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仁宗并不多,但西辽仁宗耶律夷列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头条创作挑战赛#

(西辽王朝)

在新疆和中亚地区,曾经有一个空前强大的王朝,名字叫做西辽。

西辽的开国皇帝,是耶律大石。

这个耶律大石,是辽朝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

辽朝被金朝灭亡之后,作为辽朝宗室的耶律大石趁机出逃,向西而去,一走就是好几千里,一直干到了可敦城。

可敦城,又叫做镇州,位置在今天的蒙古鄂尔浑河上游。

这个地方,在辽朝未亡时,曾经是辽朝的属地。

位置虽然偏远,但辽朝历代帝王却都十分重视,一直有精兵驻防。

所以,当耶律大石抵达可敦城时,可敦城里不仅有两万精兵供他指挥,他还获得了一份意外之喜,那就是,可敦城畜牧业十分发达,此处竟然畜养了良马数十万匹。

发了,这实在是发了。

山穷水尽没有路,直呼哇塞又一村。

于是,耶律大石在可敦城大力发展自己的势力,组成了一支实力强劲的队伍,开始继续向西前进。

首先,他来到了新疆的叶密立,在这里,他建立了西辽王朝,成为了西辽的开国皇帝,然而耶律大石志不在此,他没有享受安逸的生活,而是继续前进,马不停蹄的奔着中亚地区而去。

当时的中亚霸主,是一个叫做塞尔柱的王朝。

(塞尔柱突厥人)

作为一个由突厥人建立的政权,塞尔柱王朝极盛时,疆域广大,属国众多,是妥妥的中亚扛把子。

对于突然到访的耶律大石,塞尔柱王朝很显然十分诧异,百年以来,中亚人从来没有见过这种身穿奇装异服的人到访,所以他们表现的十分抗拒。

耶律大石的打扮,想当年那是很有特色的。

顶着髡发,袖子很窄,衣服很短,踏着马靴,佩蹀躞带。

在塞尔柱王朝的眼里,这是妥妥的异教徒打扮。

所以为了抵抗异教徒的入侵,塞尔柱王朝果断决定,要发动圣战。

因此,面对耶律大石的两万精兵,塞尔柱王朝联合周边属国,纠集了兵力五倍于耶律大石的联军,打算把耶律大石撵走。

然而,他们低估了这个突然到访的年轻人的力量。

辽朝被金朝灭亡时,耶律大石心有不甘,所以拼命逃亡,在危机关头建立了北辽,艰难存活,还要抵抗北宋和金朝的两面夹击。

后来为了追随辽朝末帝耶律延禧,耶律大石更是豁出命去想要拯救契丹人于危难之间。

然而,一意孤行的耶律延禧急于和女真人决一死战的行为无异于是自寻死路,耶律大石万般无奈,又踏上了流亡的道路。

在中原大地上如无头苍蝇,如丧家之犬一样逃亡,在茫茫大漠,在风沙苦寒之地如乞丐一样游荡,耶律大石经历了太多,也背负了太多,身后,是故乡,是回不去的故乡。

(茫茫大漠)

所以,耶律大石没有退路,他只能前进。

两万打十万虽然很吃力,但从古至今的经验都在告诉我们,决定一场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往往并不在于人数的多少,而在于,指挥这场战争的人。

塞尔柱王朝的指挥官,名字叫做艾哈迈德·桑贾尔。

而桑贾尔的指挥战术,是分兵。

他把十万兵力均匀的分成了若干小队,然后让这些小队各自行动,想要从四面八方把耶律大围而歼之。

而耶律大石则采用了相反的战术,他把两万兵力收拢成一队,本着“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方针,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第一要务,很快把塞尔柱联军打了个一蹶不振。

最终,耶律大石以少胜多,大获全胜,塞尔柱王朝就此退出历史舞台,西辽王朝成为中亚当家人。

乾坤已定,耶律大石大手一挥,把都城建立在了虎思斡耳朵,这个城市,在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基境内。

这个时候的西辽,可以说是相当强大。

东到瓜州,东南到沙洲,东北至鄂尔浑河,西至咸海与花剌子模,领土甚至包括了今天的阿尔泰山,塔尔巴哈台,巴尔喀什湖,伊犁河与斜米列契。

大,那实在不是一般的大。

(耶律大石 形象)

当年那个大辽的逃兵,风尘仆仆从东方而来,到如今,终于成就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他用眼睛看得到的地方和看不到的地方,都成为了自己的领土。

只是可惜,心心念念的故乡,耶律大石到死也没能回去。

越走越远,越走越寥阔,但他的心,永远停留在了最初的地方。

康国十年,公元1143年,耶律大石病逝,把皇位留给了自己的儿子,耶律夷列。

先帝死新帝立,这很合理,然而西辽此时要面临的问题是,耶律夷列在当时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小朋友,年纪实在是太小,上炕都有点费劲,谈何治国?

所以,老皇帝遗诏,由自己妻子萧塔不烟临朝称治,辅佐小皇帝。

契丹历史上,也曾经有一位萧太后,也就是萧绰,那是多年前的事情了。

当年圣宗耶律隆绪年幼,萧绰摄政二十七年,大败宋军,御戎澶渊,缔造了辽王朝最为强盛的一段时光。

昔年萧太后是一代贤后,今日西辽之萧太后,那也不是吃干饭的。

比如,耶律大石病逝的消息传回中原,金朝熙宗完颜亶认为有机可乘,立刻派出使者到西辽去劝降,希望西辽可以识时务者为俊杰,归顺金朝。

金朝的使者到了西辽,颐指气使,十分蛮横,一副天朝上邦的面孔,根本不拿西辽当人看,萧太后相当生气,当时可就上老火了,立刻派人抓住金朝来使,将其处死。

(萧塔不烟 形象)

这个时候的西辽,如果不是离中原太远,把金朝按在地上猛捶,那还不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又比如,在西辽的疆域阿尔泰山西部,有一个叫做葛逻禄的小部落,时常劫掠四邻,动不动还搞骚乱,萧太后手段强硬,派兵征讨,却不大肆杀戮,而是掳走了他们武器,使他们无力反抗,只好老老实实的在山脚下耕种务农。

萧太后兢兢业业的替亡夫守护着西辽这片土地,七年之后,耶律夷列长大成人,萧太后这才退居幕后,把儿子送上了皇位。

耶律夷列登基伊始,在西辽境内进行了一次全国性的人口普查,这个全国数据,史书无载,但光是首都虎思斡耳朵内畿18岁以上成年男子的人口,就有足足84500户。

强国,这是妥妥的强国。

在这种强盛国力的加持下,西辽成为了中亚地区独一无二的宗主国。

西辽之强盛,和这个王朝的制度,也有很大的关系。

西辽虽然继承了塞尔柱王朝的基础,但却并未因此被同化,而是作为中原辽朝的延续而继续存在。

那么辽朝的固有制度是什么呢?是分治制度,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南北面官制度”。

(契丹人)

辽朝讲究汉人和契丹人分治,疆土以北治契丹,疆土以南治汉人,属于拥有两套截然不同的制度。

金庸老师的小说《天龙八部》的主人公之一乔峰,在书中就曾经担任过辽朝的南院大王,也就是辽朝以南的高级管理者。

西辽在中亚不仅继承了这种制度,还玩出了花,搞出了创新。

我们要知道,除了以虎思斡耳朵为中心的直属领地之外,西辽是拥有很多附属国的。

即为附属国,那就完全有必要让他们彻底臣服,然而事实上,西辽其实并未太过限制这些附属国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反而让他们保留原本的制度,甚至在这些附属国也完全不驻扎军队,可以说是相当自由。

并且,虽然西辽不在各属国驻扎军队,但如果各属国有难,西辽则无条件提供帮助,从都城派出军队前去支援,帮助镇压起义和叛乱,如果属国之间有冲突,西辽这个大哥也会帮忙调停。

比如,西辽的属国,西喀喇汗国大汗伊卜拉欣三世和刚才我们提到的葛逻禄部落的将领艾亚尔伯克发生冲突,就是西辽从中调停,这才避免了更大的战事。

西辽的皇帝们甚至不需要这些属国来请安,而是专门制作了很多块银牌,然后把这些银牌分发给属国,意思是:

谁有银牌,谁就是我的好兄弟。

(耶律夷列 形象)

耶律夷列即位,是在公元1143年,皇帝驾崩,是在公元1155年,在位十三年,不能算长,也不能算短,但这却是西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一段时期。

别的不说,通过耶律夷列的庙号“仁”,也能看得出来,当时西辽的发展是很不错的。

蓄义丰功曰仁,慈民爱物曰仁,克己复礼曰仁,贵贤亲亲曰仁。

历史上以“仁”为庙号的帝王屈指可数,所以尽管耶律夷列在史书上没有多少记载,我们也可以得知,他应该是一位优秀的帝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在中西亚的土地上,西辽王朝就以这样一种奇异的姿态绽发出了瑰丽的光芒。

当年在巴林左旗一箭定上京的耶律阿保机或许未曾想过,百年过后,他的子孙会将契丹人的王旗,挂到如此遥远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西辽   中亚地区   契丹   中亚   附属国   王朝   属国   中原   太后   金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