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林徽因,在荒山中病重,丈夫疯狂拍门,门开,8男子围了上来

1937年,流亡途中,林徽因突然病重,梁思成敲门求助。门开,一群陌生男人围了过来……




1937年7月,北平沦陷后,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接到日本人的“请柬”,让他们组建“中日友好协会”。

梁思成意识到,要想不当汉奸,必须立即离开北平。

9月4日晚,他们夫妇二人,趁着夜色,悄悄赶往天津和家人会合后,开启了他们的流亡之旅。

一路南下,在他们途经湖南晃县时,患肺炎多日的林徽因高烧不退,已经难以支撑。

深山野岭中,别说医院,连一个乡村郎中都找不到一个。

就在梁思成焦急万分时,突然一阵优美的小提琴声传来。

闻声上前,发现在一个山坳后边,有一间破房子,琴声正从那里传出来。

梁思成顿时激动不已,赶忙上前探问。

推门的那一刻,琴声戛然而止。

一群身着空军学员制服的年轻人,同时望向了他。

梁思成赶忙自我介绍并说明来意,期望能获得他们的帮助。

出人意料的是,当他们知道来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梁思成时,他们异常热心,立刻把房子腾了出来,并帮忙把林徽因抬进了屋子。

有的去打水,有的甚至去山里找一些能用的草药。

在大家的悉心照料下,林徽因的病情,也渐渐好转。



他们也开始熟络起来,原来这群雪中送炭的年轻人,正是当时中国空军杭州笕桥航校第7期的学员。

他们也在奉命往昆明方向撤退,在途经晃县时,遭到日军阻击,不得已,已经在此停留了数日。

其实,早在1935年,林徽因的弟弟林桓刚考入清华大学时,就在林徽因的支持下投笔从戎,成为中央航校第十期的学员。

林恒此时也正在空军服役,这让林徽因对这些弟弟们有了更多亲近。

而这些学员们,也把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当作他们最亲近的长兄、长姊。

后来他们又分开南下,但一年后,他们又在昆明相聚。

这些青年学员从航校毕业时,由于在昆明并没有亲属,他们便邀请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作为“名誉家长”出席他们的毕业典礼并致辞。

从学校走上战场,他们随时都要面临可能到来的牺牲。

所以,按规定,每位出征前的飞行员都要留下亲人的联络地址。

可他们的家乡都在沦陷区,于是,他们就把梁思成家的地址填在了表上。



然而,期望之外,又是意料之中,不幸的消息一个接一个到来。

从他们夫妇俩接到第一封阵亡通知书开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噩耗传来。

他们在晃县邂逅的八个飞行员中,活到最后的林耀,也于1944年牺牲,年仅33岁。当时任国民革命军空军驱逐队第17队队长。

为了纪念这些抗战英烈,在往后的每年的7月7日这天,梁家都会默哀3分钟。

但他们夫妇二人并没有卸掉“荣誉家长”光荣身份,后来更多没有家庭联系人的飞行员,都选择他们夫妇为自己的“荣誉家长”。

他们也认真地履行着这个崇高的使命,直到抗战胜利。

后来,每当他们再谈起这些空军英雄们的事迹时,都还会泪流满面,与他们的一幕幕都宛如昨天。

当时,中央航校的校训就是:“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

多年后,林徽因还保存着两块用黄绫包着的飞机残片。一块是徐志摩的,一块就是弟弟林桓的。

其实,当这群青年人准备舍弃个人前途,为国家负重前行之时,结果或许已经注定。

自古以来,英雄最好的归宿,仿佛都是“牺牲”。

只是,他们不应该被忘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北平   航校   昆明   荒山   飞行员   空军   学员   夫妇   弟弟   牺牲   丈夫   家长   男子   疯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