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位跳伞女兵,退休住破旧平房,却捐款千万!


2018年两位80多岁的老人在湖北武汉一家银行,要求转账300万到黑龙江木兰县的一个账户,工作人员看到转账金额大并且老人年龄也大,就偷偷报了警。警方经过调查让马旭、颜学庸两位老人走进了我们的视野,让人民得知他们的事迹。

1947年,马旭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并且与英雄黄继光同在一个部队,她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并多次立功获得授勋。由于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回国后马旭被安排到第一军医大学深造,并且还以全优的成绩分配到原武汉军区总医院。1961年,中央军委命令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马旭作为军医担任跳伞训练的卫勤保障。但是马旭不想只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军医,随后她做出了大胆决定,她也要成为一名空降兵,原因就是不会跳伞的话有战士受伤,就不能第一时间做出救治措施。

可是对于空降兵有着严格的身体要求,马旭不仅身高没达标,体重也不达标,但是凭着一腔热血和超强的恒心毅力以及丈夫颜学庸的帮助下,马旭创造了一个奇迹,练习了半年后马旭找到负责伞训的副师长请求参加空降兵考核。副师长看在她这么执拗份上说到:“你要是跳的比他们好,就跟着练,不然以后就不要说这个事情了”得到了这次机会马旭激动无比。在很多战友的注视下,马旭丝毫不慌,连跳三次,动作也十分标准,完成后赢得在场的热烈掌声,副师长也无话可说了,只能同意。至此,马旭也成为了我国首批空降女兵中的一位。此后20多年间,他跳伞140多次,创造了三项中国之最--第一个跳伞女兵、跳伞次数最多女兵、实施空降年龄最大女兵。

1988年马旭夫妇他们退休了,但是“辛苦”了一辈子,他们的退休生活也没有让自己赋闲下来,她回想起自己在担任军医时,发现伞兵们经常脚踝受伤,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好的解决方法,于是趁现在离退休了,时间充足了和老伴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查了大量资料,先后设计了6套方案,画了700张图纸,历时将近两年发明出一种充气脚踝,并且这个产品在空降兵部队得以推广,解决了伞兵多年的脚踝受伤难题。这项科研成果不仅解决了战士们的问题,还获得了国家专利,在这一成果的刺激下,马旭和丈夫颜学庸又一头扎进科研之中,并且又一起研究出了“单兵高原供氧背心”等三项专利成果,还发表了多篇医学论文,编写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学》等。

我们中国人对于家乡有一种“疯狂”的执著,特别是老一辈人更加,马旭14岁就离开家乡,至此都没有回去过,所以她也一直心系家乡木兰县。"小时候是父老乡亲用百家饭养活了我,长大后是党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马旭这句话就能看出她对家乡的念想。

2018年马旭和丈夫颜学庸向木兰县捐款300万资助教育,19年4月再捐出700万,这两笔捐款也是木兰县历史上收到的最大一笔个人捐款。对于“豪捐千万”的老人,引起很多人媒体、个人注意,人们络绎不绝的去到这两位“千万富翁”的住所拜访,当看到只有两间低矮平房,墙面斑驳开裂,只有几件破旧的老家具,其余都是书时,大家都看呆了,而且手机也都是两人共用一台且十多年如此。物质生活贫困,却为教育“豪掷万金”。这就是精神世界的充实比物质上的富足更重要不是吗?

19年2月18日,马旭评选上“感动中国人物”,栏目组评价马旭:少小离家乡音无改,曾经勇冠巾帼如今再让世人惊叹。以点滴积蓄汇成大河灌溉一世的乡愁,你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耐得清贫守得心灵的高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女兵   平房   木兰县   伞兵   空降兵   军医   脚踝   师长   首位   中国   家乡   丈夫   老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