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党史」 鲁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三)

这一时期,除了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抗日起义武装外,还有几支由共产党帮助爱国人士建立的抗日武装。一支是鲁南民众抗敌自卫军。七七事变后,滕县沙沟曙光小学校长董一博(与组织失去联系的共产党员)和其胞兄董尧卿(曾任东北军炮兵旅长,后闲居在家)与阎锡山部原师长、滕文中学校长杨士元及曾任过福建镇守使的孔昭同达成抗日协议,组建鲁南民众抗敌自卫军。同年11月,朱道南等领导的鲁南抗日自卫团编入鲁南民众抗敌自卫军。1938年3月18日,滕县城沦陷,鲁南民众抗敌自卫军解体。

另一支是临郯费峄四县边区联庄会常备队。1937年11月,边区特委协助万春圃成立了四县边区联庄会,下设办事处,设有一支50余人的武装常备队,共产党员万国华(边区联庄会会长万春圃之子)、刘清如分别任正副队长。费县高桥、临沂大炉、峄县大吕巷及郯城也先后建立联庄会常备队,加上办事处常备队共计200人。在各县联庄会和常备队中,特委均派有党员干部开展工作。万春圃捐献出自家的枪支、粮食和猪羊等,解决了联庄会常备队的装备、给养等问题。

万春圃(1881—1972),山东苍山县大炉村人。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临郯费峄四县边联支队支队长,鲁南军区副司令,济南市交际处处长,济南市烈士塔建塔委员会秘书长、副主任,政协济南市第三、四、五届副主席、党组成员等职。

还有一支是山外抗日军联合委员会武装。台儿庄战役前后,活动于峄县南部、运河以北地区的地方武装主要有以下几支:一是活动在峄县阴平周围地区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华北第五十支队第三梯队孙云亭部;二是原来当过国民党峄县县党部常务委员的孙伯龙部;三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战区特种工作团第三总团第二分团第五大队邵剑秋部;四是董尧卿领导的农民抗日自卫军。1938年6月,苏鲁豫皖边区特委派朱道南率义勇总队第三大队赴峄县南部地区活动,在周营镇召开了山外抗日军联合委员会成立大会,孙伯龙、孙云亭、邵剑秋、董尧卿以及刘景镇都率队参加了大会。会上公推朱道南为山外抗日军联合委员会主任委员,孙伯龙、邵剑秋、孙云亭为副主任委员。从此,运河北岸的峄县和滕县南部出现了抗日斗争的新局面,为后来在这一带创建八路军领导的运河支队、峄县支队,开创黄邱山套抗日游击根据地打下基础。

鲁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碑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特委   鲁南   济南市   边区   主任委员   党史   图说   支队   运河   民众   委员会   领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