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世界舞台中央 用艺术搭建文明互鉴的桥梁

人民大会堂西侧大约300米,有一座巨大的穹顶建筑坐落在波光粼粼的人工湖面之上,宛如一颗璀璨的水上明珠,熠熠生辉。这个中国表演艺术的最高殿堂、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就是我们工作的地方——国家大剧院。

当代中国,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新时代为文化繁荣发展、交流互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艺术交流部负责维护并拓展着大剧院“国际朋友圈”,与全球70余个国家460余家国际机构、各国驻华使馆开展合作。部门共有职工12人,其中女职工11人。人们常说,女人如水。在大剧院的国际交流工作中,我们力求发挥“水利万物而不争”的特点,以开放包容、相互尊重的姿态,讲好中国故事,彰显文化自信,搭建好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桥梁。

世界舞台最美的表演应该是“大合唱”,而不是“独角戏”。我们深刻认识到,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运营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国际剧院同行应该互通互信、互助互利。2020年,国家大剧院倡议发起的世界剧院联盟正式成立。在此前调研中,我们发现全球尚无全面涵盖综合剧院、音乐厅、歌剧院、文化团体、艺术节等多个领域的国际组织。既然前所未有,我们就要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与智慧填补这个空白。我们邀请专家,按照正规国际组织成立的标准与程序对每个关键步骤细致把关;我们积极联络,邀请到瑞士琉森音乐节、美国费城交响乐团等24家顶级艺术机构成为联盟创始成员;我们身兼数职,同步推进嘉宾联络、会议组织、章程签署等多项工作。最终,我们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种种挑战,顺利通过线上形式召开联盟成立大会。联盟成员纷纷赞誉说:“世界剧院联盟的成立是一项巨大的成就,国家大剧院所做的工作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首创的。”当选联盟副主席的英国皇家歌剧院首席执行官比尔德表示:“主张国际交流的世界剧院联盟潜力巨大,成立恰逢其时。”

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国家大剧院作为重要的对外展示窗口,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也时刻关注和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围绕重要时间节点集中发力,收获文化外交累累硕果。202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之际,我们携手俄罗斯莫斯科大剧院,通过卫星传输手段,呈现全球首场国际艺术机构间的隔空同步音乐会。演出在中俄40余家媒体平台播出,总观看量超过3000万人次。2022年疫情防控期间,我们科学谋划、主动作为,举办了中国——希腊建交50周年联合音乐会、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歌剧电影互换展映、中国——德国建交50周年柏林交流音乐会……看着海外网友“四海之内皆兄弟”“感谢你们用文化交流架起一座友谊之桥”等留言,我们深感能为文明互鉴、民心相通贡献力量而荣耀和自豪。

外交无小事,我们既要高站位,在大事上下功夫,又要重细节,在点滴中做文章。国际机构庆典,我们用热情洋溢的信件送去祝福;各国传统节日,我们用中国味十足的贺卡表达问候;国际嘉宾来访,我们会提前了解对方的民族宗教、饮食习惯,在外事接待中传递“中国温度”。新冠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我们先后向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美国卡内基音乐厅、维也纳爱乐乐团等几十家密切合作的国际机构和祖宾梅塔、巴伦博伊姆等十余位艺术大师寄送口罩等防护物品,传递着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情怀。

随着国际疫情形势好转,为回应各国表演艺术机构重返中国市场、渴望线下交流的迫切需求,去年年底,我们精心组织大剧院代表团赴瑞士、奥地利和德国三国进行交流访问,完成了疫情以来中国文化机构首次出访。这次访问重启了文化领域中外人员往来,向国际表演艺术市场释放积极信号。出访时达成的共识已经变成了现实,国际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扬·沃格勒作为疫情后第一位来华表演的国际大师,已在不久前首登大剧院舞台。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面向世界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意义重大。我们将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不忘初心、奋力前行,继续推动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用艺术搭建文明互鉴的桥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大力量。

国家大剧院艺术交流部部长 李木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舞台   艺术   世界   歌剧院   表演艺术   疫情   剧院   音乐会   中国   桥梁   周年   中央   机构   国家   文化   联盟   国际   文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