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读历史:來之不易的王位

孟子(豆知识)有一篇很著名的文章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中写到:上天将要把重任交给一个人之前,一定会先让他尝尽苦难、艰辛、劳累、饥饿,使他颠倒错乱。这样就会激起他的斗志,让他变得更坚强,增长更多才能。"

这段话你可能还理解不了,但对于公子重(chong2声)耳来说真是再恰当不过了。重耳就是春秋时期的第二位霸主晋文公,但在成为国王之前,他在外边足足流亡了十九年。可能还没有哪个国王的王位如此来之不易。

从鲁国出发一直向西走,沿途尽是一马平川的华北大平原,正当你都快要忘记山是什么样子的时候,一条巍峨险峻,绵延起伏的山脉突然横亘(geng4声)在你的面前,这就是太行(hang)山脉(上网搜索),穿过太行山脉,地势变高,你已经站在了广袤(mao4声)无际的黄土高原(上网搜索)上。

如今,人们就以太行山脉为界线,把山脉东边靠海的那片地区称为山东省,把山脉西边的高原地区称为山西省(查看地图)

太行山下有一个叫晋的诸侯国,国王是周武王的后代。晋国在进入春秋时期后就内乱不断。当齐桓公称霸中原的时候,晋国在晋献公的带领下也逐渐强大起来。可是好景不长,宫中再次发生了权利的争斗,王后逼走了两位公子重耳和夷吾。

最终,军方大臣里克采用武力稳定住了局势,但由王后选定的两位少年国王也先后死在他的手中,这种强硬而又血腥的手段令人胆寒,所以当他诚心诚意地邀请诸位公子中声望最高的重耳回国时,却遭到了拒绝。里克只好去请公子夷吾回国即位,他就是晋惠公。

事后证明这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晋惠公同样对里克的权势感到自危,他许诺说坐稳王位后,就封里克为相国,并赠送一大片土地。同时他还求得秦国作为外援,答应给五座城池作为酬谢。

但他的许诺一个也没有兑现。相反他派人包围了里克的家,并对里克说:"没有你的话就没有现在的我,但你曾杀死了两位国王,做你的君主岂不是太危险了吗?"里克悔恨地说道:"不废掉那两个国王,你哪能像现在这样得意?一心想要往别人身上添加罪名,还怕没有说的吗?"(典故: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晋惠公逼死了里克,接下来又派出杀手追杀重耳。古代的统治者们对于任何威胁到自己的势力从不会心慈手软,他们可以随便地杀人,因为当时高高在上的贵族是不受法律制裁的。

重耳得到消息后慌忙逃往齐国,这位落难的贵族中途不得不向田边的农民讨要食物充饥,然而他得到的却是一大块泥巴。重耳虽然很生气,但还是礼貌地收下这份“美味佳肴”。

重耳一行人千辛万苦来到齐国后,受到了齐桓公的热情款待。可惜这头东方的雄狮已经年迈体弱,不再有“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文言文:匡指纠正)”的霸气,重耳从他那里得到的只有安逸的生活和一位叫齐姜的妻子。

齐姜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她看见重耳开始不思进取的时候,感到无比忧虑。她劝说男儿要有四方之志(成语出处:志在四方),不能整日沉迷于享乐。可是重耳这时却变成了聋耳。于是齐姜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到了晚上,她先把重耳灌醉,然后把他交给了同样也在忧心忡忡的手下们。那些忠诚的手下连夜快马加鞭,带着重耳远离了这个安乐窝,重新开始了漂泊的生活。

在重耳所到的诸侯国中,有的对他很冷淡,有的干脆把他拒之门外,有的虽然热情的款待了他,可是对他的雄心壮志却爱莫能助。

只有一个诸侯国例外,那就是秦国。秦国不但与晋国相邻,两国还是亲(qin1声)上加亲的亲(qing4声)家,秦穆公的夫人是晋献公的女儿,后来秦穆公也把女儿嫁给了晋惠公的儿子。按理说秦穆公应该帮助晋惠公对付重耳的,可事实恰好相反,一提起晋惠公父子,秦穆公的肚子就变成个打气筒,怒气是一波才息,一波又起。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诗文:《论衡》/王充)。秦穆公这么恨晋惠公是有原因的。原来秦穆公是个热心肠,他曾多次帮助过晋惠公父子,可是这对父子俩不但不思报答,反而与秦国作对。他们接二连三背信弃义的行为终于激怒了秦穆公,所以当重耳来到秦国时,秦穆公慷慨地答应帮助他夺取王位,还把女儿改嫁给了重耳。

在秦国的帮助下,公元前636年,重耳终于回到晋国,成为了晋文公。

此时的晋文公已经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了。你可能会觉得他太老了,晋文公却认为自己正当妙龄,他精力充沛地治理着国家。上天也仿佛觉得亏欠他太多了,没过多久就把一个难得的机会打包得好好的,并送货上门了。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一次是周天子的家里发生内乱,周襄王被赶到了国外。他写了两封求救信,一封给了晋国,一封给了秦国。

这可是表现自己的大好机会。晋文公劝退了秦军,然后率军平定了叛乱,还一路护送周襄王回到洛邑。对于这样又听话又有实力的诸侯,周天子还不大加赞赏?他掏出学年评比表,马上给晋文公加上了好几朵小红花,晋文公一跃成为班里的希望之星。

紧接着第二个机会又来了。楚军北上攻打宋国,宋国向晋文公求援。

宋国位于中原地区的核心,帮助他打败强大的楚国的话就可以威震中原各国。于是在公元前632年,晋楚之间爆发了著名的城濮(pu3声)之战。

晋文公重耳在流亡期间,受到过楚成王的热情款待。他为此许诺说如果两国之间发生了战争,晋军一定会后退三舍(she4声),表示感激之情。重耳是有风度的,他遵守自己的诺言,主动后退了九十里地。

楚国主帅子玉却以为晋军胆怯了,他不听楚成王的劝阻,率军穷追不舍。

老虎不发威,你把我当病猫了。一再退让的晋军将士们心中早就憋着一口气,他们在城濮摆开阵势,一举击败了骄傲的楚军。(典故:退避三舍)

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召开诸侯大会,甚至要求周天子也要到场,这可是破天荒第一遭。大会盛况空前,周襄王当众宣布晋文公为中原各诸侯国的盟主。

此后,晋国作为中原地区的强国,一直持续了一百年之久。再后来,晋国分裂为三个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晋国   中原地区   秦国   楚国   太行   山脉   中原   王位   诸侯   亲子   公子   国王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