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鲁荒王生活轨迹,欣赏让我们为之感叹的精美文物,领略国宝风采

在距今六百多年前的邹鲁之地,曾生活过一位年轻的鲁王,他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十子朱檀,明洪武三年(1370年)出生,两月后即被封为鲁王,十五岁就藩兖州,此后兖州即升州为府,辖四州二十三县。朱檀自幼好诗书礼仪,礼贤下士,博学多识,颇得朱元璋喜爱,十九岁服丹药毒发而亡,谥号 “荒”。

鲁荒王陵位于现山东省邹城与曲阜市交界的九龙山南麓。1970年至1971年,山东省博物馆主持对陵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墓葬里出土了冕弁服饰、家具漆器、文房珍宝、琴棋书画、木俑仪仗等许多珍贵文物,对于研究明初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实物资料,也反映了那个时期高超的工艺制作水平,是我们历史文化宝库中的一批珍贵财富。

……………………

九旒冕

鲁王朱檀的这件亲王九旒冕,是目前我国唯一存世的明初冕冠实物,填补了历史文物的空缺,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是山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九旒冕


九旒冕


九旒冕


九缝皮弁

皮弁是中国最古老的朝冠之一,最初是天子贵族的礼帽,形制如两手相合状。古时采用白鹿皮制成,制作时先将鹿皮分割成数瓣,呈瓜棱形,然后用针线缝合。拼缝之间凸出部分缀以五彩玉饰,名“琪”。琪的数量和颜色是区别身份的主要标志。到了明初,皮弁为细竹丝编织而成,外覆乌纱,上缀玉琪,并贯金簪。皮弁在中国古代也分等级,一般在巡牲、朝贺、诸侯上朝时穿用。天子十二缝,每缝缀五彩玉饰十二颗;太子、亲王九缝,每缝级五彩玉饰九颗。

这件鲁王朱檀的九缝皮弁是目前现存唯一的明初亲王的皮弁实物,是研究古代皇家冠服制度的珍贵文物。


九缝皮弁


九缝皮弁


乌纱折上巾

形制相同,前低后高,折翅向上竖于帽后,质料有别,分别为硬挺的乌纱胎和细竹丝编成的六边形网格状胎。

乌纱折上巾是古人的一种冠饰,属乌纱帽的一种,因左右有两翅向上折于帽后而得名,俗称“幞头”。由于头巾折角向上系结于顶,所以又名“折上巾”。

乌纱折上巾为明代皇帝、太子、亲王和朝廷官吏的常服冠。鲁王朱檀的这两件乌纱折上巾是保存下来较完整的明初常服冠,是冠帽的见证,因而非常珍贵。


乌纱折上巾


乌纱折上巾


妆金四团龙纹缎袍

圆领,右衽,窄袖,直身。纹饰采用织金工艺,在前后胸及双肩各织四团纹样相同的 “龙戏火球”图案,升龙龙姿矫健,双目圆睁,须发上扬,龙爪刚健有力,于流云中戏火球。四团龙纹应是四团 “龙补”,所以此袍也可称团龙补服,属于常服袍,是迄今为止在全国范围内发现的保存较完整的明初亲王等级的常服袍。


妆金四团龙纹缎袍


妆金四团龙纹缎袍


妆金柿蒂窠盘龙纹通袖龙襴缎辫线袍

交领,窄袖,石衽,上衣下裳式,在下裳连接处有细缝折裥。袍服的前后及两肩织由多个云头纹饰组成的柿蒂窠,柿蒂窠内前胸、后背和两肩两两相对织盘龙戏珠纹;两袖各织有云龙八吉祥纹袖斓一道,左袖为花、盖、轮、盘长,右袖为螺、鱼、伞、罐。在上衣围绕腰腹部有三组九周平行的辫线。下裳前后各有膝斓一道,织有与袖上同样的纹饰。纹饰皆采用织金工艺。

中国丝织品中的加金工艺大约始于战国时期,织金真正流行是从辽、 金开始。明初鲁王朱檀龙袍织金图案中的金线采用的是捻金工艺制成,先将金子锤打成薄薄的金箔,然后裁成条,以丝线为芯,将金箔缠绕其上,再用这种金缕丝线作为织物纹饰的纬线织出图案。这种锤打的金箔极薄,只有2.4—5.8微米,采用捻金法织出的织物纹饰图案光灿熠熠,牢固耐用,不易脱落。


妆金柿蒂窠盘龙纹通袖龙襴缎辫线袍


妆金柿蒂窠盘龙纹通袖龙襴缎辫线袍


织“龟龄鹤算”黄绫带

织有楷书“龟龄鹤算”四字,两端对称织明暗相间的条带紋与云头紋。

古代的袍服腰身肥大,于是人们就习惯于在腰间系条带子,称为袍带,又名绅。古代士大夫系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一般都很长,余下的部分垂在腰下作为装饰,就叫做绅。因此,“绅”就成了官员或做过官的人的代称。


织“龟龄鹤算”黄绫带


黄缎地平绣花卉孔雀纹夹被残片

素缎面上起平绣团形折枝四季杂花,纹饰上下交错排列。其中有两团山茶开光中绣有孔雀,一只展翅腾飞,一只收翅落地。


黄缎地平绣花卉孔雀纹夹被残片


黄缎地平绣花卉孔雀纹夹被残片


黄缎地平绣花卉孔雀纹夹被残片


镶宝石金带饰

带饰为如意云形,托体金质,镂空串枝花卉。花卉表面镶嵌各种宝石33颗:如意云托正中镶联大蓝宝石1颗,四周分嵌大珍珠4颗,小珍珠4颗,红宝石12颗,猫眼石2颗,祖母绿1颗,绿松石6颗,小蓝宝石2颗,缟纹玛瑙1颗,共计33颗。带饰看上去绚丽多彩,雍容华贵,在一枚带饰上镶嵌如此多的珍贵宝石,是极其罕见的。


镶宝石金带饰


金镶灵芝纹白玉带

玉带由金镶透雕灵芝纹白玉板组成,共计二十枚。前面正中的委角方形玉板与左右组成三台,两侧各排三块长方形小排方,依次为条形穿带环和带尾玉板,后面是七块长方形玉板排方。玉板雕刻精美,“金镶玉〞工艺精湛。


金镶灵芝纹白玉带


金玉带

前身正中为一大二小三台,左右各为三圆桃和条形穿带环,双尾左右各一,后为七块。带尾玉板钉缀带穿带环的金片,金片銴刻水波纹,其一穿带环上刻有“金子三两重”五字,玉板玉质洁白莹润。

明朝开国之初规定根据官员品级的不同分别用玉、金、银等不同材料装饰革代,分别称之为玉带、金带、银带等等,其中以玉带最为尊贵,一品以上官员才能使用,是系于官袍外面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


金玉带


白玉圭 墨玉圭

上端突起成钝角形,边缘折角平直,表面磨制光亮,玉质莹润。

玉圭最早源于新石器时代,真正标准的尖首平底长方扁平状玉圭始见于商代,盛行于春秋战国。玉圭作为重要的礼器,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是礼仪场合不可缺少的。在《明史•舆服志》中玉圭列为皇帝、太子、亲王和郡王冕冠服中的礼器之一


白玉圭 墨玉圭


描金云龙纹白玉佩

描金云龙纹白玉佩由玉珩、玉花、玉瑀、玉琚、玉璜、玉冲牙、玉滴组成,玉饰件表面浅刻云龙纹,描金。

在明代,亲王冕服与太子同。玉佩一般成对挂在革带两侧,只要脚步移动,沖牙、二滴与璜即会相撞,从而发出声响。按照中国古代的礼仪,正常的声音当缓急有度,轻重得当,如果节奏杂乱,则被认为失礼。


描金云龙纹白玉佩


青白釉云龙纹盖罐

盖罐腹部鉓双龙纹,双龙在云中昂首遨游追逐,肩部与底部饰一周卷草纹。盖呈倒荷叶形,叶脉清晰,顶饰宝珠钮。


青白釉云龙纹盖罐


青白釉云龙纹梅瓶

梅瓶腹部饰云龙纹,瑞龙昂首在祥云间畅游,颈、肩及底部饰一周卷草纹。


青白釉云龙纹梅瓶


戗金云龙纹朱漆木箱

箱体盝顶盖,内分三层,上部为一朱漆木盒,上扣蠡顶箱盖。盒下有一层隔板,隔板下为可从左侧拉出的抽屉,上安描金铁环拉手。箱前面安铺首,上挂错金云龙纹铁锁。左右两侧和后面分别安有错金云纹铁罗锅把手和错金铁环。木箱通体髹朱漆,箱体四面和盖顶中部饰戗金团形云龙纹,龙体矫健,龙长喙利瓜,细鳞卷尾,在祥云间升腾。戗金云龙纹朱漆木箱的上层存放着九旒冕和九缝皮弁。

戗金漆器,流行于宋代,戗金技术经常使用在皇家器物上,象征着皇家的威严与地位。元末明初把漆器戗金工艺推向了高潮,戗金技艺己极为成熟,但流传下来的却极少。鲁王朱檀的戗金云龙纹朱漆木箱,戗金纹饰遒劲有力,金色光灿夺目,代表了元、明之际戗金漆器的高超水平,堪称为国宝级文物,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戗金云龙纹朱漆木箱


戗金云龙纹朱漆木箱


戗金团形云龙纹


石面心朱漆木长方桌

通体朱漆,桌子迎背两面安有牙条,桌面伸出腿足之外的部分安有透雕如意云头状的牙头,两端透雕如意云纹牙花,罗锅枨高高拱起贴近牙条,两端雕刻成卷叶状,侧面各有横枨两根。桌面平镶花石面心,四周设有拦水线。


石面心朱漆木长方桌


弯腿带托泥翘头供案

朱檀墓出士的这件供案,就其尺寸而言,是实用的供案。它的造法是案面两端装有高大的翘头,这件供案代表了明初的供案形式,造型由来已久,遵义皇坟嘴宋墓浮雕上刻的供案基本上已具备了此种形式。


弯腿带托泥翘头供案


家具、生活用具模型

这些模型小巧玲珑,造型比例协调,是明初家具、生活用具的真实微缩,对研究我国家具发展史,特别是早期明式家具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这些生活用具的模型既是鲁王朱檀生活用品的微观写照,也是为了满足他长生不老,逝后永享人间富贵的祈望。


家具、生活用具模型


家具、生活用具模型


家具、生活用具模型


水晶鹿镇纸

水晶圆雕,质地晶莹剔透。这件水晶文房用具雕刻技法娴熟,生动自然,造型栩栩如生。


水晶鹿镇纸


白玉杯

白玉杯


“天风海涛琴”

古琴被文人雅士列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文人们借此抒发感情,寄托理想,成为中华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征。由于年代的久远,全国范围内保存的古琴非常有限。

“天风海涛”琴的出世曾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因为雷威的蛇跗琴在宋、明两代已是传世珍品,宋人陆游有诗赞曰:“古琴蛇跗评无价,鱼肠宝剑託有灵”,所以这张“天风海涛”琴弥足珍贵,是极难得的珍品。



据明史载:“魯荒王檀,⋯好文礼士,善诗歐…”。所以,书籍一直陪伴着他。这些诗书古籍均为珍贵的元刻版善本书,在墓中时曾遭水漫泡,出士时已粘结成块,后经故宫博物院修补装裱后,保存至今,类计六种,分别是:《黄氏补千家注纪年杜工部诗史》、《少微家塾点校附音通监节要》、 《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 《四书集注》、《朱子订定蔡氏集传》和《增入音注括例始末胡文定公春秋传》。除《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外,其余未见著录,皆为孤本。2008年这六种古籍全部入选第一批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堪称为图书典籍中的珍品。


《黄氏补千家注纪年杜工部诗史》


《黄氏补千家注纪年杜工部诗史》


《四书集注》

《四书集注)


宋秋葵蛱蝶图卷

元代有一位在我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女收家,她就是元仁宗的姐姐元鲁国大长公主,画上方钤有“皇姊图书” 朱印。这幅画曾历经元明皇室收藏,具有极其显赫的身价地位。


宋秋葵蛱蝶图卷


宋秋葵蛱蝶图卷


仪仗俑群

仪仗俑群共计木俑397个。文俑身着圆领曳地长袍,腰束带,足蹬黑靴,武俑则内者长袍至脚面,外穿铠甲,他们的身份、动作、持物各不相同,有捧剑、执戟、矛、金瓜、斧钺、响节、伞、扇、灯笼、捧笏、肩仗的仪仗俑,也有吹笛、角、笙、佩长鼓、持鼓槌,击拍板的乐俑,还有穿甲戴盔执戟的武士俑、拱手而立的官吏俑以及身材魁梧的侍卫俑。木俑的脸部特征雕刻的细腻生动,各个眉目清晰,鼻梁高挺,表情丰富,千变万化。有的低眉垂目,神态谦恭;有的面含微笑,神态安详;有的气宇轩昂,趾高气扬。千人千面,反映出不同人的不同心态。木马俑体态健硕,施红、黑、白三彩,象辂车体高大,造型完整。整个木俑群阵容排列整齐,气势磅礴、威严壮观。眼前仿佛能看到鲁王朱檀端坐在华美的路车中,伴随着豪华的仪仗出行的情景。

车马仪仗,又称卤簿,在《明史》志•仪卫中对皇帝、皇后、太子、亲王、嫔妃及郡王、郡主等的出行仪仗都列出了具体的规定,显示了严格的地位等级制度。鲁王朱檀是明代第一个去世的亲王,亲王的陵墓建制和诸多礼制为朝廷首次制定,加上朱元璋对朱檀的喜爱,在他逝后特制了这一套阵容庞大的亲王卤簿随葬,至今在明代亲王陵墓中,还未发现有如此规格的仪仗木俑群。


仪仗俑群


仪仗俑群


仪仗俑群


仪仗俑群


仪仗俑群


仪仗俑


仪仗俑


木翣

在作为仪仗用途时,多用于帝王和高官出行的仪仗中,用以障尘蔽日,象征主人的权威,显示其威风。


木翣


“洪武通宝” 金币

方孔圜钱,纯金制成,共计19枚。正面手工錾刻楷书 “洪武通宝”,“宝”皆用简化字,每枚金币上的文字略有差异。

出土时19枚金币压在朱檀身下,这个数字隐了朱檀十九岁短暂的一生,让人惋惜。


“洪武通宝” 金币


日常用小金饰

鲁王朱檀墓出土了一些小金器,有生活用品,牙签、耳勺,也有袍服上的小饰件,金环、金扣、金花等。金器看似微小,但玲珑精致,小巧可爱。


金如意钩、金簪、金环等


菊花纹金扣


明代鲁王,自朱檀开始,共延续十代,崇祯十五年,清军入关,攻陷兖州城,第十代鲁王自缢……

沿着鲁荒王朱檀王府生活的轨迹,我们走进历史,穿越时空,领略鲁王之宝的魅力风采。

春去秋来,时光如梭,宝物风采依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0

标签:织金   供案   夹被   云龙   朱漆   乌纱   纹饰   仪仗   木箱   亲王   国宝   文物   轨迹   精美   风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