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后 世界将会有何变化?

俄乌之战是“二战”以来继朝鲜、越南、英阿战争后,第四次大国直接参战的战争,影响巨大,大到会改变整个世界格局吗?

事实上,“二战”后的七八十年里,这世界就一天也没有太平过,局部战争、地区冲突不断。

这很像古代中国的春秋时期,一百多个诸侯国,你争我夺,战乱频仍,民不聊生。争抢的目标无非就是“地盘—利益”。所谓“春秋无义战”是也。

春秋百国里,九成是小国。它们是大国的“跟屁虫”,只为了求得庇护。而那些大国,往往也是谋求“霸业”、挑起事端的始作俑者。

春秋近三百年的历史上,除了打仗,最多的事情就是结盟,多是乌合之盟,经不起“利益”考验,随时会分化、转化。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百家争鸣”似乎算是某种“鼎盛”,但也可以理解为“登峰造极”的“谁也说服不了谁”。这也和当今世界很像。

春秋后期,陆续形成了“五霸”,随后是“三家分晋”,进入了争夺“霸中霸”的“战国七雄”年代。

后俄乌战争时代,世界格局也必定出现某种变化。

一种,“北极熊”依然彪悍地站在雪地上,挥舞着“核熊掌”,谁也不服;

另一种,不幸被“三家分晋”,成为历史的“笑柄”;

或许,还有第三种、第四种可能。

但无论哪种结果,俄乌战争都会是世界史上“春秋-战国”的“分水岭”,此后的“争雄”将更为激烈。“连横”也好,“合纵”也罢,表现形式也未必只有战争,还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文化。

“第三次世界大战”几乎没可能爆发。因为人类的道德进步虽远远落后于技术进步,但毕竟有所“进化”,且一战、二战殷鉴不远。谁敢发动“三战”,谁就将是(第一个)自取灭亡。

当今世界的“较量”,更多体现在“制衡”,即互相制约,保持平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大概只适合中国内情。如果“放之四海而皆准”,那世界早就乱了套。

“战国”之后的世界格局,倒是可以预见,不会出现秦始皇一样的“一统天下”或是“世界大同”,而只能是和平共处。因为立国之本是民族,不可能是意识形态或者其它。“两德”合并、苏联解体、港澳回归、“台独”无路,都可以说明。所谓“血浓于水”。

历史只能后人来写,我再多说一句话,就可能成为“专家式”的笑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连横   殷鉴不远   义战   世界   战后   战国   中国   大国   格局   春秋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