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食:中国古代已有的特殊天象,汉代帝王“修身改政”的警世钟

日食也叫做日蚀,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三种类型,当月亮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如果恰好处于白天,那么就会发生日食现象。

日食本身是一种自然的天象,但是在封建社会的人看来,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古代有专门解释各种天文现象的官员,叫做钦天监,这一官职是自汉朝开始设立的,他主要工作和如今的气象局天文台有相似之处,但是绝不能如此简单的将二者等同起来。

如今的气象局和天文台更多的是观测天文气象来做出预报,提前警示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等科学活动,而古代的钦天监除了也要观测天象并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报外,还有一个职责是对发生的天文现象做出解释。

比如我们曾在高中课文中学过的《唐雎不辱使命》,里面就认为白红贯日和彗星袭月意味着有位大人物即将要逝世了。

日食

从对日食的解读看儒家对皇权的制约

汉武帝时期,刘彻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儒家思想,后人称这一政策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上,当时并没有完全废止其他思想,而只是将儒家思想上升到了正统地位。

那么儒家思想有何特殊之处呢?

儒家思想讲究忠君爱国,以天下苍生为己任,虽然孟子也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说法,但是在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梳洗打扮之下,它却俨然成了为刘家皇权正统合法性背书的绝学。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认为秦施暴政不得民心,在秦灭亡时发生的种种异常天象和气候现象都代表了上天对秦朝统治者的不满。

而高祖刘邦继承华夏大统则是上乘天意、下应民心,乃理所应当,天经地义,因此汉武帝就是上天之子,在人世间没有人能够制约他。

董仲舒

这不同于西方的君权神授,西方的君权神授是教皇给君主权力赋予合法性,而我国的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是“照着箭头画靶子”——皇帝登基以后再给自己寻找上天让他继承大统的合法性。

可是这样一来,就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隐患,那就是皇帝在人间已经是九五至尊了,按照儒家思想,没有人可以管得了他,他也不该受任何人制约。

如果是明君还好,施仁政善政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

但是如果遇上昏君或者是犯过一次错误的普通皇帝,就会给黎民百姓带来灾难,即使如此你还不能去监督管理他。

皇帝

这使得皇帝可以肆无忌惮,稍有不慎就会让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甚至出现易子相食的人间地狱,这绝对不是儒家思想的初衷。

因此聪明的董仲书选择让皇帝的老子来管皇帝,当然这里指的不是太上皇,而是上天,既然皇帝自称天子,那么老子管儿子也是天经地义。

如果上天对现在在位的皇帝表达了不满,那就说明现在的皇帝就是有问题,他就得改,就得认错,否则上天就会降下惩罚。

如若不然,轻则皇帝驾崩,重则改朝换代。在这样的思想下,日食的出现被解读为君王德行有亏、为政不端。

日食

日食成为皇帝的警世钟

汉代的日食记录次数极多,短短420年的统治时间,居然发生了142次日食,有差不多1/3的概率,基本上只要你是汉朝皇帝,你在位期间就必然会出现日食。

古代君主认错的方式五花八门,各朝各代的每一位皇帝,即便是父子之间也会有很大不同,但是罪己诏这种方式却尤其受汉代帝王的喜爱。

每当发生了日食的时候,皇帝们就会发布罪己诏列数自己的错误,以此请求上天的原谅。

当然了,根据现代科学,日食实际上就单纯的只是天体的运动,和皇帝或者任何人的行为都没有关系,但是对于封建帝王来说,如此频繁地出现日食,自己是没办法不心怀忐忑的。

如果真的问心无愧还好,就怕他们问心有愧,“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嘛。不过汉代日食数量之多,也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汉代把每一次日食都记录下来了,而后的朝代则是即便有大致的日食出现频率也未必都能详尽记录。

刘骜

汉成帝刘骜具有日食吸引体质,他在为期间发生的日食记录次数是最多的,史书记载他为了跟上天赔不是,寻找自己的错误,还专门派王公大臣去民间寻找敢说话的直肠子。

当然了,不是单纯想挨骂,这人肯定是得有根据地来指出皇帝的错误才有利于改正。

最有趣的在于汉桓帝也和成帝一样,面对日食的出现,总是跟王公大臣要求提意见,颇有一种“或许我真的错了,但我真不知道错哪儿了,你们告诉我吧”的感觉。

但是无论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面对日食的出现肯定还是有些恐慌的,毕竟万一江山丢在自己手里可就愧对列祖列宗了。

汉桓帝

到了东汉时期,日食仍然没有减少,汉光武帝刘秀和他的儿子汉明帝在位期间也发生了日食。为了平息上天的愤怒,他们或是发布罪己诏,或是通过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来向上天表示自己知错了,请求原谅。

另外这日食也不光是起到警示作用,甚至还有预测作用。

前面说过,除了儒家以外的学说并没有受到多严重的打击,认为男为阳女为阴的阴阳家也有用处。

阴阳家认为,日食的时候一部分被侵蚀变为阴影,就意味着可能会有后宫干政,外戚作乱。

比如在汉安帝时就频繁发生日食,此时就有大臣举例,在汉桓帝时发生日食就意味着梁太后专政,导致了严重后果,而今日食又一次发生,就意味着是邓太后专政。

汉安帝

其实有的人会相信这套说辞,也有的人不信,但是无论信与不信,作为臣子都有可能借天象的由头来表达自己的政见,以避免皇帝怪罪自己,惹来祸端。

而两汉帝王除了传统艺能罪己诏,也有人开发出了新打法,那就是将一部分锅甩给臣子,因此日食发生时经常会有重臣被下到狱中。

据统计,仅仅是汉安帝到汉献帝年间就有16人被罢官,其中还有一人在狱中去世。

皇帝

结语

对于儒家思想我们也一直都抱有偏见,认为不过就是在逢迎帝王来驾驭百姓做牛马,实际上儒家的这套系统能跑得起来也少不了儒家后学给这套系统设计的各种机制。

通过天象来制约皇权,借天象来委婉地表达自己可能触怒帝王的意见,在封建社会这就是一项了不得的创新,因为有效地减轻了帝王肆意妄为而至严重后果的风险。


参考资料

[1]班固 《汉书·五行志》

[2]范晔 《后汉书》

[3]《日食对汉代君臣及后宫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天象   日食   董仲舒   汉代   帝王   儒家   皇权   中国古代   皇帝   儒家思想   发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