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和“痛”有何区别?拆开看字形就知道,造字者的智慧了不起

汉字底蕴博大精深,可能字与字之间就是少了个点,代表的意思就变得千差万别了。又比如说像“疼”与“痛”,虽然这两字组合在一起,表达的是一种痛苦的感受。

但假如单独来看这“疼”与“痛”,它们各自代表的又是哪种含义呢?

汉字文化,源远流长

生活在中国土地上的先民,他们为了将思想与历史事件记录下来,就创造了汉字。

相传,在黄帝的身边有一位名叫仓颉的史官,是他造出了汉字。《明一统志》中有载:

“仓颉,南乐吴村人,生而齐圣,有四目,观鸟迹虫文始制文字以代结绳之政,乃轩辕黄帝之史官也”。

这是最早关于汉字的起源,但这也只是一则传说,并未有实物史料去证实其真实性。那么,中国最早的汉字源于何处呢?

这就要说起殷商遗址中出土的甲骨文了。这些篆刻于龟甲兽骨之上的象形文字,就是中国最早有迹可循的文字了。

随着文明的发展,象形字已经不能满足古人的需求了,因为有一些具有抽象意义的内容是无法通过象形文字写出来的。

于是,古人就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创造出了会意文字,就比如说这“劣”字,“少”与“力”组合在一起,代表的意思是力量弱小,所以,才会处于“劣”。

从这些汉字的字形中就能大致猜测出其具体指代的意思是什么,这也是中国汉字的特别之处。如果是英文的话,只有ABCD这26个字母,从这字母的外形上根本无法分辨出意思来。

那么,汉字的字形又有着什么样的分类呢?通常来说,汉字要么是独体,要么就是合体。前者指代的是这个汉字不能有可被拆分的笔画了,而后者则是由两个及以上独体组合的汉字,比如这“劣“。

此外,汉字字形还能被分成八个不同的结构,有独立结构,有上下结构,有左右结构等等。所以,在联合国公布的十大最难学的语言中, 汉语位于榜首。

毕竟,可能在外国人看来,这些汉字就像是一个一个小方块一样,不同的组合代表的意思也是千差万别,这在无形之中就会增加学习的难度。

字形入手,“疒”“冬”组合

就比如说这“疼”与“痛”。可能从笼统意义上看,这不就是表达了相同意思的汉字,但实际上它们两者之间也是存在着区别的。

先来说说这“疼”。在古语中,这个汉字的原本代表的是“湿病”的意思,在《灵枢经·刺节真邪》一书中有载,“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说的是因为湿热的病症,引起的生理上的疼症。

由于生理上出现了疼感,就会让人产生一种可怜的感觉,旁人也会对其进行照顾,于是,这“疼”也就被引申出了另一种含义,即爱惜。所以,在明代杂剧剧本中就出现了“满庭花落地,则有谁疼?”的语句。

但是在古代的一本百科辞书《广雅》中,“疼”却只有一种解释“疼者,痛也”,这似乎是在说,疼与痛之间是没有什么差别的,是相同的。

难道“疼”就是“痛”吗?其实也不是的,从《玉篇》一书中能够看出些端倪,因为作者认为“痋”是“疼”的异体字。清朝学者同样也赞同了这种观点,在《说文解字注》中写了“痋卽疼字”。

那么为什么“痋”会演变为“疼”呢?首先,前者很好理解,这种疼感是由毒虫引起的,从它的字形就能够看出,因为是由“疒”与“虫”组合而成的,这“疒”在古语中是与疾病有关的汉字。

再来看看这“疼”,其字形是“疒”与“冬”拼合在一起的,由此就能推断出,“疼”是由风寒入体而引发的疼感。所以在《三国志》中会出现这样的文字片段,“每至阴雨,骨常疼”。

字形入手,“疒”“ 甬”拼合

在看看看这“痛”,从字形上来看,是由“疒”与“甬”组合在一起的。《说文解字》中有写“痛,病也。从疒,甬声”,这“甬”代表的是通道的意思。

因此,“痛”一般指代的是从身体内部出现的痛感,或许是因血脉不通,郁结堵塞,才产生出的痛症。如果是“痛”的话,那就要疏通内在,才会找到相应的解决之道。

在古语中“痛”原本的含义就是指“疼痛”,随着时间的演变,由最初的身体痛感,衍生到了精神上的痛感。因而,古人才会写出“痛玉不痛身,抱璞求所归”的凄苦诗句。

与“疼”相较来说的话,“痛”是更加的沉重与难以忍受,诸葛亮曾在《出师表》中写道“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恒,灵也”,此处的“痛”带有一种浓厚凝重的恨意。

因此,在面对“疼”与“痛”之时,所采取的解决之道也是大不相同的,由于“疼”是因为寒意之类的外因所引起的,因此,这只是一种外伤,在止疼的时候从外部下手即可。

但是这“痛”可不一样,这是从身体内部产生的。《黄帝内经》中提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所以,这痛也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是通过神经传导给身体的各个部位的。

因此,要想让痛感消失,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从内部着手,才能够彻底根除。另外,在中医中也有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说的就是内部因郁结不畅,所以才会痛。

可能在不了解字形的时候,会觉得“疼”与“痛”不就是相同的概念的,表达的都是疼痛与痛苦。但是从字形入手的话,就能够觉察到,这两个字其实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的。

“疼”主要是外部的,而且是程度比较轻的疼感,但痛却是源自于内部的,痛感会更深!


#历史开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仓颉   字形   象形字   汉字   造字   组合   古语   了不起   身体   智慧   文字   结构   代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