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好谈传统企业发展:数字化进展决定企业十年后存亡

传统行业在经济发展新格局下如何焕发活力?企业如何激励员工提升积极性?大企业病到底该怎么治?

近日,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与知名媒体人秦朔,于中信读书会展开了名为“传统企业的转型与焕新:企业如何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对谈,共同探讨了上述问题,讨论中国本土企业如何能够持续高质量发展。

企业焕新要大力用年轻人

“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产业太传统了,按照原有的传统方式来运营,发现越来越难。”刘永好说,“十年前,新希望销售额有七百多亿,想趁东风尽快过千亿,结果一年两年三年都没有达到目标。因为市场变了、消费者变了、经济发展的格局也变了,我们唯一可做的是用新思维来改变自己,这叫焕新。”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

不变则痛,善变则通。1982年创立的新希望集团,一直深耕农牧行业。如何让传统企业跟上时代脚步,这家有着十万多员工的企业怎样解决大企业病?这些问题是刘永好反复研究思考的。

“经过沟通学习研究,结合自己企业的特色,我们提出了一套焕新组合拳。”刘永好说,“新的文化里,我们强调的是组织变革,强调的是用年轻人,强调的是激励机制的变化,讲的是新时期有新的打法。”

提到组织的变革,刘永好认为,要做到让职业经理人把企业看作自己的企业,这需要在分配机制、激励机制上做文章。对此,他提出了“四共”机制:共识、共创、共建、共享。首先要形成共识,大家共同做一件事,出现了问题共同担当,共享价值等等,这是“四共”组织的变革。

同时,还不断成立新公司,做新的产业孵化和打造平台。“我们首先找一片水草丰茂的宝地,从我们自己内部或者市场上,找一些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或创业者们,让他们成为我们的合伙人,在这片宝地上建立自己的企业。我们给这些企业赋能,赋品牌能、资金能、管理能、科技能、政府资源能等等。”刘永好说。

刘永好认为企业焕新要大力用年轻人,要支持帮助一批年轻的同学进步成长,新希望2000多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平均年龄30多岁,有一批“90后”管理者已经走上管理平台。

除了为公司注入年轻活力,刘永好还引入科技力量帮助企业走得更长远。“企业在数字化方面走得怎么样,决定了企业十年以后还在不在。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要形成共识,企业必须走数字化道路、智能化道路,用科技创业。”刘永好说。

高科技应用到传统行业是转型关键

谈到科技和企业发展的关系,宋志平给出了自己的观点:“今天我们讲到创新也好、讲到高科技也好,应该回过头来看,如何把高科技、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到传统行业的提高、改造上来。”

宋志平认为没有落后的产业和行业,只有落后的技术和落后的企业。中国建材是全球水泥大王,一方面水泥有大量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水泥在过去曾经是高污染、高耗能的双高的产业,所以转型至关重要。

中国建材这家水泥公司如何转型?作为中国建材的原董事长,宋志平分享了转型思路——四化转型,分别是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

高端化即通过产品细分,提高了产品的用途和产品的质量。宋志平举例,现在做高标号水泥,使过去建筑的肥梁胖柱,变成了比较细的柱子,但是强度依然很高。并且有70多种特种水泥,修桥的用桥梁水泥,修水坝的水泥等。

“三十年前,年产200万吨水泥用上千人,现在智能化工厂只需要50个人三班倒,全部工厂几乎看不到人。”宋志平说,“并且过去的水泥烟尘很大,现在水泥厂都是花园工厂,袋收尘和电收尘来进行双收尘,今天水泥厂不冒烟、一尘不染,在绿色化方面也做得很好。”

“现在全世界的水泥厂中,75%是中国建材建设的。现在成立了中建材智慧工业,就是给全世界水泥厂提供管理服务,一个工厂派去部分人员,再加上当地的工人来共同管理工厂。这就是服务化。”

宋志平强调,企业转型不是转行,而是技术、商业模式、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创新,从传统企业转到创新型企业。“传统通过转型可以新生,这本书叫《焕新》,让传统去焕新是最重要的,这是这本书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

做企业管理的真谛是员工的积极性

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人才是核心。

传统企业焕新的活力,也来自员工的积极性。在圆桌对谈中,刘永好和宋志平都谈到了员工积极性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也分享了激发员工活力的经验、思考。

圆桌对谈

刘永好认为新希望员工文化可以用“三像”概括,分别是像学校、像家庭、像军队。既要有家庭的温暖,大家互相尊重、互相依赖、互帮互助,也要像学校一样培训员工,促进员工学习知识、有所进步。像军队则是要有执行力,能够冲锋向前。

“我们实施了新时期的‘师带徒’,每一个主要管理干部都要带一个或者几个年轻人,有的叫管培生,有的叫徒弟。”刘永好说。

刘永好认为这三者互为一体,缺一不可。在不同阶段,“三像”文化的顺序可以调整,需要过难关的时候首先需要军队;需要调整、提升、科技进步的时候像学校;企业若需要形成凝聚力、战斗力,这时候更像家庭,让大家感觉到温暖。

在聊到调动员工积极性时,宋志平讲了自己做北新建材厂长时的故事。

当时厂里的员工都很懈怠,宋志平询问员工时,员工告诉他厂里几年没盖房子、没涨工资。后来,他在厂里挂上两个气球,一个飘带上写着“工资年年涨”,一个飘带上写着“房子年年盖”。在此之后,员工的热情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

“做企业管理的真谛是员工的积极性。”宋志平说,“做企业不能只看到厂房设备、产品、现金,最重要的是看到这些活生生的人,这些人在什么状态,他们是不是幸福,这个是最重要的。”

宋志平认为,怎么能够让员工的利益和企业效益之间形成正相关关系,这个机制是最重要的。“我虽然做的是国有企业,但是我很好地利用了这个机制,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

他提到,在管理中国建材时,内部通过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外部和市场高度融合,获得了发展动力。

【记者】段江含

【作者】 段江含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传统   存亡   高科技   企业   厂里   水泥厂   积极性   中国建材   进展   水泥   机制   员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