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发表的“是可忍,孰不可忍”社论,这之前发生了什么

1979年2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的社论,这之前的一段时间发生了什么

无论那个年代,没有人希望与战争挨边,但是有敌人在肆意侵害我们的国家利益,且其恶劣嚣张的气焰不可遏制,那么,我们只能以战止战!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十二日,邓小平前往新加坡,同李光耀进行了长时间的会谈。这之前他已连续访问了泰国、马来西亚。这是一次超乎寻常的对话,当天下午邓小平到了新加坡,一直与李光耀谈到了晚上。天色已晚,李光耀便提议明天再接着谈下去,邓小平微笑道:“好啊,别让饭菜凉掉了。”

此时,中国的近邻越南,如一只白眼狼,无视中国对它多年的无偿资助和各种支援,却恩将仇报,不停的侵袭中越边境的安宁。

一、风云变幻的年代

从一九七二年起,越南人民军就对我国边境地区进行了多次挑衅骚扰,无端侵入我国国土,杀害我们同胞,在边境制造了上千起流血事件,打死、打伤了边防战士、百姓几百人,对我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恶。

中国花了二百亿元养出了个狼崽子!

时至一九七五年这一年,越南就像是一头饿狼一样,在中越边境一手制造的流血事件共有四百多起,越南国内也掀起了一鼓仇视中国人的浪潮,时间进入一九七八年时,骤然增长到了一千一百多起。越南的暴行,导致中国伤亡的边防战士、民兵以及居民足足有二百余人,这累累的血债,让人心寒。

那几年,让边境地区的民众都觉得在自己的国土上都不安全了。广西和云南边境的很多村巷都遭到了越南炮火的蹂躏,很多居民背井离乡,离开了生活了几代人的家园,正常的生产活动停滞,生活更不得安宁。

越南国内,正粗暴的排斥华人,随便给华人扣一顶“间谍”的帽子,就逼他们离开。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前,越南总共驱逐了二十多万华侨。

当年,邓小平与李光耀的那次会谈中,主要谈论的就是地区形势,其中很难不提到此时扩张欲望极强的越南。邓小平还特意重申,中国一贯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支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

对越南和中国这些年的不愉快,李光耀自然也是知晓的。

当时的局势莫测多变,越南不仅和我们有摩擦,还想要进攻柬埔寨。

越南、柬埔寨、老挝都曾经是法国的殖民地,越南在早就有了“一统三国”的设想,梦想成立一个中南半岛联邦,将柬埔寨等国吞并为己有,而中国就成了阻碍越南美梦成真的眼中钉。

会谈中,邓小平和李光耀也就此事进行了交流,可李光耀并不知道邓小平对越南的态度,不知道邓小平会不会选择对越反击。

李光耀询问邓小平:“您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邓小平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道:“中国怎么办,要看越南走多远了。”

李光耀送走邓小平后,心里隐隐感觉不妙,总预感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二、运筹帷幄的艰难与豪迈

越南已经变本加厉,甚至不承认我们的南海主权。

中国南海的主权已经写在《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这些的国际性文件里,南海诸岛都不可争辩的归中国所有。可是越南派兵占领了南海的大部分岛礁。

事情到了这个份上,中国也不能一味忍让。

忍无可忍,无须再忍。

邓小平立即召集将帅,组织召开了中央军委会议,当谈到是否要对越南进行自卫反击的时候,大多数人都表达了担忧和反对意见。

大家最主要的忧虑是,北方的苏联很有可能借机派遣兵员助力越南,让中国陷入战争的泥沼,会打断中国保持了将近三十年的和平局面。

针对苏联可能出兵越南的干涉,与会的将领中,叶剑英元帅和粟裕大将虽然没有明确表示出反对意见,但是态度上明显是反对的。他俩的观点是,担心苏越两国会对中国形成包围之势,中国在这种军事战略上,很容易会两头作战,对战士和后勤来说都是非常严峻的考验。

而此时,同在会议中的陈云,却提出了与叶剑英和粟裕不同角度的看法。

陈云,我们很多人对他的印象是经济工作做得很好。他从参加革命,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从事经济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还担任过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主持全国的经济工作。

陈云不仅搞经济是一把好手,在军事上也有自己过硬的一套,他曾经提出过很多睿智的军事意见。就比如这次针对越南的反击,他就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陈云认为,苏联的大部分士兵都在西边,以防范欧洲那些国家。如果他们想要进攻我们,就必然要从西边调兵。但大规模的调兵至少需要一个月,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事情。

只要我们速战速决,时间足够短的话,就能避免苏联入侵我们,不会陷入两线作战。

另外,陈云正是得益于自己熟悉经济管理的长处,还从经济面上分析了苏联的国内形式,在他看来,美苏争霸以来,国内的经济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没有那么多的财力支撑他们跟中国这个东方大国拼火力的。

邓小平听完大家的意见,认为大家考虑得都很有道理,尤其是陈云的观点,基本上和他的看法一致。

最后在邓小平等人的反复考虑下,终于下定决心,对越出兵。邓小平说:“如果不打,越南就会更加猖狂,东南亚的局势也会更加复杂,这样一来,不利于我国周边的稳定。”

三、智慧与铁血担当的胜利

一九七九年一月二十九日,邓小平访问美国!

当李光耀得知这一消息时,突然明白了过来,邓小平是在下一盘大棋。在这个时机选择访问美国,就是给其美国及其盟国一个信号。

邓小平通过和美国总统卡特会谈,确保了中国接下来无论采取什么行动,美国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不会横加干涉,也不会跟苏联起哄。

邓小平跟卡特谈到了中国与越南的问题,邓小平的话已经透露出了线索:“对越南的教训,恐怕其它方式都不会收到效果。”

卡特提醒邓小平,不要忘记美国在越南的“教训”,邓小平自信地回答道:“那要看是哪家的军队!”

当邓小平结束对美国的访问后,又转道去了日本,对日本进行了访问。

日本同样询问了邓小平对越南的政策,邓小平直接说道:“有必要对他们加以制裁!冒某种风险也要采取行动!”

理清邓小平几个月来出国访问的时间线后,李光耀心里更加清晰明了,他心里对邓小平暗暗赞叹:不愧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

从一开始的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之行,再到到美国、日本的一系列访问,邓小平完成了一个宏大的战略布局,确保了中国对越采取行动的时候,其他国家不会横加干涉,中国可以快速的处理问题。

至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已是水到渠成。

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载了一篇永远铭记史册的社论。

这篇社论的名字就叫《是可忍,孰不可忍》。

同时,在中越两国绵延五百公里的边境地区,万炮齐发,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

文/田鹤远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社论   柬埔寨   卡特   苏联   孰不可忍   越南   南海   是可忍   新加坡   日本   经济工作   美国   边境   中国   意见   我国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