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被老师侮辱,30岁隐居撒哈拉,48岁自杀:她的一生,太传奇


“每个女人心中都有一个三毛。”

三毛,世间上一位特立独行的奇女子。


她生于重庆,迁居台湾,留学西班牙,安家撒哈拉。


她一生走过了五十多个国家,写下二十余本书,谈又酷又忧愁的恋爱,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断寻找着生命的回声。


有人说,她用笔写下爱、美、纯、真,行间字里是无声的歌吟,美如天籁。


有人说,她把生命舒展成随心所欲的形象,高高举在尘俗之上,像开在荒漠里的繁花……



1943年3月26日,三毛出生。


前两天,是三毛诞辰80年。


我想,很多人已经或多或少通过她的书了解过她的故事。


但我想说,在书里看到的三毛,和现实中的她,是相差甚远的。


我相信她所讲述的故事都是真实的,那荒芜的沙漠埋藏着一个幸福女人的故事。


但是,她的生活并非我们想象的完好无缺。


今天,我想还大家一个真实的三毛。




1943年3月,三毛出生于战时的重庆黄角垭。


黄角垭有一句这样的民谣,也算是冥冥之中天注定。


“黄角垭,黄角垭,黄角垭下有个家。生个儿子会打仗,生个女儿写文章……”


父亲给三毛取名为“陈懋平”,“懋”是家谱上的排行,“平”是希望这个世界能永远和平。


后来读书时,三毛嫌弃‘懋’字实在是太难写了,于是自作主张把“懋”字去掉,改名“陈平”。


这也让父亲第一次意识到,这个二女儿是个“不走寻常路”的主。



5岁那年,三毛和家人移居到了台湾。


可在台湾的那段童年,三毛过得并不幸福。


因为,在学校读书的日子,让她感觉像是在地狱。


每天清晨六点就要起床早读,晚上到很晚才能放学,回家之后还要继续做习题。


除了繁重的学业,更让三毛不愿去上学的理由,还有来自老师的体罚。


做错一题,老师就会用竹教鞭打,或者“捏人眼皮”,又或是罚去操场跑圈。


最严重的一次,是发生在13岁上初二时,三毛因为做题没做出来,老师便用墨汁在三毛的眼眶四周,涂了两个大圆饼。


在被老师极度羞辱后,三毛彻底抑郁了,她被确诊了自闭症。


随后,三毛开始了长达三年的修学,她将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缩在一个安全的世界。


甚至,她还割腕过,幸好被及时发现了。



后来,父亲把她送到一所美国人开的学校,学插花、学国画、学钢琴。


直到机缘巧合之下,她接触到了一位年轻画家顾福生。


顾福生,帅气又低调,他穷极一生,只为作出有灵魂的画。


更与三毛相性相符的是,顾福生同样的孤独,同样的内心丰富。


可以说,顾福生就是照进三毛黑暗世界里的一道光,让三毛发现,原来世界并不是只有黑暗。


跟着学画十个月后,顾福生要去巴黎,他看出三毛的才华更多是在写文上,于是便把三毛推荐给了自己的好友,《现代文学》的主编白先勇。


多年后,三毛曾说:


“这半生,承恩的人很多,顾福生是一个转折点,改变了我的少年时代。白先勇,又无意间拉了我很重要一把。”



在有了几位老师的帮助下,三毛渐渐走出阴霾,开始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1964年,三毛开始到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旁听。


在这里,她遇上了自己的初恋,戏剧系的大才子梁光明。


她在他的掌心下留下自己的电话,并在每次家里电话响起时,都满心期许。


可每一次,她都失望了。


在苦恋两年却未有结果后,三毛不想再待在台湾了,于是她不顾一切地独自前往西班牙。




西班牙留学的日子,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初来乍到,三毛听不懂西班牙语,融不进当地的文化氛围,还碰上了宿舍舍友搞小团队欺负她……


直到有一次她又被室友诬陷,她彻底爆发了。


歇斯底里之后,她才发现,反而一切都平和了。


后来大三的时候,她遇上了刚读高三的荷西。


才见了几次面,荷西就对她说:


你等我六年,四年大学,两年兵役,然后我来娶你。


三毛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小8岁的弟弟,只当他说的是孩子话,并没有放在心上。



1970年,三毛回到了台湾。


她进入了大学当老师,还在学校找到了一位德裔未婚夫。


可就在结婚前,就在她已经准备好了开始过平常人的安稳日子时,未婚夫因为突发心脏病死在了她的怀里。


那是在一段去打印店的路上,他们准备换新名片了,新名片上两个人的名字印在了一起。


多年后三毛说:“那盒名片直到今天也没敢去拿。”


未婚夫去世后,三毛没法接受现实,悲伤过度的她服用了过量安眠药,所幸被抢救过来了。



苏醒过来的三毛,再一次逃离了台湾,回到了西班牙。


1972年,三毛看到了美国《国家地理》上一组撒哈拉沙漠的照片。


那一瞬间,她就决定了,要去那里生活。


没想到,有一个人在听到她的决定后,比她先一个月就到了撒哈拉,找好了工作,找好了房子。


这个人,就是荷西。


1973年,三毛和荷西结婚了。


回忆起结婚时那段场景,三毛曾在书上这样写:


“在沙漠上,我穿着一身朴素但优雅的细麻布长衣服,戴着草帽,没有花,别了一把香菜在帽子上。


踏着凉鞋,和刚下班的荷西一起,走路到镇上的法院结婚。”



或许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当人生翻过一页又一页时,曾经以为只不过是过客的那个人,再一次出现在了面前。


而此时距离荷西说出那句话,刚好六年。



初在撒哈拉沙漠安家,三毛与荷西只租了一间又破又脏的小房子。


水泥地高低不平,厨房只有四张报纸平铺那么大,房间电线上停满了密密麻麻的苍蝇。


打开水龙头,只能流出来几滴浓浓绿绿的液体。


但她却对荷西说:“没关系,我喜欢,我们慢慢布置。”



于是,她捡来废弃的棺材板木箱,自己做出了书架、桌子、衣柜;她捡来废弃轮胎,放上垫子,变成了柔软的沙发。


深绿色的大水瓶抱回家来,上面插上一丛野地荆棘,就是一个好看的盆栽;


捡来铁皮和玻璃,和荷西一起做成一盏风灯;


还趁着夜色偷偷翻墙进了总督家,挖了几盆花回来……


就这样,这个沙漠里又小又破败的的房子,被她变成梦幻似的家园。



虽然在沙漠里的日子清贫而孤寂,但热爱生活的生活家,总是能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过得熠熠生辉。


她用从国内寄过去的粉丝煮鸡汤,骗荷西说这是“雨”,还说雨下在高山上被一根根冻住了就成“粉丝”了;


她用有限的药品给邻居们治病,给他们用红药水擦伤口,发烧了给他们退烧药,还用指甲油给别人补牙;


她和荷西入不敷出,于是周末赶到一百里外的海滩赶海、抓鱼,他们抓的不亦乐乎,可没想到卖给饭店时却只拿到一张账单,最后账单也被洗衣机泡烂了……



在沙漠里的日子,就这样变得充实而乐趣。


荷西接受三毛的一切,爱她的全部,跟荷西在一起,她能做最真实的自己。


三毛曾说:


“我唯一锲而不舍的是:愿以自己的生命去努力,保守我个人的心怀意念,在我有生之日做一个真诚的人,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在有限的时空里,过无限广大的日子。”


把每个平凡日子,过出美感和雅趣,才是真正的精致生活。



可快乐幸福的日子总是短暂的。


1976年2月,受政治形势影响,三毛与荷西离开了西属撒哈拉,前往西班牙属地加那利群岛。


从小喜欢大海的荷西,在这里找了一份潜水的工作。


可就在3年后,荷西在潜水工作时意外丧生,好友打捞起他的尸体,三毛痛不欲生。


这一年,三毛34岁,荷西30岁,刚好结婚六年。


荷西被葬在了岛上,那个位置是三毛一铲一铲挖出来了,和着三毛的汗和血。


墓碑上,只写了简单的几个字:


荷西·马利安·葛罗—安息,你的妻子纪念你。




在父母近一年的陪伴下,伤心欲绝的三毛发誓:绝不自杀。


接下来的几年,她在台湾、大加纳利岛来回穿梭,只为着多陪一会儿荷西。


她也开始尝试开始新生活,去学校教书,自己也写书。


她还在《联合报》赞助下,完成了一次中南美洲旅行,并写成《万水千山走遍》一书,大受欢迎。


可荷西的离去,对她的打击太大了,她患了轻微精神疾病。


到了1984年,因为健康关系,三毛前往美国接受割治子宫癌手术,随后以写作、演讲为生活重心。


1985年,她离开美国了,最后一次前往了大加纳利岛,卖掉了那里的房子,家具也全部送人了,从此再也没回去过。



此后,三毛一直生活在台湾。


她还曾两次来到大陆,一次是探亲,一次是作为电影《滚滚红尘》的编剧。


1990年,《滚滚红尘》在金马奖上大获成功,以12提8中的佳绩,成为金马奖历史上被提名最多,也最多获奖的影片。


林青霞凭此片第一次封后,张曼玉也拿到了最佳女配角。


可从导演、演员,到摄影、美术、造型全都拿奖了,却唯独三毛没有获奖。



那一年,她还遇见了著名的民族音乐家,“西域歌王”王洛宾。


王洛宾歌曲中的西部世界,唤起了她心中对于沙漠异样的情愫。


尽管两人相差30岁,可她还是不顾一切,跋涉万里来到了乌鲁木齐。


但遗憾的是,两人之间很快就发生了矛盾,王洛宾忙于事业,总喜欢接受采访,而三毛却是一个非常敏感、喜欢安静的人。


最终,三毛痛苦地离开了乌鲁木齐。



后来,在好友琼瑶的介绍下,三毛认识了小他16岁的眭澔平。


眭澔平不仅有才,是名校的博士生,还是一名歌手、主持人以及作家,而且和三毛的很多爱好和想法都一样。


很快,两人便成为了“灵魂之交”,还相约要一同旅行,一同合写一本书。



可不久之后,三毛便因为子宫内膜肥厚住院。


在病房浴室马桶上方,用一条丝袜环颈,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那是1991年1月4日,三毛才刚48岁。


去世前,她向眭澔平打了最后一通电话,可惜眭澔平并未接到。


三毛最终只留下了一段录音:


“小熊,我是三毛,你在不在家,如果你回来了请打医院。你不在家……好……我是三毛。”


如今,这段录音可以在网上找到,她的声音很温柔,但不难听出此时的她精神已经非常恍惚。




如今,三毛的死因众说纷纭。


但她的父亲却说,一直预感有这一天。


在那几年,三毛的精神状况很不稳定,出现幻觉、精神恍惚是常有的事。


在真正进入另一个世界前,她一直试图以不同宗教叩开异世界的大门。


基督教、道教、佛教……甚至多次尝试使用巫术、通灵术与荷西交流。



而不管是王洛宾还是眭澔平,或许也是正在溺水的三毛,想抓住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可惜的是,她失败了。


三毛是个情感丰富的人,任性而偏执,多情而敏感。


她一生谋爱,却一生情路坎坷,荷西死后的那些年,她更是一直在苦苦挣扎。


三毛曾说过:死,于她而言,是一个幸福的归宿。


或许,死亡对她来说,真的是一种解脱。



电影《阿飞正传》里有一句经典台词:


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生下来就不停地飞,飞累了就睡在风里。一辈子只能着陆一次,那就是死亡的时候。


三毛就是那种鸟,飞了一辈子,流浪了一辈子。


最后,她累了,于是停下来了。


只愿,就像她自己诗中说的那样: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


飞越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


东方有火红的希望,南方有温暖的巢床,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


再见,三毛。


*作者:双木君,一位三观正、思想深、态度明的90后男青年,也曾鲜衣怒马少年时,但愿浮生看尽长安花。关注【双木的世界观】,我们一起用理性看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撒哈拉   撒哈拉沙漠   金马奖   加纳   老师   西班牙   未婚夫   台湾   侮辱   日子   传奇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