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先生之四-鄱阳湖决战

#历史开讲#,#新人千粉互动计划#​,#头条新人互助支持#​

上回讲到王阳明先生平定宁王之乱,由于匆忙,对于鄱阳湖大战写得非常简单,今天来跟大家盘一盘鄱阳湖大战的小故事。

对于宁王发动谋反后,王阳明私自招募兵勇几万人这个事儿,可能大家伙有疑问,王阳明一个地方官,凭什么这么大胆子敢招这么多兵?是怕脑袋不够掉吗?容我慢慢为大家道来。

俗话说,山高皇帝远,南方江西、广西、广东、福建四省远离朝廷中枢,加上那时候地理环境恶劣,因此时常有土匪流窜,这些盗贼们利用地势,各占山头,抢家劫舍,无恶不作,当时已经形成了三大势力,朝廷多次派兵围剿、招安,但是主力部队一撤走他们就又开始叛乱。

为了平叛,朝中大臣举荐了王阳明,正德十一年,王命:王守仁为都察院左佥(音qian)都御史,代天巡狩,巡抚南、赣、汀、漳等地。这样,王阳明就成了王命钦差大臣,同狄仁杰一样有了“便(音bian)宜行事”之权

王阳明画像

王阳明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平定南方三大叛乱(谢志珊、蓝天凤、池仲容)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叛乱几十起。因功,朝廷擢升先生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并擢升其儿子王正宪(非亲儿子,过继来的)为锦衣卫千户。

宁王造反时,王阳明已经不是钦差大臣,为了迅速作出反应,保住大明江山,他当即下令,以朝廷布告的口吻发布了无数的谣言,如:

奉朝廷谕旨,早已料到宁王将反,现两广总督、湖巡抚的大部队已经出师,埋伏于宁王出兵的各要害之处;

朝廷已命江西各州府将军队迅速聚集到临江府;

宁王的卧龙凤雏——李土实、刘养正其实是我们的卧底;

……

他把这些布告密密麻麻地贴在了各地的墙上,画在壁上,同时与吉安知府武文定私自发布告示招兵买马,这才有了三万拼凑之众。王阳明发布假布告以及招募兵勇都是在瞒着朝廷的情况下做的,每一项都是灭门之罪,但事急从权,如果事事请示朝廷,恐怕宁王就成功了。后来王阳明依靠这三万兵勇击败了宁王,正德皇帝对王阳明假传布告和违规招兵买马的罪过也就没有追究了。(干了一回人事儿)

话说宁王听说老窝南昌被王阳明占了,不听从手下谋臣建议,立马撤军要赶回南昌。

武文定建议王阳明死守南昌城,王阳明认为“南昌城不够坚固,而且我们只有三万人,宁王却有十万余众,消极防守就是坐等被歼灭,不如利用鄱阳湖的天然优势跟宁王水战,宁王船坚炮利,我们都是小船,不可能跟宁王正面拼杀,但小船灵活机动,你们先占领了宁王回师的必经之路,将小船埋伏在左右两翼的芦苇荡里,并在船上装满易燃物品,以备后用。”

鄱阳湖大战(网)

等宁王到时,已是晚上,武文定、戴德孺按照王阳明的安排,点燃了无数的小船,这些火船顺着湖水向宁王船队冲去,一时间,火光四起,杀声震天,宁王招募的那些“人才”哪见过这种局面,看情形不对大部分都逃之天夭了,而那些被裹挟的官员,本来就不是心甘情愿跟宁王造反的,这个时候更是各怀鬼胎,也指挥不动了。

与此同时,王阳明令学生冀元亨等人制作了写有“救生符”的牌子,他们把这些牌子疯狂地扔入水中,并大声喊道:“宁王已经被擒,持牌不杀;宁王已经被擒,持牌不杀....”,那此士兵们大多是穷苦老百姓,参军只不过为了混口饭吃,这回跟着宁王谋反,心里本就犯嘀咕,压根就不想参与,听说宁王都被擒了,这仗更没有打下去的必要了,便疯狂地跳下船去抢夺小牌牌,一时间,宁王损兵大半.....

士兵入水(网)

宁王见大势已去,便指挥几艘主舰拼死顽抗,主舰的火炮口径极大,火炮齐射,震耳欲聋,一时间,王阳明部队的战船损失严重,部分官兵已准备掉头撤离,然武文定等不惧生死,奋勇当先,带着小舟左冲右突,死战不退,宁王见状,胆战心惊,不得不跳到渔船逃跑,然而那却是戴德孺的船,宁王只得束手就擒。

鄱阳湖大战图(网)

鄱阳湖决战,心学大师王阳明利用“攻心”大招,发布了假布告,分化宁王与谋臣李、刘之间的关系,制作“救生符”并放出宁王已被擒的假消息,巧妙地使用了反间计,使宁王的部众人心不齐,军心不稳,“攻心”之战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鄱阳湖   正德   兵勇   都察院   南昌   布告   叛乱   朝廷   小船   决战   大战   王阳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