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何走向灭亡?阶级固化后,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

一代王朝的破灭

1644年3月19日,隆冬还未散去。

寒风凛冽的紫禁城内,大明皇帝朱由检一脸惊恐,全然没有了一国之君的从容,他时而训斥大臣们都是酒囊饭袋,时而敲响皇宫内的大鼓,试图召集亲随。

因为在他的紫禁城外,由李自成率领的20万大军已经攻破了京城不少城门,要不了多久,李自成便能带着大军杀到皇宫。

面对即将崩溃的皇权,昔日追随于朱由检左右的“臣子”早已是各自逃命,自谋前程,现如今还能追随在朱由检身边的也就只剩下那个看着他长大的老太监。

听着耳边越来越嘈杂打杀声,朱由检缓缓的闭上了眼睛,虽然他深知大明朝气数已尽,但他却怎么也想不通会断送在自己手中。

明明自己曾经是那么努力的想要将这个国家从悬崖边上拉回来,可最终却换来如此结局。

“诸臣误我!”

“文臣皆可杀!”

也许直到面对生死的这一刻,朱由检才明白自己这一生到底败在了哪里。

堂堂一国之君最终落得个煤山自尽的结局何其悲凉,归根结底还是心高气傲的朱由检信错了人,更杀错了人。

明朝文人冯梦龙的《燕都日记》记载李自成进军北平前几天,魏忠贤的旧部,司礼监太监曹化淳就曾向六神无主的朱由检说了一句很中肯的话“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

这里的忠贤自然指的是被誉为“九千岁”的魏忠贤。

如果按照曹化淳的话来说,魏忠贤如果还在明朝,明朝就不会那么早退出历史舞台?

要想弄清这个答案,我们还得从魏忠贤说起。

在许多影视剧的刻意刻画下魏忠贤此人几乎成了十恶不赦的大奸臣,但实际不然。

魏忠贤,本名魏四,1568年生于直隶沧州的贫困之家。

年少时魏四也是名懂点骑马射箭之事,但迷恋赌博,青楼和饮酒的流氓混混一个。后因赌债相逼,又知晓太监在娱乐场所出手阔绰,这才一狠心净身入宫当了太监。

入宫后,魏忠贤几番辗转很幸运地分配到了东宫侍奉皇孙朱有校。在这里魏忠贤靠着混迹市井的经验,很快便勾搭上了朱由校的乳母客氏,与之成为对食,并借此机会引诱朱由校沉溺游玩和木工之中,成功取得了朱由校的宠爱。

1620年,由于泰昌皇帝猝死,皇孙朱由校很快便接掌了皇位,是为天启皇帝。

和历代君主一样,朱由校对于服侍、照顾过自己的旧人自然是格外信任。而魏四这名自幼就跟在朱由校身边,且颇为宠爱的太监更是一跃成为了皇帝身边的“红人”。

不仅被朱有校赐名“忠贤”,同时还拜为司礼监秉笔太监。

后世许多人都认为朱由校这个“木匠皇帝”因为沉迷于木工技艺,耽误国政,而魏忠贤故意在此时规劝,朱有校觉得烦才放权给他。

总之就是将魏忠贤描述成:"架空皇权,祸乱朝野,残害忠良的奸臣!"

实际上,这种说法经不起推敲。

虽然历史虽由胜利者书写,但书写之人却是不折不扣的文人。他魏忠贤作为宦官之首,他不祸乱国家,难道还是那些文臣祸乱?

看看历史就明白,明朝皇帝恐怕除朱元璋外,为什么历任皇帝都有重用太监的先例,无论是朱棣时期的郑和,还是万历时期的冯保,无一例外都是手握大权的宦官。

因为在君王眼里,比起那些盘根错节的士族们,太监是无根无家之人,即便放权也不存在谋权篡位之事;且宦官还能成为皇权手中一把制衡朝廷文武官员和地方士族的利剑。

而太监们也非常清楚,无论今天他有多高的权力,这些权力都是皇权所赋予的,失去皇权就意味着失去一切,因此他们绝对是一群死忠的“保皇派。”

皇帝信任太监,太监又忠于皇帝,在这奇妙的关系羁绊中,这才有了明朝太监为何能深入到经济、军事、行政、特务领域的原因。

魏忠贤作为在朱由校未登基之前就服侍于他,并取得朱有校信任的太监,自然会被打上自己人的标签。待朱有校登基后,不重用魏忠贤这个“自己人”,打造自己的班底,难道会去重用一个不知是谁安插在他身边不知根底的“太监”?

说完魏忠贤的发家,咱们再来说说魏忠贤得权后都干了些啥事。

首先,魏忠贤虽然只担任了个秉笔太监品级不高,但由于人家是朱有校身边的“红人”,又掌握了管理东厂,锦衣卫的权力,即便是他的顶头上司掌印太监王体乾见了他都得叫“爷”。

因此魏忠贤才是实际上的宫中话事人。

得势之后地魏忠贤很快将屠刀挥向了东林党人的头上。



要知道不仅仅是明朝,历朝历代文臣之间朋党之争向来极为严重。其中以江南士大夫为主力的东林党人,因在万历晚年和泰昌时期支持泰昌帝和天启帝,得以因“从龙之功”被重用。

只能说这帮读书人有了权力之后就开始排挤齐党、浙党、楚党这些派系的士人,让属于自己派系的人员上马,从而将朝堂变成一块铁板、共同进退,为自己谋取更多利益。

朱有校见状自然是不希望东林党势力继续做大,但自己的位置都是人家扶上来的,过河拆桥之事他自然是不能干。于是便将打压东林党的任务交给了魏忠贤来处理。

接到“任务”后的魏忠贤在皇权默许下拉拢失势的齐楚浙党士人,组成“阉党”,炮制冤狱,关闭各地书院,罗织罪名陷害东林党人。

1622年,后金努尔哈赤在广宁之战中大败明朝,全取辽东之地,辽东经略熊廷弼因此下狱。

两年后,由于熊廷弼无钱贿赂阉党,外加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等人纷纷给熊廷弼上书鸣冤,指责阉党过失。

一怒之下,魏忠贤直接施压将熊廷弼处死。

随后,魏忠贤又令人做《点将录》,《天鉴录》等,大兴罗织之道,大举抓捕东林党人,将东林党的左光斗、杨涟、周起元、周顺昌、缪昌期等人拷打致死。

1626年,魏忠贤又设计害死了高攀龙、周宗建、黄尊素、李应升等东林党名士。

在魏忠贤的血腥手腕下,曾霸占朝野半壁江山的东林党几乎在北方绝迹,庙堂之上皆是阉党之人。

权势滔天,人称“九千岁”在民间广收义子义孙。

灭绝东林党后的魏忠贤权势可谓是来到了巅峰,出入仪仗,奢华用度比亲王还要高级,不少地方官员甚至对其行三叩九拜的大礼,向其献上金钱美女,给魏忠贤建生祠祭拜。

可即便如此,朱由校都没有对魏忠贤起疑,反而在天启五年赐魏忠贤“顾命元臣”的大印,给魏忠贤的生祠题字,以及在众臣弹劾魏忠贤的时候屡次保护魏忠贤。

或许在外人眼里是朱有校被奸臣蒙蔽,但只有朱由校自己明白,魏忠贤代表的是皇权。

他支持魏忠贤打压东林党的行为,不仅打击了士大夫文官,巩固了皇权,同时还为国库与朱由检的内帑带来了不少“创收”。

毕竟,东林党人士为官经营多年,不说个个巨贪,但这么多人加在一起抄家所得数目还是很可观,看看现在一个区长贪污都是千万级别,你就知道古代官员贪污能力并不会差到哪里去。

此外魏忠贤还借着打压东林党之际,向江南、湘楚之地征收矿盐杂税,发起“黄山旧案”等事件,榨取徽商和江南士绅财富。

而这些从富商手中搜刮来的财富,对于多灾多难,国库空虚的明末来说绝对是续命之财。

只能说得亏魏忠贤是贫苦人家出身,又混迹于市井之中,只要谁富的流油,谁穷的揭不开锅。这要是换了个从小在皇宫中长大的太监上位,恐怕又是位不食人间烟火的掌权者,逮着贫苦老百姓就是往死里压榨。

等穷苦老百姓日子过不下去了,爆发也只是时间问题。

在朱有校眼里,魏忠贤绝对是一位难得的好奴仆,对自己忠心不说,个人业务能力也特别突出,又能遏制文官集团,又能为老朱家赚钱,人如其名:“又忠又贤”

相比之下,手下的一帮士大夫们,因受儒家礼仪影响,以及自身朋党,地区家族利益等原因,导致皇帝对于士大夫集团的掌控一直力不从心。

而这也是为何朱有校敢放权魏忠贤的,自己躲在深宫中研究木匠工艺的原因。

然而,好景不长。

老朱家继洪武、永乐之后,终究没有躲过贤君早死,昏君苟活的“诅咒”

1627年,在位仅7年的朱有校病重,无子继位的他自知命不久矣,只能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兄弟朱由检,已保老朱家皇权延续。

朱有校临终前对朱由检道:““吾弟当为尧舜”

随后又对众臣:“忠贤皆恪谨忠贞、可计大事。”

朱由校希望朱由检成为一代英主,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兄弟继续重用魏忠贤,中兴明朝。

然而,老朱家有个很大毛病,那就是疑心病非常重,朱由检自然也不例外。


明明是能为大明续命的魏忠贤,明明朱有校临终前万般嘱咐,明明是一个依附皇权之人,在他上位后却开始嫉妒魏忠贤的权力,不相信自己的“家奴”,反而去听信一群东林党人士的谗言,联合这群各怀鬼胎之人铲除掉了魏忠贤。

朱由检以为铲除魏忠贤之后,自己才是大明真正的皇帝,殊不知那些之前还对他毕恭毕敬的文臣,待魏忠贤死后,一个个串通在一起将皇权架空,让朱由检真正成为一个只能坐在龙椅之上的“皇帝”。

更可笑的是,朱由检这位满心报复,却不知民间疾苦的皇帝,居然废除了魏忠贤当初对南方矿盐、富商的各种杂税,并重新将农业税收当成财政支柱。

富人的日子是好过了,可黎明百姓的日子只能用人间地狱来形容。

但凡遇到点天灾人祸,朝廷若无法救援,百姓们要么等死,要么揭竿而起。

天启末年,明朝天灾泛滥,清兵又进犯辽东地区。

朝廷国库空虚,别说救灾,就连镇压清兵的军饷都发不出来。朱由检因为无法制衡朝堂文官,无法向真正有钱有粮的大地主和富户收税,只能继续向农民摊派苛捐杂税,使得农民不得不逃亡,起义。

对于广大农民而言,放着安稳的日子不过,谁有愿意干着脑袋别裤腰带上的日子呢?

但没有办法,死与一线生机,总有人愿意放手一搏!

看到这里,其实我们大概就能明白魏忠贤对于明朝的作用。

对于一个腐败不堪,朋党勾结严重的王朝来说,如果没有魏忠贤这等不讲规矩的狠人去打破这层固化阶级,底下长期被压迫的民众就不可能得到喘息。

否则就是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矛盾进一步加速,一旦遇到天灾人户,抗风险本就为0的穷人必然死伤惨重。此时,只要有人带头为这群穷苦百姓带来一丝希望,那么必然会受到百姓们的追捧。

文|知与寻

图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著者所有,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明朝   辽东   东林党   阉党   大明   天启   皇权   党人   太监   富人   阶级   穷人   皇帝   走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