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为何从叶尼塞河与勒拿河越过荒原至鄂霍次克海?南面国家太强

在将整个西伯利亚汗国吞下腹中后,俄国基本掌握了额尔齐斯河中下游地区。很快,整个鄂毕河流域也被俄国控制。此后,俄国将目光投向了东方的另一个目标叶尼塞河流域。

在征服西伯利亚汗国的过程中,河流对远征军的行动起到了关键作用。远征军的成员通过他们驾驶的舢板船,在额尔齐斯河和鄂毕河航行,而舢板船同样适应于叶尼塞河。

正是叶尼塞河流域与西伯利亚汗国的相似性,使俄国将目光投向了相对易于征服的叶尼塞河流域,而不是广袤的中亚草原。当然,这时的俄国也并没有征服中亚游牧民族的实力,因此,只能继续向东去征服当地的土著民族。

叶尼塞河流域

然而俄国人对叶尼塞河的征服并不顺利。由于缺乏相应的地理知识,俄国人的征服在一开始,更应该被称为对这一地区的探险。

在俄国政府的命令下,大量具有军事背景,甚至是由军人直接组成的武装探险队开始了对叶尼塞河上游的探索。同时,在逐渐开拓出一些通往叶尼塞河的水路通道之后,俄国人开始了对叶尼塞河下游的入侵。

俄国人所采用的方法与之前一样,都是通过修筑要塞与城堡,以及向当地土著居民征收实物税,来对新征服地区进行控制。

在占领了与叶尼塞河下游毗邻的曼加杰拉地区,并建立起曼加杰拉城之后,俄国人很快就将其变成了这一地区的中心。俄国在这一地区实行县制并派遣督军,同时还建立商场,对与当地居民进行贸易的商人进行集中管理,并征收税赋。

在此之后,俄国人不断通过派出武装探险队、向当地居民强制征收毛皮的方式,将更多的当地部族纳入他们的统治之下。这些探险队大多由哥萨克人组成,他们向当地居民征收了大量的貂皮,并在上交莫斯科的同时,不断中饱私囊。

乘舢板船征收毛皮的哥萨克

俄国在这些地区虽然有自己的统治机构,但是依然需要哥萨克人来帮助他们进行统治,因此哥萨克人在当地获得了极大的特权,并依靠这些特权在西伯利亚建立起了大量的哥萨克聚居区。

哥萨克人所征收的毛皮实物税,对当地人来说,是一项不折不扣的暴政。在瑟姆河和卡斯河生活的奥斯恰克人那里,哥萨克人狮子大开口地要求:每人每年交出5-6张貂皮。

1607年被派往下通古斯河的哥萨克人米哈依尔·卡什梅洛夫,更是向当地的一些通古斯商人要求:每人每年交出12张貂皮!

要知道,貂的猎取实际上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貂作为一种极为机警的动物,平常几乎很难发现它们的踪迹。只有在冬天,老练的猎人才能通过雪地上的蛛丝马迹找到它们的行踪。

并且,由于貂体型较小,一旦使用猎枪或者弓箭射杀,就会在貂皮上造成无法弥补的损伤。因此,猎手们只能通过布下一些不会伤及毛皮的陷阱,来捕捉这些狡猾机敏的小动物。

由于野生貂的捕捉难度较大,加之貂皮在各种动物毛皮中成色又极为上等,貂皮成了不折不扣的“软黄金”。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俄国会那么渴望得到更多的貂皮了。

当然,不仅仅是貂皮,狐、狼、獾等动物的皮毛同样对哥萨克人充满了诱惑。很快,他们就向着叶尼塞河进发,去寻找更多的毛皮。然而哥萨克人沿着河流对土著部落的征服,也开始遇到了麻烦。

鞑靼人

在鄂毕河的一条支流——托姆河河畔居住的鞑靼人,由于掌握着开矿冶铁的技术,被俄国人称为“铁匠”。这里的鞑靼人对俄国人极为抗拒。

他们不仅数次击溃俄国派来征收毛皮的队伍,并一度迫使俄国人放弃了在这一地区筑城的计划。1614年,他们更与吉尔吉斯人和布里亚特人一起围攻了俄国的重要据点——托木斯克城。不过,围攻最终失败了。

这次围城令俄国下定决心加强对鞑靼人和吉尔吉斯人的控制,于是下令托博尔斯克堡、秋明城、托木斯克城三地调集兵力,在“铁匠”地区筑城。

在军役贵族米哈伊列夫斯基、哥萨克首领拉费列夫、鞑靼首领科科列夫的带领下,俄国人在“铁匠”地区终于建立起了库兹涅茨克城。

俄军修筑了大量的城堡以防范当地原住民的进攻。平定了“铁匠”地区之后,俄国人继续进军。在剿灭了一系列通古斯人的反抗之后,俄国人在叶尼塞河西岸的科姆河河口上方,建立起了叶尼塞斯克城。

虽然建立了叶尼塞斯克城,但俄国人在叶尼塞河流域的活动依旧充满挑战。在叶尼塞河上游的楚雷姆河和阿巴坎河地区,吉尔吉斯人、鞑靼人依旧坚定地反抗着俄国人的入侵。而当俄国人暂时击败了吉尔吉斯人之后,布里亚特人又因不满俄国人的侵略,与其爆发了冲突。

布里亚特人的反抗

等一系列清剿行动告一段落后,在叶尼塞斯克督军雅科夫·赫利布诺夫的谏言下,俄国在卡恰河畔修筑了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城。

但是这座新城的建立并不代表俄国在这一地区的统治趋于稳固,相反,俄国人与吉尔吉斯人的矛盾终于演变成了战争。

1639年,罗曼诺夫王朝的开国沙皇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下令剿灭吉尔吉斯人的反抗,并从叶尼塞河流域的多个俄军要塞中抽调了870人,在莫斯科方面的支援下进攻吉尔吉斯人。

1641年,在图哈切夫斯基的带领下,这支俄军在吉尔吉斯地区与吉尔吉斯人、鞑靼人、准噶尔人的联军激战。结果,这支在沙皇谕令下组建的混杂部队,在勒拿河流域被游牧民族打得土崩瓦解。

多亏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城及时派来援军,图哈切夫斯基的远征军才避免全军覆没。不过之后一直到18世纪,俄国人都没有再染指吉尔吉斯人的草原。

放弃了对吉尔吉斯人的征服之后,俄国人转向继续东进。在征服了不愿顺从的通古斯人之后,俄国人打开了通往贝加尔湖的道路。同时,勒拿河以及勒拿河以东的辽阔土地袒露在了俄国人面前。

叶尼塞河与勒拿河

在勒拿河流域一代生活的布里亚什人率先进入了俄国探险队的视野。布里亚什人与鞑靼人和吉尔吉斯人一样都是游牧民族。之后随着俄国探险队的不断深入,雅库特人也进入了俄国人的视野。

俄国人在征服勒拿河流域时,显然吸取了在叶尼塞河的教训。他们不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对未知的地区和民族进行试探性的探险活动,同时在不过分刺激原住民的情况下,建立起了一些据点,以此作为征服的基础。

在将勒拿河流域的情况基本掌握清楚之后,俄国人停止了探险活动,正式开始了对勒拿河流域的征服。不过勒拿河距离俄国的中心区域实在太过遥远,因此俄军的规模并不大。并且在整个军事行动中,俄军的军事力量基本处于一种分散的状态。

当地土著军民——曾被通古斯人感叹为桀骜不驯的雅库特人,对这群来自西方的不速之客,进行了激烈的反抗。俄国人建立的勒拿斯克堡(后来的雅库茨克)一度遭到雅库特人的激烈围攻。

然而雅库特人缺乏有效的攻城武器,即使在冬天对俄军城堡进行长达两个月的围攻,也没有战胜这群来自欧洲的殖民者。甚至雅库特人在准备放火焚城前夕,就因长期围城而不断扩大的内部矛盾发生了内讧。最终,俄国人获得了胜利!

雅库特人

之后,俄国人花了大量时间来稳定所征服的地区。当时在东欧,俄国与波兰之间的关系再度紧张,这使俄国无法分出精力去维护自己新得的土地。而哥萨克人与当地居民之间的矛盾又直接导致了布塔利斯克暴动。

这次暴动最终在雅库茨克的援军帮助下被镇压,俄国人还对雅库特人进行了残酷的报复,但这并不能掩盖一个糟糕的事实,那就是俄国人在勒拿河现有的力量,难以维持对土著的控制。

1645年,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上台,在这位被称为“最安静的沙皇”统治时期,俄国进入了“黄金时期”。期间,波兰—立陶宛联邦由于哥萨克赫梅利尼茨基大起义陷入内乱,从此逐渐失去了与俄国对抗的力量。而俄国国内虽然依然有叛乱,但大体还能保持稳定。

这时的俄国人终于可以放心大胆地投入人力物力,进入已经占领的叶尼塞河和勒拿河流域,让这些土地为俄国带来更大的价值。

俄国在勒拿河地区的收益是相当可观的。自雅库茨克辖区建立之后,1641年,从当地运往莫斯科的貂皮装满了整整199袋,合计8000多张。到了1651年,上交的貂皮数量更是达到了14万张以上!

外加其他兽皮带来的收益,这一年勒拿河地区为俄国带来了巨大的收益。除了毛皮收益外,勒拿河地区的盐业和矿业也逐渐得到开发,不过这些产业一时还无法与庞大的兽皮产业相抗衡。

在西伯里亚征收毛皮

巨大的毛皮收益不仅壮大了俄国的实力,同时也为俄国继续东进带来了动力。俄国将在与其他欧洲国家作战时所捕获的俘虏纷纷运往亚洲。

虽然他们很多人可能并不乐意在这片冰冷的土地上为俄国君主效力,但是他们确实为俄国的远征军和探险队带来了一些欧洲的军事科技。

并且罗曼诺夫王朝对欧洲的知识,尤其是军事科技的积极学习,也给这些驻守在亚洲的军队提供了不断壮大的条件。他们继续向东前进,直到遇到了那些强大的东北亚国家。

虽然俄国在勒拿河地区收获颇丰,但是继续向东的道路却变得越加荒凉。俄国人通过北冰洋的海路和陆路发现了楚科奇半岛以及鄂霍次克海,但是所经地区大多都是荒凉的苔原冻土带。莫说寻找貂皮,就连连森林都变得愈加稀少。

在这期间,俄国远征军首先与尤卡吉尔人发生了冲突。尤卡吉尔人主要是以驯养驯鹿为生,也有定居的尤卡吉尔人依靠捕鱼和养狗为生。狗在他们的文化中相当重要,因为狗同时也是他们重要的交通工具。

尤卡吉尔人因为自然环境的约束,整体还处于一种极为原始的状态,因此俄国远征军并没有付出太多代价就征服了尤卡吉尔人。

虽然尤卡吉尔人生活的地区并不是令俄国人满意的貂皮产区,但是俄国人也并未因此而放松对尤卡吉尔人的勒索。面对俄国人的大胃口,尤卡吉尔人与俄国人冲突不断。

荒原地带

加之天花在这一地区的爆发,尤卡吉尔人人口锐减。甚至最后,俄国人也不得不放弃周围那些已经成了无人区的营地。

尤卡吉尔人微薄的油水显然不能让那些不远千里前来淘金的大商人满意,他们立刻资助哥萨克人继续向东前进。在对鄂霍次克海和北冰洋的探索中,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的可以生财的东西——海象牙。

然而沿着鄂霍次克海向东的道路远比之前艰险得多。俄国富豪阿列克谢·乌索夫就曾派人向东探险,但这支队伍最终被冰山阻挡无功而返。

1648年,不甘心失败的阿列克谢·乌索夫与瓦西里·费多托尔·古谢利尼科夫联手再次组织起了一支90多人的队伍。他们这次不仅准备充分,更是招揽到了赫赫有名的北冰洋探险家谢苗·杰日涅夫。

在谢苗·杰日涅夫的带领下,船队从北冰洋向东,绕过楚科奇半岛到达太平洋。然而这趟旅途并不顺利,恶劣的天气和海难随时会吞没海员的生命,还有些船只甚至被风浪一直吹到了美洲。更糟糕的是,陆地上的楚科奇人对幸存的海员也不会心怀同情。

最终,在历经磨难之后,谢苗·杰日涅夫一行人虽然完成了壮举,但是收获的海象牙数量实在无法令人满意。恶劣的环境和不相称的收益,使俄国人对继续东进变得兴趣索然。终于,他们下定决心要与南方的蒙古人较量一番。

艰难的北冰洋探险

俄国人与蒙古人最早的接触是通过贝加尔湖以西的蒙古人分支——布里亚特人。不过俄国人实际上对蒙古地区并不了解,相关的情报也大多来自通古斯人的传说。

因此,俄国人在一开始并没有把这些蒙古人的分支放在眼里,然而他们很快就因为自己的轻敌付出了代价。在被多次迎头痛击之后,叶尼塞斯克当局开始调集大量的哥萨克、俄国军队,用了20多年的时间,直到1652年才将布里亚特人彻底征服。

布里亚特人臣服之后,俄国人沿着贝加尔湖继续探索,并一路往东进入尼布楚地区。不过俄国人在贝加尔湖地区的粗暴统治引起了当地原住民的极大愤怒。

而大量战俘、捕猎商的加入,也让这支远征队伍的成分变得更加复杂,继而使军纪变得愈发不堪。他们不仅毫无节制地大肆掠夺当地百姓,甚至还一度热衷于人口买卖。

他通过暴力和拐卖,将大量布里亚特人服卖到叶尼塞斯克的商人和捕猎商手中,再通过他们将这些布里亚特人贩卖到俄国各地。

为了能够控制这些被抓获的布里亚特人,哥萨克人别出心裁地为他们进行了强制受洗,然后将他们关进了东正教修道院中。在俄国人的暴行之下,俄国人与布里亚特人的战争也在不断升级,甚至还引起了清廷和蒙古其他部族的关注与介入。

但是俄国人顶住压力,最终在17世纪末彻底控制了这一地区。然而俄国人所得到的,依然是一片荒凉的草原。不过占领了贝加尔湖地区的俄国人并不敢轻易南下。

这不仅仅是因为与布里亚特人的战争令他们焦头烂额,更是因为之前与吉尔吉斯人的战争使他们不敢轻易深入游牧民族的腹地。因此他们继续向东,开始了对阿穆尔河(黑龙江)流域的入侵。

雅克萨之战

1689年,俄国与清王朝爆发雅克萨之战,战败的俄国与清政府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俄国人的力量显然还不足以与依然强盛的东方帝国一战,因此他们只能止步于尼布楚地区。

与此同时,在楚科奇地区,俄国人与楚科奇人的战斗正在不断升级。俄国人对楚科奇人最重要的科雷马河地区垂涎已久,然而此地却是楚科奇人攸关生死的重要命脉。因此双方对这一地区的争夺成了战斗的重心。

楚科奇地区与西伯利亚地区森林密布不同,这里的貂皮产量少得可怜,但是生活在北冰洋沿岸的海象的象牙,却是不亚于貂皮的珍宝。

17世纪末,随着俄国人控制的楚科奇地区的海象数量急剧减少,加之与楚科奇人的战争陷入僵局,俄国在这一地区的势力开始逐渐收缩。但是到了18世纪,俄国与楚科奇人的矛盾再次升级。

这次俄国人的目标并不仅仅是楚科奇人猎场里的海象。彼得大帝时期,随着对堪察加半岛和阿拉斯加的探索,俄国不断将触手伸向这些地区。

尤其是在发现白令海峡之后,“北方航线”也同样对俄国人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然而不管俄国想要如何在东北亚继续发展,楚科奇人依旧如卡在喉咙里的尖刺,不拔不快。

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难缠的楚科奇人,俄国强化了毗邻楚科奇人的阿纳德尔斯克堡。这个差点被废除的据点,驻兵人数一下子增加到了300多人,该配置在俄国所占据的东北亚地区堪称豪华。

楚科奇战士

1701年,谢缅·切尔内舍夫斯基带领24名俄国士兵以及110名当地土著,远征楚科奇人。他们在阿纳德尔河河口摧毁了13座帐篷,并强迫当地的楚科奇人向沙皇缴纳实物税。

然而俄国人的要求立刻遭到了楚科奇人的反对,俄军随即对这些楚科奇人进行了屠杀。不愿意臣服的楚科奇人,甚至不惜以互相刺杀来避免落到俄国人手中。

随后,500多名楚科奇人与俄国人发生了激战,楚科奇人战败,死伤达300余人。之后,这支远征军又遇到了更大规模的楚科奇人围攻。俄军在被困5天后不得不脱身逃回阿纳德尔斯克堡。

总之,俄国在之后长达30年的时间里,虽然组织过多次远征,但是与楚科奇人的战争却依然处于一种僵局。

1730年,白令探险队成员舍斯塔科夫,在枢密院的授意下,率领150名俄国士兵在柏林河与楚科奇人激战。结果楚科奇人击溃俄军,并将舍斯塔科夫当场击毙,还缴获了大量的武器、旗帜作为战利品。

次年,沙皇派少校帕夫鲁次基带领215名俄国士兵和200多名土著,对楚科奇人进行报复性围剿。这支规模空前的俄军乘坐700多辆鹿拉雪橇,顺着阿纳德尔河而下,穿过别拉亚河和山谷冻土带,来到了楚科奇海沿岸。

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里,帕夫鲁次基扫荡了沿途遇到的一些楚科奇人的小型营地。之后,在楚科奇人称为“石中山”的地方,他们与数百名楚科奇人发生激战。

在俘虏150人,击杀450人,夺得大批驯鹿以及舍斯塔科夫的部分遗物之后,帕夫鲁次基获得了远征的第一个令人满意的战果。

训鹿

很快,帕夫鲁次基又与近千名楚科奇人发生激战。战斗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俄军杀死了300余名楚科奇人,并且缴获了近4万头驯鹿。

之后,第三次战斗爆发,俄军再次击败了其遭遇的500余名楚科奇人,杀死400余人。在经过了整整8个月的多次攻击后,这支远征军带着丰厚的战果,以及楚科奇人浓重的恨意满载而归。

虽然枢密院对帕夫鲁次基的成果颇为满意,然而这次报复性行动对俄国降伏这支民族来说,并没有什么帮助。之后,楚科奇人仍继续反抗俄国,甚至数次兵临阿纳德尔斯克堡城下。

帕夫鲁次基因为对楚科奇人的战果,被提拔为雅库茨克督军。1740年,俄国枢密院下旨,要求雅库茨克方面尽快解决楚科奇人问题。

到了1742年,枢密院更是下旨,要不惜一切手段彻底消灭不愿意臣服的楚科奇人,并对其斩草除根。同年,帕夫鲁次基被调到楚科奇地区作为解决楚科奇人问题的负责人。

帕夫鲁次基带领407人到达阿纳德尔斯克堡,同时他还网罗了200多名土著民以及大量的驯鹿群。帕夫鲁次基在准备好军队和粮草之后,开始对楚科奇人进行大规模扫荡。

1743—1746年,他针对楚科奇人进行了三次远征,结果除了在“石中山”击杀100多名楚科奇人、虏获4620只驯鹿以外,鲜有斩获。

战场场景

而庞大的部队在荒凉的北冰洋沿岸也意味着巨大的后勤压力,并且因为所带食物的限制,远征的距离有限,成效并不理想。

楚科奇人则集结起了军队准备对俄国人施以颜色。1747年,500多名楚科奇人对俄国人主动出击,他们驱逐了臣服于俄国的科里亚特人。

闻讯的帕夫鲁次基立刻率领96名哥萨克人和35名科里亚特人去追逐正在撤军的楚科奇人。或许他以为楚科奇人仍旧是惯例性地抢一波就跑,然而这次,他一头栽进了楚科奇人的陷阱。

帕夫鲁次基最终在奥尔格沃伊河与楚科奇人相遇,或者说楚科奇人早已在山冈上居高临下地等着他。帕夫鲁次基命令哥萨克人率先进攻,然而哥萨克人的进攻却很快被楚科奇人粉碎。

在楚科奇人的攻势下,俄军兵败如山倒,帕夫鲁次基被当场击毙。帕夫鲁次基的战死,预示了俄国人在征服上,仅仅依靠武力不会产生太大的效果。

而楚科奇人却在与俄国人的长期对抗中,使自身军事科技得到了迅速发展。他们学会了制造铁器,并且通过缴获俄国人的装备获得了火器,更掌握了其使用方法。

沙俄向东扩张示意图

在又进行了几次远征之后,俄国人终于决定与楚科奇人进行一种“和平”的相处方式。俄国人主动与楚科奇人进行谈判,并不再要求武力迫使楚科奇人向沙皇缴纳实物税。至此,俄国人与楚科奇人长达一个世纪的战争才宣告结束。

到了18世纪末期,俄国人最终通过相对平和的方式实现了对楚科奇人名义上的统治。不过俄国人的扩张依然没有结束,他们跨过大海,向着南方和美洲继续扩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叶尼塞河   吉尔吉斯   沙俄   吉尔   哥萨克人   俄国   俄军   貂皮   俄国人   荒原   奇人   地区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