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男子贪淫,白日遇鬼差:你作恶多端,今已名下黑暗狱

故事的背景大致是大明万历初年。当时天下承平已久,在长年的发展后民殷国富,因此社会风气很是奢靡浮荡。

那时,在望川府长林县,有个叫陆友恭的美少年。他年纪虽轻,不过二十岁出头,却已长得白净倜傥,是地方上有名的美男子。

不仅如此,陆家也是长林县有名的巨富之家,其家不仅有良田三百多亩,牛马不计其数,还在省城上开有六间铺子,家产丰盈。用今天的话来说,陆友恭就妥妥一高富帅。

只是说到这陆友恭的为人嘛,那就有些一言难尽。陆友恭打小就吊儿郎当,仗着自己家里有钱而嚣张跋扈、目中无人。陆老爷对此很是忧愁,曾不惜花费重金从省城请来私塾先生以圣人之道教导儿子,只可惜全无收效,陆友恭依旧我行我素。

因此每当有人恭维陆老爷的家财与民望时,陆老爷总会摆摆手,摇头叹息道:"唉,这点区区家财算得了什么?若我那不肖的犬子能稍微懂点事,我宁可万贯家财作流水。″

总之,陆友恭还年纪轻轻时,便已是行为不检,品行不端。

有一天,陆友恭又从外面醉酒回来,却在路上碰到了一个熟人。非是别人,正是前年已死去的表兄林会。

陆友恭当时已喝醉了酒,两眼昏花、烂醉如泥,因此忘记表兄已经死了,还对他问候道:“表哥,别来无恙啊?”

林会回答道:“表弟,你又喝醉了?你难道忘了吗?我早就已经死了啊。”

陆友恭顿时醒悟,明白自己是碰上了鬼。不过他也并不害怕,又接着问道:“好像是这样子的。对了,你在阴间都干些什么呢?”林会说:“嗐,也没什么,就在转轮王殿下管理一下轮回生死簿罢了。”

陆友恭的好奇心被勾了上来,于是接着问道:“这么说,这人世的祸福命运,你一定都知道了?”“那是我的职责,怎能不知!”林会得意地说道:“不过簿子中的记录浩繁秩杂,若不是关系密切的人,我也记不清楚。″

陆友恭呵呵一笑:"倒也是。不知道老兄可曾知晓我的命运?″

陆友恭本来只是随口一问,没想到林会突然脸色一黑,沉声说道:″不瞒你说,前些天我有事翻检簿子,还真得恰巧看见了你的大名。”

陆友恭一听,也一下子紧张了起来,急忙追问上面都写了些什么。

林会叹道:“实在不敢相瞒,你的名字,正列在黑暗狱中!”

陆友恭大吃一惊,酒刹时就吓醒了,急忙跪倒在地苦苦哀求表兄救他。林会叹道:“这是我无能为力的事。人生在世,行善积德才有好报。你素来作恶多端,本就合该有此下场。″

顿了顿,他又叹息道:“即使你从现在起每天都做善事,没有一年多的时间恐怕也抵消不了你的罪恶,所以现在做什么都太晚了!只希望你从此后洗心改过,努力行善,地狱之中或许还能有出头之日。”

陆友恭更绝望了,苦苦哀求表兄救他,但却无任何回响。抬头一看,林会早已无影无踪了。

事已至此,陆友恭只得悻悻而归。从此以后,陆友恭尽心改过,每日行善,不敢再有丝毫懈怠。

本来在此以前,陆友恭曾与邻居的妻子私通,只是他们之间实在太不检点,因此很快就让邻居袁发发现了。

袁发察觉奸情后,并没有声张,而是隐忍下来。因为根据捉奸捉双的大明律,他只要能当场发现二人的奸情,就可以亲自手刃这对奸夫淫妇。因此他一直在耐心等待。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这陆友恭竟然不知怎么回事,竟洗心革面,断绝了与他妻子的奸情了。

袁发再抓不到把柄,不由懊恼自己没有早日声张,对这个陆友恭便更是怀恨在心了。

没过几天,两人偶然在田野里相遇。袁发注意到一旁有个枯井,一条毒计浮上心头。

他于是走上前去,假装要和陆友恭说话,然后一步步引他去枯井那头。这时,他突然假装发现了什么,吃惊地说:″呀!那是什么?陆兄,你瞧那井里,是不是有金子呀?″

陆友恭果然上前察看,袁发却趁机在他背后猛得一推,将陆友恭推落下井。

枯井深有数丈,袁发以为这下陆友恭必死无疑了。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又往井里填埋石块,很快就把枯井填满了。"这下总算是一解我心头之恨了!″袁发恨恨地想,转头又向井上啐了一口浓痰。

却没想到这陆友恭并没有死:枯井下长满了青苔,让他避免了被摔死。他发现袁发往下填土,惊恐之余,却也发现了一条地道,于是急忙钻进去,总算捡回了一条命。

只是这地道内漆黑一团,真是与地狱没什么两样。洞中又没有食物,陆友恭自料自己这下子真是死定了。

陆友恭不愿坐以待毙,便匍匐着往洞深处爬,希望能有一线生机,便是附近都是积水,根本就没有可去的地方,就只好回到原处坐下了。

陆友恭饥饿疲寒,一开始还尚能勉强压制饥饿,但时间一长,饥饿就叫刀子一样一寸一寸地割着他的五脏六腑,令他痛苦难耐--饥饿毕竟是人类最原始、最深刻的恐惧。

陆友恭强熬着饥馑,想到自己身处地洞之中,又没什么善事可做,于是便高颂佛经以求转移注意力。

他念了几段佛经后,很快就看到地洞中突然冒出了点点磷火在他周围流荡。他于是自忖:“听说磷火都是冤鬼所化。我现在虽然暂时还吊着条命,但恐怕也命不久矣了。唉…若你们当真有知,我们也能聚谈聚谈,解除寂寞。”于是他便开始为他们祷告。

祷告完毕,他果然看见点点磷火都从水中漂浮了过来,而且细细一看,每点鬼火中都有一个人影,只是身高都不及活人的十分之一大小。陆友恭便试着询问他们的来历,鬼火们答道:“这里其实原来是一座古煤井,煤井主人在挖煤时,惊动了边上的古墓,因此被墓里的陆天官引海水淹了煤井,溺死的人有五六十,我们都是这些被淹死的冤鬼。”

陆友恭惊问道:“这陆天官是个什么人?”鬼火回答说:“不知道。只知陆天官生前做过朝廷的吏部尚书(尊称天官),现今为秦广王的座上客。后来陆天官自己也怜悯我们无辜枉死、难以超生,所以每天都会施舍食水给我们充饥。只是我们日日被被冷水浸骨,难以超度苦海;您若是能够再返人世,请您打捞我们的残骨造一座义坟,那样您的恩惠就可以遍及九泉之下了。″

陆友恭答应了,他叹道:“唉,陆某但凡能有一线生机,那么就算倾尽家产办这事又有什么难的呢?只是…只是身处于这般绝境,我还怎敢奢望能重见天日呢!但我仍旧愿意尽我所能。”

陆友恭于是教众鬼念佛经,还将泥块捻成泥球以作佛珠。由于身处黑暗,陆友恭也分不清天黑和天明,只能记住念经的数量,疲倦了就睡,醒过来就接着念佛。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忽见洞深处隐隐有白光闪现,众鬼欢喜道:“这是陆天官来施舍食物了!”于是邀请陆友恭一同前去。

陆友恭担心前方水深过不去,众鬼便依附在他的周围强拉着他前行。陆友恭只觉自己飘飘忽忽地仿若凌空而行。

一人众鬼曲曲折折地飘了约莫半里路,来到一处宽敞的地方,众鬼这才又放开他让他自己走。陆友恭于是越往上走,约莫爬几丈高,看见前面有一个建筑。

陆友恭登上阶梯,便看见一座房廊,大堂上点着一支明亮的蜡烛,像大汉的胳膊一样粗硕。陆友恭已经很久没见灯光了,因而十分兴奋,连忙快步走进去。

只见大堂上端坐着一个白髯老翁,文士打扮、仙风道骨。陆友恭见到他,非常害怕,就安静地伫在了原地。

老者也看见了他,感到很惊讶:“这是阒无生机的死地,你是怎么过来的?你过来!”陆友恭只好战战兢兢地走上前去,跪在地上叙述了自己的经历以及自己的身世。

老者听完陆友恭的自述后,更加吃惊了,感叹道:“这么说来,你岂非还是我的玄孙了?”于是立刻让他起来,并让他坐在自己身旁,对他说道:“我叫陆绩,曾任成化朝的吏部尚书,只因为不肖孙子陆槐,利益熏心,为了钱而不惜在我的墓旁打井挖煤,让我不得安宁,所以我一气之下就引来海水淹了他们。现在他的后代怎样了?”

原来,陆氏近宗共有五支,陆槐原本居长。那是本县有个大户对陆槐说陆家祖坟旁有煤矿,陆槐利益熏心,竟想要在那开井挖煤。陆氏子弟畏惧陆槐,虽然心怀不满但仍不敢不从。谁知挖了半个月,地下水突然汹涌而出,将采煤的人全部淹死在井中。死者亲属于是联合起来打官司,陆槐被判罚得倾家荡产,陆家的权力也由此转到了陆槐的弟弟那支里。

陆友恭便是陆槐弟弟的孙子,他幼时曾听家族老人们说过这件事,于是便告诉了陆绩。

陆绩叹道:“唉,有这种不孝的子孙,就算没有那场大水,他的后代又岂能兴旺!不过你既然来到这里见到了我,也是天命,我应该好好教导你。”

于是,陆绩拿来食物让陆友恭吃饱喝足后,拿来了厚厚一大本书放到桌子上,都是些华美文章,让陆友恭研读。又按时命题考查他的学业,就和塾师教学生一样。

陆绩大堂上的蜡烛是长明灯,一直亮着也不会短。陆友恭分不清哪是早晨哪是晚上,只好疲倦的时候就睡,醒了就接着学习。

陆绩每天都要外出,就派一个童仆督促他学习。陆友恭虽分不清昼夜,但还是觉得过了有几年之久,只是所幸没有遭受什么苦难。

一天,陆绩突然对他说:“如今你的果报已满,不日就会再回到人间了。只是我也有一事相求。″

"老祖宗快讲。″陆友恭惶恐道。

"我的坟邻近煤洞,又为地下水所浸,每每阴风刺骨,很是苦楚。想你终将得志,到时切莫忘记要将我的坟墓迁到村东边那座山冈上。”

陆友恭立刻恭敬地答应下。老者于是把群鬼都叫上来,吩咐他们把陆友恭送到原来的地方。

陆友恭回到原处后,众鬼又再三行礼,嘱咐他不要忘记打捞他们的残骨造一座义坟。陆友恭全都答应,但仍然不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却说陆友恭自失踪以后,陆家多方搜寻打听,却一直没有踪影。他母亲虽告了官,也逮了许多人审讯,还仍无线索。一恍两三年已过,原来的官也改任了,新来的官对搜查自然也就懈怠了下来。陆友恭的妻子见陆友恭了无音讯,也改嫁走了。

恰逢村中有人想要重新整治原来的煤井,便进入洞中,意外发现了陆友恭,发现他还活着,十分惊骇,连忙告诉他家,抬了回去。陆友恭初见光明还很不适应,一直到一天后才会说话,详细地述说了经过。

却说陆友恭被推落井以后,那个邻居袁发又回家打残了他的老婆,被他的岳父告了,给逮到狱中,两年多才出来,出来时瘦得只剩了皮骨。

他听说陆友恭还没死,十分害怕,连忙就逃走了。陆友恭的族人们也商量拿住那邻居算帐,陆友恭却制指了他们,说自己过去遭的罪都是自找的,是阴间的报应,与邻居没有关系。

袁发后来察觉到他没有恶意,便又犹豫着回来了。

待家中的事处理完后,陆友恭马上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出钱雇人进洞捡拾群鬼的遗骨,并买了几十口棺材,把他们一并安葬了。

他又稽查宗谱上,果有一个陆绩,曾累迁当上成化一朝的吏部尚书,于是备下祭品,到祖坟上祭祀了一番。

后来他参加考试,学使听说了陆友恭的奇异遭遇后,又欣赏他写的文章,让他以优等参加了乡试,中了举人,来年就中了进士。衣锦还乡后,陆友恭便大破家产在村东地里造坟,将陆绩的墓迁来厚葬。此后春秋上坟,年年不断。

注:新人作家创作不易,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抄袭、搬运(尤其是网易新闻),感谢大家谅解!若其中有文笔生疏之处,也请大家多多包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煤井   磷火   作恶多端   表兄   吏部   奸情   鬼火   枯井   名下   尚书   白日   饥饿   邻居   黑暗   男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