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路》看到黄亚萍三次引诱高加林,才懂巧珍为何输得那么惨

高加林在刘巧珍和黄亚萍之间做起了选择,刘巧珍对他一心一意不求回报,为他解决一切后顾之忧,黄亚萍热烈奔放主动求爱,许他美好未来。

面对两个爱着自己的女孩,高加林在做抉择时,考虑的从来不是内心更爱谁,而是选择谁对自己能够产生利益更大,伤害最小。

最终,高加林在良心和理想之间,选择了后者,黄亚萍如愿摆脱了“产生不了爱情的李克南”,抱得良人归。

高加林同时成为了抛弃“糟糠”的陈世美和夺“朋友之妻”的伪君子,而受伤最深的却是最纯情的巧珍。

当初高加林不顾家人反对和村里人议论,更不顾巧珍的名声,大摇大摆地牵着巧珍的手到处串,半夜三更在野外约会,甚至当着别人就亲吻巧珍,在那个年代,巧珍这样的行为,已经算是“失身”女子了。

单纯的巧珍以为,只要她一心一意对待高加林,帮他照顾好父母,为他做好一切的后盾,高加林对她的爱就不会消失,直到自己成为第二个香香,巧珍都不知道高加林抛弃她的真正原因。


1、刻意展示美好的外表和有趣的灵魂

从小到大,高加林不曾下过一天地,高考前,他是整个县的大才子,被老师同学父母捧得高高在上,所以在“高考失意”后,哪怕身在一个烂包家庭,高加林也不曾放下骄傲,更是不愿意接受现实。

高加林对巧珍从一开始就是欲拒还迎的态度,哪怕巧珍再优秀,高加林都不曾想过要主动接近她。

高考落榜,当民办教师无法转正,只能回家种地,一连串来自现实的打击,才让高加林正眼看了身边这个一直爱着他的女孩。

现实从来都不会眷恋一个不接受现实的人,一个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甚至连个馍都卖不出去,除了读书什么都做不了的男人,身在那样的农村家庭,只会成为一个躲在角落里哭泣的小丑。

巧珍不嫌弃这个落魄的丑小鸭,她不介意高加林什么都不会做,下不了地,赚不了钱,她告诉高加林,只要有她在,高加林可以什么都不做,她可以种自家的自留地,可以做米线养家,高加林只要在家读书就好。

巧珍放着比高加林条件好几十倍的马栓,选择了高加林,也选择了更加曲折的命运,虽然巧珍在十里八村都是难得的好姑娘,在马栓心里更是无价之宝,可是才华横溢的高加林打心底里看不上这个没文化的女子。

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巧珍对于高加林来说,是他命运的稻草,只有抓住巧珍这棵能干且心甘情愿付出的稻草,高加林才能继续躲在现实的背后继续做个“有高贵理想的懦夫”,于是他欲拒还迎地接受了倒追过来的巧珍。

即便高加林再怎么看不上巧珍,以高加林那样的烂包家庭,是远远配不上首富之女巧珍的,为了配得上巧珍,高加林没有努力改变现状,而是用拖垮巧珍的方式去逼巧珍的父亲接受他。

他大摇大摆地带着巧珍在村里转,毁了巧珍的名声,他让巧珍去做了个不洋不土的发型,让村里人说闲话,甚至常常用一些普通人听不懂的文学名词,去打压巧珍的自尊心,从而维护自己的尊严。


高加林对巧珍,虽然没有那种发自内心的爱,但如果人生没有意外,高加林将会和这个能干但没有文化的女子过上女耕男读的生活,巧珍赚钱、种地、养娃、高加林读书、写作、抒情,简简单单地过一生。

然而命运的转折,再一次唤醒高加林原本已经压下去的骄傲,也揭露了他人性中最丑陋的一面,因为当领导的二叔的间接原因,高加林被安排到县里担任记者工作,和在县里当播音员的黄亚萍再一次有了人生的交集。

一个久经孤独,灵魂需要文学滋养的少女,一个被生活打压,心灵需要被唤醒的少男,志同道合,灵魂共契,抛开两人的处境,黄亚萍和高加林的重逢,是无比美好的事情。

从看到高加林的文章那一刻起,黄亚萍就抑制不住自己春心的萌动,经历了长时间和李克南无趣的交往后,黄亚萍才发现自己内心真正渴望的爱情是什么样子,不是整日除了吃就是玩,而是和心爱的人一起欣赏美好的世间万物,一起感受文学和文化的美好,一起成长和进步,而高加林满足她一切的渴望。


在知道高加林有女朋友,自己和李克南正在公开交往的情况下,黄亚萍就已经开始明目张胆地接近高加林,甚至还带着高加林去李克南家吃饭,在三个人相处的时候,李克南往往是被忽视的那一个。

黄亚萍在李克南面前,大小姐脾气,要被哄着宠着,而一转头面对高加林,她假装温柔,故意夹着嗓子说话,她常常刻意地在高加林面前展示她身体的美好和灵魂的丰盈,在他面前跳舞,舞弄文学,总是假装无意地把脸凑到高加林面前。

面对这样一个美好又主动的女孩,巧珍在高加林眼中,就只有劳动和无条件付出的价值,高加林更加地嫌弃巧珍,他嫌弃巧珍直接把行李放地上,嫌弃巧珍一见面就说家长里短,嫌弃巧珍主动贴上来。

很显然,黄亚萍的刻意“引诱”,虽然没有让高加林迈出主动追求的第一步,却把他心中的天平,无形中拉向了自己,所以在巧珍好不容易进城看他时,高加林迫不及待地赶走巧珍,去见黄亚萍。

2、多次引导高加林为她付出

虽然都是主动追求的爱情,但黄亚萍和巧珍追爱的方式却丝毫不同,当初巧珍追求高加林,全靠一个死缠烂打,无条件付出去倒贴高加林,在巧珍和高加林的爱情中,高加林从来都是受益者。

巧珍可以在所有人都嫌弃高加林的时候站出来说他是最棒的,可以在高加林什么都不愿意做的时候把一切都替他做好,可以在高加林需要的任何时候出现,可以在他羞愧不好意思卖馍的时候替他吆喝。

无论在爱情里还是亲情里,高加林都是一个自私的人,他的眼中只有所谓的伟大理想,他从来不会站在父母和爱人的处境考虑,高考失意时,父母整日为他担心,他却埋头大睡,母亲摔伤后,他不曾照顾,只想着追梦。

他身后这堆烂摊子,都是巧珍在替他承担,但是高加林对巧珍的付出,没有感激,没有回报,只有一点浅浅的歉疚,所有的关系中,归根结底都是要有来有往才能更进一步,巧珍的付出渐渐成为了理所当然。

黄亚萍在爱情中,就显得更加的高明,虽然主动向高加林表白,却从来都不做倒贴的事情,她会引导高加林去为她付出,她会撒着娇让高加林给她拍照片,会让高加林给她整理笔记。

黄亚萍的这些要求,不算什么大事,却是感情中非常有必要的,在价值投资规律中,无论是对人事物,往往一个人付出的程度越深,就会越珍视,在取舍的时候越舍不得舍弃,对于有个人来说,在付出的时候,往往也是回忆最多最深刻的时候,这些回忆,恰恰是最深的牵绊。

高加林与黄亚萍的感情发生质的飞跃是在两人一起去西安培训的时候,高加林为了讨黄亚萍开心,拿着为数不多的粮票,慷慨地给黄亚萍买了很多种类的糖和零食,自己却舍不得吃一颗。

他陪着黄亚萍在西安吃喝玩乐,带她买心仪的裙子,陪她拍美丽的照片,给她做课堂笔记,又细心地给她讲解,出于对巧珍的愧疚,他第一次给巧珍买了一条红丝巾,而在此之前,他有无数次机会给巧珍送礼物。

第一笔稿费下来时,高加林想到了给父母买东西,想到了要买很多书很多报,这些书报中,有好大一部分是关于黄亚萍的,巧珍曾期待地问,还有呢,高加林费脑地想了想,没啦,手有余钱,却想不到巧珍。

高加林这样的行为,无疑是在和这两个女孩的相处中形成的惯性思维,巧珍总是倒贴着去爱高加林,以高加林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所以高加林根本不会想到是否有必要去哄巧珍开心。

巧珍从来不敢在高加林面前有情绪,哪怕不开心还是要假装开心,她爱的太卑微,怕一个小小的举动惹得高加林不快,这段不平等的感情,哪怕没有黄亚萍的出现,也未必能够有好结果。

一个连情绪都不懂得去表达的女人,久而久之,只会让身边的男人彻底失去对你的关注,把你当做一个没有情感的工具去利用。

而黄亚萍却不同,在和高加林第一次约会被巧珍“打扰”后,她就会很明显地在脸上表现出自己的不开心,高加林看到黄亚萍的脸色,立马就真诚地跟她解释,甚至还想着以后要弥补,这才有了后面为黄亚萍的种种付出。

黄亚萍的一次次欲擒故纵,让高加林产生了刺激感,这样忽起忽落的感觉,比起巧珍那种单调乏味地捧着他,更让高加林受用,黄亚萍的二次“引诱”,两人“偷情”般的爱恋,更是把巧珍和李克南这两个“局外人”推得更远。

3、用“美好前程”引诱高加林选择她

从西安回来后,黄亚萍和高加林在黑暗的宿舍里洗了一晚上照片,她勾着他的脖子,亲吻他的脸颊,把高加林的心撩拨地忽上忽下,更加刺激的是,他们做这些的时候,李克南就在一墙之外。

黄亚萍给高加林写了一封长长的信,表达了自己的感情,更是用一首诗,去警醒高加林迷茫的内心:

我愿你是生着翅膀的大雁,自由地爱每一片蓝天。哪一块土地,更适合你生存,你就应该把那里当作你的家园。

从这一晚起,高加林对巧珍的感情,就从暗暗地嫌弃,变到明目张胆的看不起,他开始意识到,巧珍不是那块能让他当做家园的土地,黄亚萍才是。

巧珍接高加林回家,到了家门口,高加林趾高气昂地使唤巧珍把自行车上面的一大包东西给拿进来,理所当然地让巧珍做这做那。

巧珍还没有进高家的门,就早已做着一个高家媳妇应该做的事情,照顾高家二老,中高家的自留地,喂猪推磨,熬药端汤,村里人无人不知巧珍这辈子非高加林不嫁,二老也无比满意这个姑娘,巧珍父亲也渐渐接受事实。

可当二老提出要给他们订婚时,高加林慌了,他以工作为理由,各种冠冕堂皇的话就是为了摆脱巧珍,他心里的天平已经倾向黄亚萍,比起和巧珍无聊且重复的“城乡结合”式婚姻,他更向往和黄亚萍比翼双飞,共同进步的爱情。

第一次巧珍为了哄高加林开心,跑到城里烫了时兴发型,高加林虽然觉得巧珍不洋不土,却也鼓励巧珍勇敢进步,而这一次当他把红丝巾给巧珍时,却忍不住发出一声冷冷的嘲笑,巧珍不解,高加林掩饰地说:

你戴着这条红丝巾好看!

事实上,高加林根本连看都不愿意看,他和黄亚萍在一起时,会夸黄亚萍的舞姿优美,当看着黄亚萍穿上时髦裙子美丽的身姿时,高加林忍不住连连称赞,这些才是发自内心的夸赞。

而高加林这声冷笑,更是暗示了他的内心活动,他在拿两人做比较,很明显,巧珍早已一文不值,甚至连以往他看中的条件(为他任劳任怨做好后盾)都不值一提了。

高加林不愿意和巧珍走在一起,就让巧珍不用送他,以往都是送到村口,巧珍问是不是嫌弃她了,高加林不好直接说出口,只能让巧珍继续送,当巧珍要求高加林再亲她一口时,高加林只是嫌弃地亲了一下手。

眼神中充满了不耐烦和嫌弃,言语中更是各种打击和嘲笑,秋桂婶在村头哭诉她家的小猪又死了一头,巧珍津津有味地找着话题给高加林解释,高加林很不耐烦地打断:

巧珍,其实有的时候说话没必要这么啰嗦,你直接告诉我是她家猪死了,不是人死了不就行了吗?文学表达,讲的是一个简明扼要。

“文学表达”,这是高加林和黄亚萍之间聊得话题,这样的词汇,即便是很多有文化的人都不懂,何况是没上过几天学的巧珍呢?高加林这样说,很明显已经从内心选择了黄亚萍,巧珍失落地问:

啥叫文学表达?

高加林一副趾高气昂地姿态解释道:

就是把生活中很多粗俗的东西,没必要的东西都给它剔除掉,只保留有价值的部分。算了,我不跟你说了,你没啥文化底子,听不懂吧?

他高高在上的话,表明了他对巧珍的嫌弃,更是暗示了巧珍的结局,在高加林现在的生活中,巧珍无疑就是粗俗的、没必要的,他要剔除巧珍,选择有价值的黄亚萍,无疑就是一个时机问题。

这个时机,很快就到来了。黄亚萍的父亲要调回上海,子女工作也可以一起解决,黄亚萍在此时此刻,抛弃了和她在一起很多年的李克南,邀请高加林和她一起到上海生活工作,黄亚萍告诉高加林:

你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人,你有出色的文学才华,大的城市就会有大的发展,我知道你的志向,一个小县城绝对容不下你的抱负,上海才有更好的天地让你施展。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可以一起努力携手拼搏,实现我们共同的理想。

高加林陷入了选择,一方面他害怕村里人说他是个没有良心的负心汉,一方面又想追求黄亚萍许下的美好生活,最终他还是选择了理想,抛弃了付出全部的巧珍,也背叛了身为好友的李克南。

古代君子讲究的两大原则——“糟糠之妻不可弃”和“朋友妻不可欺”,高加林都占了,这样看似正直,实在小人,看似纠结,实则自私的行为,恰恰揭露了高加林人性中最丑陋的一面,他是现实的受害者,同时也是现实的施暴者。

巧珍直到最后,都不知道高加林抛弃她的真正原因,她单纯地以为自己输给黄亚萍,是因为自己没有文化,她一边抱怨父亲没有让她上学,又一边拉着巧玲教她重新学习文化,殊不知高加林这样的选择,并不仅仅是因为文化的差异。

高加林的处境,是一脚踏在土地,一脚踏在云端,从高中起,他就自认为自己应该是云端里生活的人,所以他从来不曾接受命运给他安排的一切现实,巧珍是泥泞,黄亚萍是云霓。

高加林两次踩着女人的肩膀去追求自己的人生,殊不知云霓没有泥泞踏实,巧珍可以心甘情愿地成为高加林的垫脚石,黄亚萍却是和高加林一样聪明而自私的人,当初她会因为高加林高考落榜而跟李克南在一起,因为高加林回到高光时刻而抛弃李克南,最终也会因为高加林再次跌入泥潭而选择抛弃他。

巧珍之所以会输给黄亚萍,恰恰是因为高加林追求理想的欲望,黄亚萍只是高加林的另外一个台阶,她的背景可以帮高加林实现脱离陕西农村去到上海的夙愿,而巧珍不行,即便巧珍变得有文化了,她始终是土地上的儿女,高加林一样会选择抛弃她。

纯情的巧珍值得纯情的马栓,她果断地选择嫁给马栓,也是她幸福的开始,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高加林和黄亚萍,这样的人事业上一定不会差,但感情上也永远不会有太好的结局,因为自私的人,不会有纯粹的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村里   上海   自私   内心   主动   面前   灵魂   美好   父母   感情   现实   理想   人生   爱情   文化   文学   高加林   黄亚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