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说江苏㊿ - 扬汤止沸:枚乘的先见之明

欲汤之凔,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去火而已。——枚乘《上书谏吴王》

这是西汉初年枚乘劝说吴王刘濞的话。刘濞是刘邦的侄子,因平定淮南王英布有功,封吴王,定国都于广陵(江苏省扬州市)。在去封地之前,刘邦召见他,感觉他有反相,说:“汉兴五十年内,东南方向将发生叛乱,难道是你吗?”刘濞连说不敢。但汉朝建立后的第四十八年,刘濞果真反了。

在刘濞谋反之时,淮安人枚乘是他的文学侍从。他上书劝谏刘濞,用了很多个例子说明他这么做无异于自寻死路。然后说:

想让别人听不到,不如不说;想让别人不知道,不如不做。想让热水凉下来,一个人烧火,百起把水舀起再倒下,也没有效果,不如抽掉柴草停止烧火。

但刘濞不为所动,带头发起了七国之乱。

刘濞为何一定要谋反呢?一是他的儿子刘贤与皇太子刘启(即后来的汉景帝)下棋,因“不恭”之罪被刘启拿棋盘砸死;二是刘启即位后实施“削藩”政策,触犯了刘濞的根本利益。

刘濞这场叛乱3个月内就被平定了。刘启派出周亚夫率军出征,在安徽砀山一带大破吴军,刘濞弃军而走,渡江逃至镇江,试图聚集残军东山再起。但昔日盟友东越人刺杀了他,割下他的脑袋,传首京师。

枚乘这句话因为是用事例来比拟当前的形势,后来很多人引用,渐渐的,就衍生出一个成语——扬汤止沸。枚乘劝谏不了刘濞,便离开了,成为梁王刘武的门客,汉景帝时被任为弘农郡都尉,汉武帝刘彻即位后被征召,死于入京途中。

50

【汉语中有52万个词语,我们常用的有一两万,而其中源自江苏的占有相当大比重。从一个一个我们熟悉的词语出发,寻根溯源,可以抵达词语背后的江苏历史,唤醒沉睡已久的文化记忆。扬子晚报联合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在扬子晚报、紫牛新闻App“微史记”频道、“方志江苏”微信公众号上共同开辟“典说江苏”专栏,深入挖掘那些沉睡的江苏文化,唤醒人们的乡土记忆。】

校对 徐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江苏   吴王   砀山   史记   扬汤止沸   劝谏   先见之明   扬子晚报   江苏省   刘邦   叛乱   词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