎么可能会被别人利用?我越想越觉得必须严惩,作为家主,如果不严肃家风,怎么治家?”


叔游叹了一口气,知道无法劝动祁盈,便寒暄了几句后告辞了。


祁盈越想越郁闷,便去找世交好友杨食我。


杨食我一听,大怒,道:“祁兄,这事还用找别人商量?如果是我杨氏家族出现这等事,早就处以极刑了。乱世得用重典,你当断不断,则要反受其累。”


祁盈终于下定了决心,准备杀了祁胜和邬臧。


祁胜和邬臧得知家主震怒至极,惊慌之下,便商议起来。


“家主震怒,这下完了,怎么办?”祁胜问邬臧。


“也许智跞大人会帮我们。”邬臧说。


“他堂堂卿大夫,凭什么帮我们这破事?”祁胜问。


“如今的六卿中,除了赵鞅大人外,谁都可能帮我们。赵鞅铁面无私,且刚刚入卿,估计找他那是自找麻烦。但其他人,只要我们给予足够的好处,我相信一定会帮我们。”邬臧非常有自信。


两人分析了一下,一致认为,中军元帅韩起年老体衰,外面已经传言他准备告老,那估计不会来管这个闲事。中军佐范鞅实在太贪,一般的贿赂估计难以满足他的胃口,成本太大。


魏舒从不贪贿,但他过于小心谨慎,一般的事不愿参与。中行寅和范鞅差不多,别看他年轻,但到处索贿,这种人千万不要随便去沾边。


只有智跞是值得考虑的。智跞是接父亲之位进入卿班子的。但当时智跞太年轻,家族势力较弱,不得已依附同宗的中行吴。


中行吴在世时对智氏家族很照顾,真心扶持。现在到了中行寅为宗主了,这个中行寅总以为自己中行氏家族对智氏家族有大恩,不断向智跞索要钱财土地,终于使智跞不得不对中行寅保持距离。


智跞找了新东家,这个新东家便是国君晋顷公。可以说,在晋国六卿中,也就智跞经常为国君考虑,晋顷公对智跞也充满期待。


祁胜和邬臧认为,既然智跞与国君关系最好,现在自己摊上麻烦了,那就把关系走到他头上最为合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家臣   晋国   国君   食邑   司马   之子   宗主   中军   中行   家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