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帝李煜,真的只是亡国之君吗?


南唐末主李煜,世人只关注他的文学造诣,很少去谈论他的政治生涯。

一位亡国之君,兵败之主,与他的词作相比,的确逊色而又难以启齿……但李煜作为君主,非荒淫无道,非无恶不作,非宠信奸佞,而且真是努力去整顿朝纲,在位的14年内可谓兢兢业业,政务不说大有建树,也比之其父要好上不少!我们今天就来深扒下李煜的一生

南唐后主李煜,生于937年,961年继位,其年24岁,要说年龄也是正好,不是少主继位,但是李煜并不是一直从太子慢慢培养,再登上王位的,而是原太子在959年去世,不得不由其父封为太子的,两年之后就初登大宝了。了解点历史的都知道,帝王之家,嫡庶之分,可谓之严。而且作为储君之人从小学习都是帝王之术,朝堂制衡,但是其他皇子可不一样,其他皇子学的怎么辅佐君主,也就是李煜在人生前22年是一个王爷,被封郑王。

前22年的人生应该是他这一辈子最快乐的日子,虽因貌有其表(史书记载:其善诗文、工书画、丰额骈齿、一目重瞳)而遭长兄太子李弘冀猜忌,所以不问政事,只醉心经籍,以表其态。但好景不长,显德六年(959年)太子李弘冀病逝,李煜被封为吴王,以尚书令参与政事,入住东宫。

这时候我们再看看周遭大环境,960年,宋太祖黄袍加身,建立宋朝,这位政治家,军事家,当了皇上,接下来就要一统天下,那些个周遭小国,可不就要一个一个被灭了嘛。再看李煜继位时间,961年正是太祖大展拳脚的时候,像是大唐时期偏远小国高丽等等臣属小国他能容忍,这中原的脚周边的几个小国,他能容忍吗?必须不能,所以南唐灭国,不管是谁,都刚不过。

再看自身,我为什么说末世君主是没错,但是不应该是他的耻辱,不应该嘲笑他,否定他呢?请让我接着为您解答。961年,李煜继位(当时还叫李从嘉,金陵登基后才更名李煜),李煜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上书宋太祖,并派中书侍郎入宋进贡,为的是啥,打不过,俯首称臣,百姓也可免战乱之苦。咱们再看他政治生涯中的举措:

一、设立“澄心堂制度”柔和平缓,釜底抽薪似的改革了中枢制度,此举,对明朝内阁制度,清初军机处的设置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李璟(李煜老爹)时期朋党干政,权臣把持朝政的现象得以彻底解决,权利收回手中,自此以后,南唐没有再出现激烈党政,吏治开始好转。

二、亲理冤狱,减免刑罚。李璟后期,吏治腐败,冤狱盛行,其状惨烈。针对这一情况,李煜一面要求减轻刑罚,一面亲自复核,检查狱政,此举大大减少了冤狱的产生。

三、善待勋旧,安定人心。又是其老爹时期,人家都是坑爹,这是坑儿,李璟时期割土裂疆、人心惶惶、党争激烈、赏罚不明。李煜继位后,一面努力消弭皇室内部矛盾,增强政权的凝聚力,封诸弟为王,百官皆加职。一面善待老臣功勋,对李璟时期被后周俘虏冯延鲁,重新给予礼遇。老将何敬洙功勋卓著,被授予“右卫上将军”之衔,封芮国公,致仕后依然给予全俸,第门列戟。

四、重视人才,李煜继位后确立了“多难当先才”的用人观,不拘一格提拔人才,先后提拔了徐锴、徐铉兄弟,张、潘佑,陈乔等人

五、还有宫廷值宿制度等。

经济上更是变更弊政,减免税收,免除徭役,与民生息。改革土地制度,铸造铁钱,改变经济政策等。

文化方面,倡导文学,搜集整理文献,重视科举,崇信佛教。

军事上设立龙翔军,训练水战,以备不时之需,真正最后开战时,宋陈兵金陵一年之久,各有胜负,牵制了宋军力量,导致久围金陵而不下,甚至是太祖产生动摇,打算撤军休整。奈何兵力悬殊太大,最后战败被俘。

纵观其一生,24岁继位,42岁去世,生不逢时,一生夹缝中生存,却不浑浑噩噩,用尽全力所活,虽为亡国之君,但仍得百姓惦念,仍为世人之敬佩!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金陵   冤狱   吏治   南唐   太祖   亡国   小国   君主   太子   时期   制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