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败给了“锤子效应”

作者:洞见·姜榆木

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看什么都是钉子。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小说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一商人坠楼去世,引起各行业专家的讨论。

金融学家推测商人借贷失败,银行家说商人面临财务危机,投资学家说商人进行了失败的业务扩张,精神学家说商人患上了抑郁症。

最后警方公布了调查结果:商人只是醉酒不慎踏空。

查理·芒格说:“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看什么都是钉子。”

意思是当我们大脑里面只有一种思维,做任何事就只会用这种思维来解决和分析。

一个人如果只抱着单一思维模式去处理问题,往往容易走进死胡同。

01

圆珠笔刚被发明出来时,笔尖珠子极易脱落,且珠子一旦脱落,整支笔便无法使用,笔中余墨只能被浪费掉。

许多公司投入巨大的研发成本,依然无法做到让珠子在墨水用完前不脱落。

一位工程师的家人说:“为何一定要让珠子配合笔,不能让笔来配合珠子?”

工程师恍然大悟。

提升珠子的打磨工艺,一直是他们这些从业人员的共识,但如果抛开这个共识,其实就能发现新的解决方案。

他向公司建议,降低笔管的半径和长度,将笔的容量从50ml,减少到30ml。

这样一来,珠子的寿命没有增加,但在珠子脱落之前,圆珠笔就已用完。

并且,等量的墨水可以造出更多笔,整体销量也大幅提升。

很多时候,当我们在某个领域深耕久了,容易形成思维定势。

有时,退一步,换个角度,自有一番新天地。

正如一幅漫画所画的那样。

会爬树的人往往离树最近,却也容易被枝叶挡住视线,看不见大树的全貌。

站在树下或远方的人,因为有更开阔的视角,反而能有意外的发现。

主持人马东说:“我们的人生,往往因为看见一条船,而忽略了一条河。”

打破锤子效应下的固有思维,每推翻一堵高墙,人生便会多出一条路。

02

日本帝国大学的教授汤川学,曾在黑板上画出9个点,要求学生用4条直线将所有点连起来。

学生们尝试了一个小时后,纷纷表示此题无解。

直到汤川学画了4笔,学生们恍然大悟:只要跳出点围起来的区域,答案竟是如此简单。

我们已有的认知,就像这9个黑点,有时会形成一个无形的框架。

一旦突破这个框架,许多看似无解的局面,都会迎刃而解。

1946年,英国商人卡尔·哈根贝克计划在非洲大草原上建立野生动物园。

许多设计城市动物园的专家,应邀参与方案研讨会。

专家激烈地探讨如何将笼子造得更大、更牢固。

随着技术细节不断完善,卡尔发现:

除非笼子造得看不到边界,否则动物园体现不出野生和自然的特点,但这样所需的成本将远超预算。

直到一位清洁工,在打扫会场时说:“为何一定是动物在笼子里?”

卡尔受到启发,立刻从为动物造笼子的思路,转向把人关进笼子。

最终在他设计的野生动物园中,动物在非洲草原上自由生活,而游客则是驾车四处观赏。

诗人阿多尼斯曾说:“有时阻碍我们脚步的,恰恰是那些不断被证明有效的思路。”

功夫在诗外,棋外寻胜招。

一个人固守自我领域的藩篱,就难免封闭思维,在困境面前束手无策。

但当你跳出原有视角,山穷水复的局面,其实藏着柳暗花明的转机。

03

前段时间,WEB 3.0再次成为行业热点。

亚马逊CEO贝索斯更是断言:WEB 3.0会在5年内颠覆现有的生活方式。

很快有网友发现,其实早在16年前一档国内综艺上,斯坦福博士李宗恩就已提出WEB 3.0的概念。

当时坐在评审席上的评委,都是互联网巨头的高管或总裁。

他们中大多数人根据自己公司的运行模式,对李宗恩的观点大肆批驳。

时过境迁,这些高管和他们的公司,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而当初他们眼中一文不值的概念,如今已是引领行业的趋势。

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赢得的教条主义效应 (The Earned Dogmatism Effect)”。

意思是说,当你通过专业特长赢得别人的信任,你也会逐渐习惯忽略别人的意见,进而形成“只有自己对”的教条主义。

日本高僧铃木俊隆说:事有所成的秘诀,是永远懂得当一个初学者。

真正聪明的人,不会把经验变成思维的枷锁,而是能以谦逊的姿态吸纳不同意见,完善自己认知的体系。

国画大师丰子恺常在茶馆,聆听客人批评自己的画作。

有人问他:“这些门外汉懂什么画,何必自讨没趣。”

丰子恺笑着回答:“万一被他们说到点子上,那便是意外之喜。”

日新月异的社会,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颠覆认知的观点,或许藏着新的趋势;圈外人的评论,也可能带来新的灵感。

越愚蠢的人,越喜欢好为人师;越专业的人,越不以专家自诩。

专业思维可以是你人生的阶梯,也可以是遮挡方向的路障。

放下锤子,保持初学的心态,才能看到通往更广阔天地的新路。

点个赞吧 ,与朋友们共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锤子   卡尔   教条主义   非洲   圆珠笔   珠子   日本   笼子   认知   效应   商人   学家   思维   发现   专家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