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病重梦见两人作祟,后来过了两个月便去世,这两人是谁?

#历史开讲#曹魏嘉平三年(251),权倾朝野的重臣司马懿感染重病,据《晋书》记载,病榻之上的他常常梦到贾逵、王凌二人作祟。两个月后,身心都饱受折磨的司马懿驾鹤西去,享年七十三岁。尽管生前假意拒绝了相国、安平郡公的封赏,但司马懿死后先是被当上晋王的儿子司马昭追尊为宣王,后又被建立西晋王朝的孙子司马炎尊为了宣皇帝。

对于生前大权在握,死后被追尊为皇帝的司马懿而言,世间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值得畏惧。毕竟,当初在洛水之畔他曾指天发誓仅仅是免除曹爽的官职,在他投降后却将其三族尽数夷灭。然而,连上天都不曾畏惧过的司马懿却因为梦中出现的贾、王二人而病情加重,乃至一命呜呼,这二人到底是何许人也?

在西晋建立的过程中,司马昭的心腹大臣贾充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先是弑杀了不满司马氏专权的曹髦,后又辅佐司马炎篡位称帝。西晋建立后,他不但历任司空、太尉等显赫官职,还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司马炎的弟弟和儿子。如此看来,贾充与司马氏可谓关系密切,但他的父亲贾逵却一生对曹魏忠心耿耿。

贾充对西晋的建立功不可没,贾逵则是曹魏的开国功臣。东汉灵帝熹平三年(174),贾逵生于河东郡襄陵县,他从郡上小吏做起,逐渐升迁为渑池县令、弘农太守,后来得到曹操的赏识,被其任命为丞相主簿。曹操去世后,其子曹彰率先赶回洛阳,并询问贾逵曹操的魏王玺绶在哪里。

曹操生前已经确定以曹丕为继承人,曹彰此举显然不妥。于是,贾逵一本正经地回答道:“太子在邺,国有储副。先王玺绶,非君侯所宜问也。”可以说,曹丕之所以能够顺利继位,着实多亏了忠实履行曹操遗命的贾逵。因此,曹丕掌权后对贾逵加以重用,先后任命其为魏郡太守、豫州刺史,又在其跟随曹休征讨东吴建立战功后封他为阳里亭侯,加建威将军。

魏明帝曹叡继位后,贾逵继续得到重用,他于太和二年(228)病逝在任上,临终前还遗憾地表示:“受国厚恩,恨不斩孙权以下见先帝。”此后,曹叡、曹髦两代曹魏帝王都曾到访贾逵祠表示对他的纪念。根据《魏末传》记载,诸葛诞在听闻贾逵之子贾充主张将曹魏政权禅让于他人后曾厉声呵斥道:“卿非贾豫州子?世受魏恩,如何负国,欲以魏室输人乎?”

接下来再说说王凌,他生于太原郡祁县,是大名鼎鼎的汉末司徒王允的侄子。因为担任中山太守时政绩出众,曹操将其征辟为了丞相掾属。曹丕登基后,王凌被其封为散骑常侍、兖州刺史,后来他击败吴将吕范立功,被封为宜城亭侯,加建武将军。魏明帝曹叡在位期间,王凌历任扬州、豫州刺史,曹叡去世后他又得到了大将军曹爽的重用。正始年间,王凌地位不断提高,从此前的征东将军升至车骑将军,又官拜司空,爵位也升为了南乡侯。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成功夺过大权,担心曹魏社稷安危的王凌认为如今的皇帝曹芳太过于软弱,于是暗中谋划改立曹操之子楚王曹彪为新君。同年十一月,王凌的外甥令狐愚病逝,其帐下幕僚杨康告发了王凌的计划。嘉平三年(251),认为时机成熟的司马懿率军直逼王凌所在的寿春城下,王凌势单力孤只得自缚请降。

自知无力回天的王凌选择服毒自尽,但尽管如此司马懿还是没有放过他。最终,王凌被暴尸三日,其三族皆被夷灭。但就在王凌遭诛的同一年六月,司马懿便突然病重,随后便是如文章开头所说那般,在时常梦见贾逵、王凌作祟的两个月后,司马懿于洛阳病逝。

从史书的记载来看,贾逵与司马懿似乎并没有多少交集,更别谈直接的冲突与恩怨了,但他们所处的立场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即一个忠诚于曹魏,一个则心怀异志图谋将其推翻并取而代之。另外,根据《晋纪》记载,当初王凌被押解回洛阳途中经过贾逵祠,还曾大呼道:“贾梁道,王凌固忠于魏之社稷者,唯尔有神,知之。”

对于贾逵、王凌这两位忠诚于曹魏的大臣,司马懿每逢想到自然都会有些心虚。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再加上刚刚除掉王凌就忽然病重,或许正是在这种不断的自我暗示下,贾、王二人才会频繁出现在司马懿的梦境当中,给他带来巨大的压力。最终,司马懿、司马昭两代人终其一生都没能登上他们所垂涎的皇位,这或许也是一种十分消极的“惩罚”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太守   司马   之子   豫州   洛阳   西晋   刺史   社稷   生前   将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