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历史(十八)-京城米贵,居之不易

全球范围内,各个发达国家都面临着种族歧视问题。作为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第二的大国,为什么我们没有这些社会矛盾呢?因为还不够发达。


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虹吸全球人才、技术、资本、劳动力,从这一点来看,我们离发达国家还有一点距离。举个简单的例子:全是上海人,成就不了今天的上海;全是北京人,成就不了今天的北京;深圳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崛起,就是因为集全国之人才,靠当地人?现在依旧是个渔村。等我们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也会吸引各个国家的顶尖人才,学校里五颜六色,写字楼里五颜六色,超市里五颜六色。

盛唐时期,长安堪比今天的纽约,那时的长安也是五颜六色的,在长安的外国人,很多很多。当时全球范围内,能跟长安相提并论的只有巴格达。长安对应的是盛唐,巴格达对应的是阿拔斯王朝。不管是古代还是今天,只要是世界中心级的城市,一定虹吸全球,那个新罗国王子金乔觉,就是大唐时来华的,后来成了地藏王菩萨。

当时的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谁厉害?

从诗歌成就而言,各有千秋;但就各自的人生而言,我选白居易。对于一个时代里的大人物来说,真正的胜出是4个字:寿终正寝。马云厉害还是李嘉诚厉害?当然你可以说阿里巴巴比长江集团对社会贡献更大,但是李嘉诚全身而退,毫发未伤。李白与王维晚年都卷入了政治风波,杜甫直接死在漂泊途中。而白居易呢?一生官运亨通,官至二品,退休后,在洛阳别墅里整天开Party,夜夜笙歌,死后呢?连皇帝都哭得鼻子冒了泡,还专门写诗悼念。白居易活到了75岁,换算到今天,差不多是杨振宁的状态。

如何评价白居易的诗歌风格?佛说家常事。


你遇到假佛,他给你念《金刚经》《大悲咒》,讲的全是高深的佛法,你只觉得他挺牛B,但是你GET不到精髓,不明觉厉,不知所云。倘若你遇到真佛呢?他跟你聊的是家常事,说的是萝卜青菜,你都听得懂,还会不断拍大腿,原来如此,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同期的诗人还多聚焦在堆砌华丽辞藻抒发情感上,白居易则开始找老太太当校正老师了,每写完一首诗就念给老太太听,老太太能听懂的,就要,听不大懂的,就改,改了还听不懂,则弃稿。

李白、杜甫、王维,都是那种脱离了低级趣味的艺术家,对钱不感兴趣,对权不感兴趣,他们又为什么会纷纷做官呢?

他们都是他们那个时代的普通文人而已,普通文人的终极理想就是当官,因为儒家主张学而优则仕。当官的渠道有二:一是科举,二是推荐。推荐有点类似今天保送北大清华。古代怎么证明一个人有才华?文章写得好就是有才华,不然你的发明创造再多也只是一个匠人,所以这些文人们也是纷纷写了作品找人往朝中推荐。为此很多人特意跑到终南山去隐居,装世外高人,希望与进山烧香拜佛的朝中达官贵族偶遇,乃至催生了一个成语,终南捷径。包括李白也这么干过,无非就是想混个一官半职。人们容易浪漫化诗人,觉得他们不食人间烟火,其实,他们也是未能免俗的一群人。

白居易是怎么成名的?一个人要成名,核心是要有人说你行,说你行的人要行。年轻的白居易一进长安就遇到了当红诗人顾况。顾况先是调侃了白居易的名字,居易?你知道长安的房价有多高吗?一般人可在长安买不起房。但是当他读完白居易的那首离离原上草,突然觉得这就是个天才,前途无量,然后又改口,别说在长安买普通商品房了,你就是住别墅都没问题。这是后人写的典故,我认为有添油加醋的成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顾况对外说了白居易这小子行,为其做了背书。另外,白居易算是学霸,27岁考中进士,在同期进士中是最年轻的。唐代的科举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就是说一般的读书人,哪怕50岁也很难考上进士。

白居易写了《长恨歌》,对仕途有很大帮助,他最初是周至县的县尉,有一天他与好友一起游玩,酒席之间,谈及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突然心血来潮,大笔一挥,《长恨歌》问世。唐宪宗看到《长恨歌》又想起了白居易,急忙把他调入朝中,你别干县长了,还是给我当机要秘书吧,专门负责为我起草诏书。成了皇帝赏识的人,升官如坐火箭一般,第二年,皇帝升白居易左拾遗。又过了两年,再次升官为京兆府户部参军。

白居易身居要职,但是也心系百姓,比如他《卖炭翁》里那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方面,白居易发起诗歌改革,追求白话风,讲究内容要贴近百姓,颇有点“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他自己的诗肯定要实践这个理论。另一方面,一个高官在没有相似经历的前提下,对贫苦人民的生活细节缺少真正的感同身受,诗句也只是触及生活的表面,只能看到老百姓的哀与愁,感叹一下而已。

白居易的仕途并不是一帆风顺,从李隆基之后,皇帝就是跑马灯,换的很频繁,得宠于现任未必得宠于下一任。另外到了晚唐时期,已经形成了三股势力,除了皇族本身外,还有宦官集团、藩镇割据。当时白居易就是得罪了藩镇割据势力。白居易他妈是看花时掉井里淹死的,而白居易却在守孝期间写过“赏花”及“新井”,被认为是大逆不道,于是被贬到江州。在路上,白居易遇到了那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姑娘,写成了《琵琶行》。实际上,他这样的大名人,走到哪都谈不上落魄,也都不忘泡妞。


在唐朝,有没有文艺女青年,被一群文人追破头?薛涛就算,白居易、元稹、武元衡同时爱上。


日本人比较喜欢白居易,日本文化中,汉文化有非常大的比重,尤其中晚唐文化,白居易又是中晚唐文化的典型代表,所以他成为对日本文学发展和诗歌影响最大的一个诗人,远远超过我们眼中的诗仙、诗圣——李白、杜甫。

白居易是个贪财好色的普通人,非书中圣贤。达官贵人们喜欢干的,他都喜欢。不过,晚年他皈依佛门了,号香山居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长恨歌   盛唐   巴格达   晚唐   京城   长安   进士   杜甫   李白   文人   诗人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