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隔代教育不伤和气?聪明的爷爷奶奶按这3条做

乐乐是一个 3 岁的男孩,爸爸妈妈工作很忙,清晨出门,半夜才能到家,所以平日里主要由爷爷奶奶负责他的日常生活。

有一次全家人一起逛超市,乐乐一口气拿了好几样玩具。爸爸觉得乐乐的玩具已经够多了,而且这几样玩具家里都有类似的,所以不同意买。

这时候,乐乐开始撕心裂肺地哭闹起来。奶奶看到孙子哭得那么伤心,特别心疼,忍不住对爸爸说:“孩子喜欢要不就给他买吧,这样哭下去眼睛要哭坏了。”

可是爸爸死活就是不买:“妈,就是因为你们总这样才把他惯坏的!”奶奶听了,气得回到家连晚饭都没吃。

事后奶奶越想越觉得委屈,自己好不容易带大了儿子,晚年没有轻轻松松去享清福,又来辛苦带孙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居然还要被埋怨。想想实在是不舒服,甚至动起了要回老家的心思......

有多少爷爷奶奶像乐乐的奶奶一样,因为和子女的育儿观念不同,时常发生矛盾,辛苦带娃最后还出力不讨好,落得自己一肚子气?

遇到这种情况,像乐乐奶奶一样一气之下想回老家肯定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下面就来给爷爷奶奶们说说在带孩子的过程中,面对和儿女的冲突时应该如何科学地处理。

面对分歧先冷静,再表达自己的想法

如果和儿女在教育孩子时产生了分歧,爷爷奶奶首先要做的,是冷静下来。如果太过生气,可以先一个人待一会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平静心情,比如喝杯茶、去公园散步,等心情平静了,再和儿女进行沟通。

比如乐乐的奶奶回家气得连晚饭都没吃,得不偿失。但是如果这时候乐乐的奶奶能先去跳跳广场舞,和姐妹去楼下遛遛弯,回来以后,心情平复,觉得没那么生气了,就可以平心静气告诉儿子:之所以会同意给乐乐买玩具,是因为觉得他大哭大闹是需求没被满足,哭成那样实在是心疼,玩具也不是大事,于是决定满足乐乐,好让他不再难过。


保持平等开放的心态,求同存异

在沟通的过程中,爷爷奶奶要注意保持平等、开放的心态,积极询问儿女的观点,不要用自己长辈的身份压人。比如乐乐家起冲突的时候,如果奶奶说:“你小时候我也是这么带你的,有什么问题?你现在长大了敢和我顶嘴了”,这会让对话难以进行。如果,奶奶问:“为什么不能给孩子买这些玩具?是有什么道理吗?”

爸爸就能向奶奶解释:乐乐已经不是一个只能通过哭来表达自己需要的婴儿了,他已经 3 岁了,因为他的要求不合理,我们没有满足他,他就大哭大闹,逼我们妥协,好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行为我们不能一味地纵容。

事前定好规矩,按照规矩办事

其实比起事后吵架,最好的方法是事前定好规矩。爷爷奶奶在听完儿女的解释后,可以共同商量出一个办法,以免大家总是因为同样的事情而闹不愉快。

比如,乐乐奶奶在听完爸爸的解释后,可以提前和爸爸商量好买玩具的规则:乐乐每次去超市,如果看中了玩具,可以挑其中一样自己最喜欢的,但只能挑一样。一旦定好了这个规则,全家就要共同遵守,坚决执行。如果乐乐下次去超市的时候还是选了很多玩具,那么就要按照定好的规矩来办,不能因为乐乐再三哭闹而改变,奶奶也要和爸妈统一战线,不能求情。

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和儿女之间不必要的冲突。

我们不得不承认,确实有爷爷奶奶存在溺爱、纵容孩子的情况,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爷爷奶奶们可以合理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想法,但是也要注意把握边界,虚心倾听子女的育儿理念。

相信在一个求同存异、和谐有爱的三代之家里成长,孩子会更阳光和优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孙子   求同存异   和气   规矩   儿女   奶奶   冲突   聪明   爸爸   玩具   超市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