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岭高坡:贵州建省155年,为何贵阳迟迟没有建府?(五)

上期,笔者写了苗岭高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悼洞仪式”和苗族特有的“洞葬”习俗。

本期,笔者写写东苗之战后,朝廷势力成功开辟苗疆生界以及贵阳建府的故事......

一、贵阳建府

01.南和侯方瑛

方瑛生于明成祖永乐十四年(1416),其父为方政。

方政随朱棣靖难军南下,对朱棣称帝有从龙之功,后又参加平定交趾之战。方政英勇善战,为一代良将。

明英宗正统初年(1436),麓川政权(元明时期由今云南彝族人建立的地方政权)首领思任法不服朝廷管制,吞并其他土司势力,扩张领土,英宗命方政和云南总兵黔国公沐晟(沐英次子)共同讨伐,年方20岁的方瑛随父出征。

正统四年正月,方政率军与思任法大战于上江,思任法摆好象阵,方政率军策马冲击象阵,战死,赠威远伯,谥忠毅。

方政的战死给了方瑛巨大的刺激,发誓为父报仇。

某种程度上,方政战死是后来方瑛冷酷无情的战争风格的直接原因,也淋漓尽致的体现在镇压贵州“东苗起义”上。

随后十多年,方瑛参加了对麓川的征讨,身先士卒,杀敌无数。

正统十三年(1448),经过四次大规模的征讨,明廷终于将麓川彻底击败,思任法逃往缅甸,被缅甸王扣押献给明廷,思任法欲绝食而死,但终被明廷所杀;而方瑛因为战功,留镇云南。

“土木堡之变”后,英宗朱祁镇被俘,代宗朱祁钰上位,随即西南苗民生变。

随后七年,方瑛先后平叛了香炉山(今黔东南)、草塘(时属四川)、沅州(今湘西芷江、黔阳、麻阳一带)苗民叛乱。

英宗朱祁镇成功复辟后,任方瑛为贵州总兵,封南和侯。

明天顺元年(1457),贵州东苗起义;天顺二年,方瑛率四川、云南、湖广、贵州四省兵力及水东、水西、播州等土司全力进剿。

方瑛依仗优势兵力,步步为营,仅仅一年,就扫平东苗近千苗寨,俘虏了东苗首领干把珠(笔者注:相关事迹可参阅本系列《苗岭高坡:东苗首领干把珠起义的历史故事(三)》)。

天顺四年(1460),此时距“东苗之战”结束不过一年,方瑛在贵阳去世(死因不详),年仅45岁。英宗闻讯后,悲伤不已,辍朝一日,赐葬祭,谥忠襄。

方瑛一生攻破近两千苗寨,俘斩四万余人,一将功成万骨枯!对于朝廷来讲,方瑛为一代良将,战功赫赫,是平定苗乱最大功勋之将;但对于苗民来讲,却是数万苗民家破人亡的悲惨历史!

02.贵阳建府

贵州都司、布政司驻点贵阳,苗岭高坡的“苗疆生界”始终是贵阳城的心腹大患。东苗之战后,苗岭高坡及周边近千个苗寨全部被攻破,朝廷终于扫清了贵阳城周边的潜在威胁,成功开辟了苗岭高坡这块苗疆生界。

明成化十年(1474),在东苗之战十五年后,明廷在原东苗之地设置程番府(治所在今惠水县),隶属贵州布政司,范围包括今贵阳、开阳、修文、息烽、惠水、长顺、贵定、龙里、罗甸等市县。

明隆庆二年(1568),程番府治所由惠水县迁往贵州宣慰司城(即今贵阳),次年改为“贵阳府”,这是贵阳作为正式行政名称的开始。

从永乐十一年(1413)贵州建省,到明隆庆二年(1568)建程番府(次年迁治贵阳),已经过了整整155年。其间贵阳城虽为贵州宣慰司、布政司、都司省一级机构驻地,却无府县一级行政设置,确实是非常怪异。

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贵阳处于“东苗”的重重包围之中,同时朝廷又非常仰仗水东宋氏土司的势力了。

直到朝廷势力越来越强大,最终通过“东苗之战”,成功开辟苗岭高坡苗疆生界;而水东宋氏土司也比较识趣,早已将衙署从贵阳内城迁至洪边寨(今贵阳乌当区新添寨),贵阳建府的条件已经完全具备,最终建府!

笔者按:今“贵阳”在宋朝时称作“贵州”;元朝时改称“顺元”(就是顺从元朝的意思);贵州建省后,“贵州”既是省名,也是省会名。但“贵阳”作为地名,起码可追溯至明洪武时期(《明实录·洪武实录:“延安候唐胜宗驻黄平,都督张铨、王诚、孙彦驻贵阳”》),但正式作为行政名称,却是贵阳府设立时;后来,“贵阳”和“贵州”两个名称并行不悖,常常混用,比如直到明末,徐霞客在游记中还把贵阳称作贵州。

二、中曹蛮夷长官司

明洪武初期,南京应天府人谢宝石随沐英征讨贵阳,因功授中曹蛮夷长官司正长官,世袭承续,府衙在今花溪中曹司大寨组,这就是现“中曹司”得名的原因了。

作为一个小土司,中曹蛮夷长官司受水东宋氏土司节制。

“东苗之战”时,水东宋氏土司积极参与朝廷平叛(可以乘机扩大自己的势力),而中曹司也是积极应征参与平叛。

战后,中曹司因功扩大管辖范围,由原来中曹司一带扩展至黔陶乡、高坡乡一带,苗岭高坡由苗疆生界进入了土司时代。

笔者按:朝廷开辟生界的一般过程为:第一步,设置卫所(呈点线状展开);第二步,土司进入(以卫所为据点按面状扩展,卫所既是土司的依仗,同时也制约土司,双方关系比较微妙);第三步,改土归流(土司的使命结束)。

明天启元年(1621),此时距离“东苗之战”已经122年,四川、贵州爆发了“奢安之乱”,水东宋氏土司参与叛乱,中曹司衙署毁于战火。

清顺治十五年(1658),清廷势力进入贵州,中曹司归附清廷,清廷准许以原官承续;康熙初年,鉴于中曹司衙署已毁,为便于管理苗岭高坡,朝廷安排谢氏在黔陶乡半坡村重建中曹司衙署。

因此,承袭土司职位的谢氏土司长房迁往半坡村,而二房、三房则留在了中曹司大寨组。

黔陶乡处于青岩镇和高坡乡之间,而半坡村又处于黔陶乡与高坡乡之间半山腰上,进可攻退可守,清廷的选址还是很有眼光。

我和朋友开车直往半坡村,到半坡后,山际缕缕云雾缓缓升腾,犹如仙境。

进入村寨后向村民打听,很容易就找到了中曹司衙署遗址。

中曹司衙署遗址:文保碑

进入衙署遗址,可以看出是一个很大的合院结构,面阔5间的两层大楼和精美的窗雕揭示了它曾经的繁华,房屋的地基、院落的石板和大楼的柱础保存完好,遗憾的是,大楼已经破败,也许不远的将来,木楼就会坍塌了。

中曹司衙署遗址:衙署大楼

中曹司衙署遗址:台阶、柱础

走出衙署遗址,遇到了两个老人,老人姓谢,就是中曹司土司后人,于是我们攀谈起来,聊了很多中曹司土司的历史。

中曹司衙署遗址:谢氏土司后人

我告诉老人,我也姓谢,祖籍为江西吉安府,大约明末清初迁往湖南麻阳县,然后迁到贵州铜仁市。

老人很高兴的说:我们祖籍也是江西吉安府。原来谢姓土司先从江西吉安府迁往南京应天府,再随沐英进入的贵州。

我们的距离一下子又拉进了许多,于是谈起“字辈”,我说我是“光”字辈,老人说:那你辈分高得很啊!于是我们双方都背出各自的字辈,最后发现其实只有一个“光”字辈是相同的。

我问老人:长房迁往半坡后,大约有多少人了,与中曹司大寨相比如何?

老人说:半坡feng水不好,长房到现在也不过十几户人家100人不到,不像中曹司大寨二房和三房,都已经四五百人了!老人说完,颇有遗憾之意。

老人告诉我们,衙署遗址周围的几栋旧木房,以前都是衙署的一部分,如马房之类的,解放后被分配给了贫下中农。

中曹司衙署遗址:曾经的附属建筑

老人告诉我们,衙署大门前的那颗古柏树历史最古老,基本与半坡衙署遗址同龄了。

果然是一棵坚挺峻拔的古树,犹如一位将军,永远守护着中曹司衙署!

中曹司衙署遗址:古柏树

我和朋友对古树赞不绝口,老人告诉我们,村中还有一颗古银杏树,并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老人再三留我们到家里去喝茶,我想着当天还要去高坡乡另几个遗址,就婉拒了,其实是应该去老人家坐坐的,毕竟500年前是一家!

我和朋友找到了那棵古银杏树,银杏树大到要数人合围,看来是谢氏长房迁至半坡时就栽下了。

中曹司衙署遗址:古银杏树

笔者注:明时江南客民随军迁徙至贵州,喜欢在居住地栽银杏树,寄托对家乡的思念,最著名的当属盘州市妥乐村了。

遗憾的是,我们来时是冬天,没有欣赏到古银杏树春天的茂盛绿叶或者深秋的金黄落叶。

树上的鸟窝形单影吊,加上光秃秃的枝丫,给人一种悲凉之感,倒是契合苗岭高坡悲壮的历史往事!

三、绕扰营盘

清朝初期,清廷在半坡村设立中曹司衙署后,又在高坡乡绕扰村建立军事营盘。

绕扰村离曾经的东苗终极之战发生地石门村很近,清廷在半坡村设中曹司衙署,在绕扰村建立军事营盘,苗岭高坡被彻底的掌握在朝廷的手里!

绕扰村原名“攘扰寨”,布依语称“盘拿”,“盘”意为“村寨”之意,“拿”为衙门之意,即绕扰村为衙门所在的村寨。

此处的“衙门”,自然是指清廷在此设置的军事机构了。

绕扰村寨周边宽阔的平地被开垦为梯田,驻军的粮食完全能够满足;为加强军事防御,官兵又在村边一座山上修建了军事营盘。

绕扰营盘:村边梯田

绕扰营盘:上山指示牌

绕扰村营盘不大,周长约1000米,墙高5-8米,厚0.67米,平面呈椭圆形。开有两门,北门门额“永靖”,南门门额“矢忠”,从门额名称来看,应该是军事营盘无疑了。

绕扰营盘:高大城墙

绕扰营盘:北门“永靖”

绕扰营盘:南门“矢忠”

城墙上射击垛口完整,看来是后来热兵器广泛运用后又重新修葺过,笔者估计是清咸同大起义时修葺的,因为那时遍布贵州的起义烽火也波及了苗岭高坡,高坡苗族又一次迎来腥风血雨!这是后话,笔者后续再写。

绕扰营盘:射击口

营盘顶上是一块高山平台,可对周围一览无遗,作为军事指挥台是再好不过了。一棵“迎客松”上挂有红布,不知是不是当地人的某种信仰。

绕扰营盘:迎客松

朋友说:夏天可以和朋友来这儿露营,冷食那种。我说:也可以一个人来,就在这儿静坐冥思。

我们站在山顶,四周苍野茫茫,静谧的村庄,平缓的梯田,人们安居乐业,之前在半坡土司遗址感受到的悲凉,此刻已被安静祥和完全代替!

《苗岭高坡》系列待续;

下期,笔者写写苗疆生界开辟后,佛教进入苗岭高坡和灵应寺的历史人文故事......

附:本文景点地址

01.中曹长官司半坡旧址:贵阳市花溪区黔陶乡半坡村半坡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02.绕扰营盘遗址:贵阳市花溪区高坡乡绕扰村;文物普查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苗岭   贵阳   高坡   贵州   苗疆   衙署   营盘   土司   朝廷   遗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