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这样的土八路不讲卫生? 讲究卫生才让八路军增加几十万人


在《亮剑》等电视剧中李云龙这样的“泥腿子”似乎天生不讲卫生,出现了李云龙不洗脚的情节,这就是作者的想当然了,李云龙文化程度是低,但绝对会洗脚,这不是他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红军和八路军的硬性规定,凭借这一手八路军甚至增加了数十万人马。

红军和八路军爱洗脚,不但是条例规定,更是实际需要。我军以铁脚板著称,和旧式武装相比至少有三分之一的速度优势(蒋纬国甚至说有一倍的优势),我军不是人人是刘翔,加入我军也不能立刻就增加三成的耐力,我军全军都能跑路,奥秘就在脚上。我军行军前的准备工作之一就是长距离行军后必须用热水洗脚,这是战士们都一致认可的原则,“赶路才感到脚是最宝贵的,所以只要休息,先弄热水烫脚。就是十分疲乏,也得先洗脚,这是行军的重要保证,”在行军途中,我军会派遣设营人员专门在途中烧水方便洗脚,“设营人员提前到达目的地,烧开水。除喝外,每一战士洗脸烫脚,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疲劳”。在长征途中,红军还有超豪华版的泡酒“工具”——茅台酒,按照杨成武的回忆,“我们指战员里……不会喝的,也都装上一壶,留下来洗脚活血,舒舒筋骨。”

我军长途行军前,还注意绑腿,留心鞋袜,在行军前“每人要留一双合脚的半新鞋袜,作为行军专用;涉水后,必须把脚擦干再走”。长途行军喝开水、洗脚也是基层指战员的考核内容,我军的指挥官会在行军途中安排秘密和公开的饮水补给点,会提前烧好开水;班长还必须保证全班人员都在行军后洗脚,如果士兵不方便洗脚,班长可是要亲自动手的。因为这个习惯,很多旧式军队的士兵非常感动,因为这让他们感受到了做人的尊严。

别看影视剧中的国军很洋气,但那只是少数军官用特权保证的结果。国军起源于北伐军,还保持着北伐战争时期穿草鞋的习惯。但在战争扩大到北方地区后,八路军和新四军已经把布鞋变成了必需品,抗战时期的国军包括远征军在内的精锐还穿着草鞋上战场,他们的行军速度怎么快的起来?

当然了有人会说,李云龙打得是游击战,不会有那么多讲究。那我们看看游击战的要求,“游击战争的特点是部队的高度分散和频繁转移,因此,部队的卫生管理着重要抓好行军、宿营和饮食几个环节”,游击战也十分讲究卫生,在抗战时期甚至还出现过武工队成员因为用卫生纸被敌人察觉的事件(这是个反面案例,但至少说明八路军的卫生条件好于一般群众)。八路军不但勤洗脚,还讲究每天刷牙、勤洗澡。具体要求是洗脸“每日早晚各一次”,洗澡“每周一次(夏天例外)”;剪指甲“每七至十日一次”;理发“每二周一次”,这些可都是严格考核的内容。为了推行这些内容,我军还定时发放毛巾和洗漱用品。

此外,我军还对军服进行蒸煮消毒,消灭虱子,八路军的军服虽然颜色不一,但都非常干净。讲卫生也保证了我军的战斗力,在抗战初期,因为卫生条件差,我军一度出现过痢疾、肠炎等疾病造成个别部队发病率达九成的极端现象,推行严格的卫生制度后,这些疾病大为降低。我军讲卫生,还体现在培养医护人员上,三大战役前我军培养出了4023名军医,各种医护人员、卫生兵高达四万多人,卫生条件远远超过对手。

我军从上到下都勤洗脚,讲究个人卫生,还有远超敌人的医护力量保证集体卫生。因为我军讲究卫生,还给俘虏提供好的卫生条件,我军得到了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兵员。当时的我军朴素不假,但在卫生方面可是绝对的讲究人,甚至有老乡把我军战士叫做公子哥。我军朴素但真不脏,真不是单单凭借泥腿子不要命打下的江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抗战时期   泥腿子   讲究   卫生   游击战   国军   我军   红军   途中   条件   李云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