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法国约翰·劳的经济体系崩溃原因有哪些?

文|青丘

编辑|海蓝宝


在世界金融史上,这一时期在法国出现的密西西比泡沫和英国出现的南海泡沫几乎在同一时间发生和破灭

一、约翰·劳的体系崩溃原因分析

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银行滥发纸币引发了疯狂的投机行为,当纸币开始贬值时,人们纷纷进行挤兑,虚高的股票价格一路下跌,最后纸币和股票都变得一文不值

这种通行的解释说明了金融泡沫的一般性特征,但不能明确指出约翰·劳体系崩溃的具体因素,因此我们有必要回到历史的语境中从政治、社会等方面对约翰·劳体系的崩溃进行详细的考察。

约翰·劳体系的崩溃首先在于滥发纸币导致的通货膨胀。约翰·劳在论述银行的时候承认“最可靠的银行是库存现金等于信贷额的银行,因为即使人们要求全部兑现,银行也拿得出现金”。

但是在解决法国货币短缺的危机时,无论是通用银行还是皇家银行发行远超过兑现能力的纸币。

通用银行总共发行1.485亿的银行券,其现金储备只有不到6000万,皇家银行为了满足股票投机的需要在1719年一年里发行的纸币就从上半年发行的16亿增加到了年末的40亿。

为了维持纸币的价值,约翰·劳一方面颁布法令强制要求所有价值500里弗以上的交易必须使用纸币严禁使用铸币,最后甚至动用武力搜查住宅,严禁私人持有现金;

另一方面通过拉高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价值来提升纸币的价值,股票价格的飙升刺激了更大的货币需求。

银行随后发行更多的纸币来满足购买股票的需要,纸币和股票螺旋式上升达到顶点的时候也是这个体系开始崩溃的时候。

因为这种滥发纸币的行为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根据汉密尔顿的研究,如果以1716-17年的物价基础、工资水平为基准,物价指数从1717年1月的105.8涨到了1720年171.1;

用纸币发行的工资指数从97.1涨到了1720年的125.8,实际工资的购买力却从1717年的87.3降到了1720年的74.4。

通过银行发行的大量纸币虽然增加了就业、促进了消费、拉动了投资。

但是普通民众的工资的增长一直低于物价的增长,纸币的购买力在不断下降,人们开始使用金银铸币购买必须的生活资料

劳的体系自身更大的缺陷在于没有实业基础,一切都是建立在预期之上的。

通过回顾西方公司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公司股票价格的一路飙升是由于兼并其他大型垄断贸易公司和包税合同的结果。

这种收益的增长是建立在未来可能会获得的收益基础之上,而不是已有的收益基础之上的。

实际上,约翰·劳拥有的密西西比公司每年能够获得的收益远远无法保障其发行股票的市值。

根据粗略的估算,劳的体系能够实际获得的收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从发行年利率为3%、总额为16亿的债券中可以获得4800万;包税合同收入1500万,银行业务的一般性收入150万;

烟草贸易收入200万;铸币收入400万;商业贸易收入1000万,每年总收入为8050万。

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背景下,用每年8050万的收入去保障公司股票47.8亿的市值是难以长久维持的,一旦银行发生挤兑行为会引发连锁反应。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一时期法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还处于前工业化时期,海外贸易主要进行商品交易和原材料贸易,从事远洋贸易的风险极高,收益也不稳定。

密西西比公司宣传路易斯斯安娜拥有大量的黄金和矿产,以此来吸引投资者,但是以当时的技术手段还无法勘测和开采这些资源。

因此当密西西比没有任何有价值的矿产和资源的消息传到法国时,公司的股票出现了迅速的下跌。

约翰·劳体系崩溃的第二个原因是高等法院和金融家群体的反对,约翰·劳将国债转换成公司股份的改革触动了高等法院的利益。

在1719年8月劳宣布接手国债时,绝大部分高等法院的法官们将手中的年金公债转换成了公司的股票。

由于股票价格的一路升高,他们跟随者大多投资者买涨不买跌的心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当劳在1719年年底宣布股票的分红为40%时,他们都以为分红依据的是市面上股票的价值。

但是在1720年公司根本无法按照股票的市值进行如此高额的分红

因此劳在3月公布将按照股票发行时票面的500里弗进行分红,这个消息在高等法院群体中引发了轩然大波。

按照新的计算方法,原本他们持有1万里弗的年金公债可以获得4%的收益也就是400里弗,现在他们持有市值为1万里弗的公司股票获得的分红仅有200里弗,收益直接下降了一半。

巴黎高等法院在得知消息后再次联合起来向摄政王递交了《关于减少年金公债法令的抗谏书》。

他们表示“如果商品价格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之上,我们还能为了全体人民牺牲自己的利益!但是如果底层的人民也遭受如此的待遇,我们又能如何不抑制住眼泪呢?

这部法令将令您丧失人民的信任,这是对王国基本法律的颠覆!”

在抗争失败后,高等法院又出版了大量的小册子攻击劳本人和劳的体制,约翰·劳也不得不写了一本名为《法国税收和贸易现状以及巴黎高等法院与约翰·劳先生之间的冲突》的小册子做出回应。

之后高等法院拒绝注册这部法令,在双方长达一个多月的宣传斗争中,越来越多的内幕被揭发出来,公众也得知了劳的银行和公司根本无法兑现的事实,公司的股票开始下跌。

尽管高等法院最后在6月21日被流放到蓬图瓦兹,这种极端的措施也没有令投资者恢复信心,反而加剧了劳的体制崩溃。

约翰·劳对包税制的改革触动了金融家的利益

有人曾经这样问约翰·劳“现在有四万名包税人从事国王的税收活动,他和他们家人的生活都依赖于此,如果他们消失了国家会变得怎么样?”

约翰·劳的回答是:“如果我将谷仓里的粮食存放到一个更加安全和妥善的地方,谷仓里的老鼠将怎么办呢?”

在约翰·劳的改革计划当中,他通过西方公司兼并了总包税局,国家的间接税征收将不会经过包税人之手,国家可以获得包税人截留的税收,人民也将少纳税,但是这使得金融家群体失去了谋生手段。

与劳同时代的爱尔兰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认为,在1720年南海公司倒闭时,英格兰银行开设认缴金,把值得信赖和具有支付能力的人拉进来作为大额款项的保证人,以维持银行票据的信誉和流通。

当公众看到认缴金名单上都是富裕而又威望的人物时,挤提存款的风潮便立刻停止,人们又象往常那样送来存款。

而在法国,情况恰恰相反,有名望和富裕的金融家们在股票价格升到高位之后率先开始出售股票,在银行券刚开始贬值的时候马上进行大额的兑现,这些人的投机、挤兑行为加速了劳的体系崩溃。

劳的体制崩溃的第三个原因是由于决策上的失误

在1720年5月之前,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从最高时的11000里弗下降到了三月份的9000里弗,之后一直维持在这个水平上。

但劳在5月21日颁布的法令将公司股票和银行券的价值人为地降低,公司的股票从9000里弗下降到5000里弗,银行券的价值降低一半。

约翰·劳之所以突然降低公司股票和银行券的价值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劳从自己货币的理论出发,计算了当时法国发行银行券的供需比,他注意到了当时出现的纸币购买力下降的趋势,认为货币的供给已经远超过需求。

因此有必要通过降低纸币价值的方式减少纸币的数量,恢复纸币与铸币之间合理的比例

其次是公司股票价格是与银行券紧密相连的,降低银行券的价值必须同时降低公司股票的价格,这样才能恢复两者之间合理的平衡

降低公司股票的价值同时还可以减少公司偿还的压力,为了稳定公司股东的信心,劳声明之前每股200里弗的分红不会减少。

之后公司股票的分红将铸币的比例从30里弗提高到60里弗。

劳认为实行这两项补偿措施后,公司股东的利益并不会受到太大的损失,但是投资者的反应却是既愤怒又恐慌。

他们得知股票和银行券贬值的消息后包围了劳的住所,扬言要处死他,之后他们又再次聚集到坎康普瓦街。

这一次他们开始疯狂抛售股票,公司股票的价值也从5月22日的8550里弗降到了6月7日的6247里弗,最后到了11月降低到了2700里弗。

如果没有5月21日的法令,密西西比公司股票的价值可能还会维持一段时间,但是这部法令颁布后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公司股票价格的断崖式下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约翰   密西西比   银行券   法国   纸币   法令   公司股票   体系   原因   价值   银行   股票   经济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