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美国再乱,我也要回去!北大天才辞职赴美,任正非说的没错

清明时节雨纷纷,让人思念,也让人反省。多年前的一个雨天,华为内部会议上,高层都在探讨华为海思的“鸿蒙生态箐英班”应该与国内哪所高校合作合适?

时任海思麒麟掌门人的何庭波向任正非建议:作为我国顶尖学府清华北大,真的不再考虑一下吗?

任正非一句话让其哑口无言:将来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跑到国外去发展,你负责任吗?

然而,任正非的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目前国内人才流失已经成为了一个“现象”,而最好的例子正是清华北大。

1978年~2015年,这30多年时间里,将近有20000名清华毕业生前往了美国硅谷工作。

2018年,北大的毕业生有687人选择出国留学,而其中有90%的人选择留在美国发展。

2017年,施一公在公开采访直言:清华当年应届生2251人,其中有1670人去美国后就没回来了。以至于有一次他在美国的制药公司参观,一打开门发现里面一大部分都是来自清北的毕业生。

我国每年花大价钱从国外进口设备和产品,结果发现大部分高端设备产品都是华人研发生产的,这让人哭笑不得。这并不是开玩笑,而是血淋淋的现实。这也是为何任总曾在央视栏目《面对面》公开表示:我们要让自己养的鸡在中国生蛋,不能给别人造嫁衣!

谈到人才流失,不得不提当年的北大天才教授许晨阳。

2012年,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的许晨阳面对美国放出的高薪待遇,他毅然决定回国发展。

回国的这几年时间,许晨阳不仅创了了自己的几何学派,还带着自己的团队在国际数学竞赛上屡次夺得奖项。

而且在北大任教的这几年时间里,许晨阳在数学研究方面也是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不仅拿下了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未来科学家,还拿到了2017年第一位获奖的中国青年。

然而,仅仅是过了6年时间,许晨阳就辞掉了北大教授的职位,重新回到美国麻省理工担任教授,留下了三句话让人感慨万千。

第一,中国学术领域论资排辈严重,不仅劝退了很多科研学子,更是让那些拥有颇高理想的人才也流失海外。不管是科研领域,还是其他行业,“人情世故”已经成为了贬义词,比起个人能力,搞关系送礼显得更为重要。

这也是为何网上会流传一句话:十年寒窗苦读,不如三代从商。

而当年许晨阳也是如此,作为数学领域的佼佼者,却两次申请院士都被驳回,理由却是因为他过于年轻,缺乏经验……

然而,许晨阳申请院士失败并不是个例。当年中国科学家李爱珍4次申请院士被拒,最后成为了美国外籍院士。北大院长饶毅放弃美籍回国发展,申请院士却落选。

如此一来,人才必然会选择自由度更高,学术氛围更浓厚,更尊重人才的美国。

第二,国内学风浮躁,人们习惯了追求名利,不能安心搞科研。

很多时候,在国内申请一个项目,不仅需要通过层层审批,甚至还要与各种教授、专家搞好关系,才能顺利申请项目。同时科研院所的很多人都是为了金钱和名利,因为依靠科研本身的薪酬待遇并不能满足“温饱”。

网上有人曾爆料,一个在芯片行业多年的设计师,居然在北京买不起房子……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才面对美国抛出的橄榄枝后,毫不犹豫就前往了美国。

第三,国内学术造假现场频现,那些专家教授为了捞金不断埋没人才。

提到专家,相信很多网友都会嗤之以鼻,因为专家造假事件已经见惯不怪了。当年崔天临事件,拿着北大博士后的名头,大肆在娱乐圈捞金,最后被曝光后,他却直言:知网是什么?

还有当初被网友称之为“华为军师”的陈春花,打着华为的头衔到处开课,最后华为出来辟谣:不认识这所谓的军师,华为不了解她,她也不可能了解华为!

回过头来,人才流失严重的背后,确实需要我们去深思。为何我国近几年发展越来越好,人才却不断流失?

这确实是一个悲哀的现象,要知道当年新中国成立之初,那些在国外留学的人才,纷纷放弃美国百万年薪,也要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发展。

在今天这个互联网数字化时代,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但回归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国与国之间的博弈,科学是分国界的。

毕竟美国建国才短短200多年,却能够成为世界第一大国,这背后正是因为其不断吸纳全球人才前往美国发展,才能让美国在科技、军事、经济领域领先全球。

对于今天美国的卡脖子,我们更应该痛定思痛,加大力度投入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的同时,还需要提高科研人员的薪酬待遇,改善国内科研环境,把“梧桐树”营造好,才能吸引更多“金凤凰”进来。

万幸的是近年来,我国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对于科研界不公平现象开始重拳出击整顿,同时还对那些所谓的专家进行彻查,杜绝“关系户”“假专家”弄虚作假,为那些根基尚浅但有能力的人才提供了该有的保障。

而国内的企业也纷纷放出诱人的薪酬待遇,比如华为、阿里、小米等巨头企业,都不断吸引国外人才进驻中国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有1400名国外科学家回归祖国发展,其中就有“数学皇帝”的丘成桐,美国著名的“医学女神”颜宁……

随着今天的中国稳步向前发展,对科研环境的改善,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才回归祖国,从当年的人才输出大国变成一个人才基地大国!也为那些回归祖国发展的人才点赞!

#大有学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美国   麻省理工   北大   华为   院士   中国   祖国   待遇   天才   当年   科研   教授   国外   专家   人才   国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