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条之战(王朝的更迭)

#历史开讲##历史开讲#​


鸣条之战

夏朝末年,国君夏桀不修德行出现了统治危机,爆发了鸣条之战。鸣条之战是历史上很有名的一场战争,导致了先秦时期第一次的王朝更迭。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商汤出兵讨伐夏桀,在鸣条大败夏朝军队,夏桀南逃死于南巢,夏朝至此灭亡结束了长达471年的统治。对此,《史记•夏本纪第二》记载:“桀败於有娀之虚,桀奔於鸣条,夏师败绩。汤遂伐三嵕,俘厥宝玉,义伯、仲伯作典宝。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作夏社。伊尹报。於是诸侯毕服,汤乃践天子位,平定海内。” “桀走鸣条,遂放而死”;《书•汤誓序》记载:“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

鸣条之战示意图

一个朝代一个王朝的覆灭往往是离不开这几个原因的:落后衰败被别的朝代取代、君主的残暴统治民不聊生群起反抗、王室之间的篡权,或许这些条件都有存在。

我们来简单分析夏朝灭亡的原因吧!

1、夏桀的荒淫无道

据相关史料的记载,夏桀在位期间,四处修建宫殿,穷奢极欲,还从各地搜寻大量美女藏于后宫,日夜行乐。其中,有“举国第一美女”之称的妹喜。据说,妹喜有三个癖好,其一是喜欢看人们在巨大的酒池里饮酒作乐;其二是喜欢听绢帛撕裂的声音;其三是喜欢穿戴男人的官帽。

为了讨妹喜欢心,夏桀建造了大可划船的酒池,命令三千多人跳到酒池中饮酒助兴,结果很多人因醉酒溺亡。此外,夏桀还命人搬来大量精美的绢帛,当着妹喜的面撕成碎片,在妹喜的笑声中,无数凝结着百姓血汗的华美织品,转眼化为乌有,因此也被后人成为亡国之音。

除此之外,夏桀听信谗言,排挤贤臣。他曾重用一个叫赵梁的小人,此人专投桀所好,整日教他如何享乐,压榨百姓;夏朝大臣关龙逢对夏桀直言道:“人民与我的关系,就像月亮和太阳一样。月亮没有灭亡,太阳会灭亡吗?”很快,夏桀的话传到了民众耳中,百姓纷纷咒骂道:“只要你这个太阳能早日完蛋,我们愿意与你同归于尽!(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这就是成语“时日曷丧”成语的由来。夏桀听完,不仅没有悔悟,反而勃然大怒,下令将关龙逢杀死。从此之后,朝中无人敢谏,夏朝日趋衰落。

2、商汤兴兵伐夏

商汤在贤人的辅佐下,对内治理好部落内部政务的同时并鼓励百姓大力发展农耕、饲养家畜,在商汤的管理下部落百姓安居乐业。对外联合周围的部落,积极的训练军队势力逐步发展了起来。

在与夏朝决战之前,商汤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他派遣伊尹充当间谍,多次前往夏朝国都,掌握了夏朝的情况,做到知己知彼。后来商汤采纳了伊尹的建议,停止向夏桀朝贡以试探其反应。夏桀立即调动九夷之师准备讨伐商汤。商汤见时机不对,就马上向夏桀请罪,恢复朝贡,稳住夏桀,然后积蓄力量继续等待时机。不久夏桀众叛亲离的消息传来,商汤再次停止朝贡。这次,夏桀却无法调动九夷之师了。伐桀时机成熟,商汤果断下令起兵。战前他举行了誓师,历数夏桀的罪行,申明自已是秉承天意征伐夏桀,目的是为了救民众于水火之中。

总结:鸣条之战告诉我们,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的成功不但要有审时度势的能力,还要有临危不惧处乱不惊的定力。忠言逆耳利于行,多听取别人的建议,坚定自己的信心,才能做成一番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王朝   国君   商汤   夏朝   月亮   朝代   百姓   部落   喜欢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