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坚:五胡十六国最有希望统一的君主,为何仅用两年就身死国灭?


公元385年秋,五将山(在今陕西省麟游县),前秦天王苻坚面对着曾经的手下、如今的叛将姚苌,仰天长叹。

2年前,他是率领数十万精兵、志在必得的前秦统帅。今日,前秦与东晋两方兵马,淝水相遇,他被叛徒俘虏,一世英名毁于一旦,生死一线间,可悲可叹。

悲情充斥着当时的苻坚,恐怕他自己都想不到,他率兵攻打东晋的“淝水之战”,会跨越千年沧桑巨变,成为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而这次败北,则会涌现出“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多个成语,世代相传。

由于被淝水战败“一票否决”,苻坚在很多人心中留下了自不量力、志大才疏的形象,然而,回顾他的人生,苻坚其实并非笑柄,反而是一个悲壮的贤君。

苻坚像

五胡至盛

苻坚,氐族,十六国时期前秦开国皇帝苻健的侄子,继位前,为前秦龙骧将军、东海王。

出身贵胄的苻坚,从小就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气质。

七岁时,在皇城道路上玩耍的苻坚,迎面撞上了主管首都监察的徐统,徐统拉着他的手质问:“你敢在这路上玩,不怕我把你抓了吗?”

苻坚答:“官只抓贼,不抓在这玩耍的小孩。”徐统大为惊讶,从此认为苻坚有霸王之相。

而此后苻坚所取得的成就,也对得起徐统对他的这一看法。

苻坚仅仅用了不到二十年,便将前秦扩张成统一北方、天下四分有其三的大国,结束了北方自西晋末永嘉之乱以来七十多年的战乱,实现了乱世中难得的兵强国富的局面。

这一局面的形成,与苻坚身边拥有堪比“诸葛亮”的宰相王猛,密不可分。

王猛像

王猛年轻时在华阴隐居,虽贫贱却气度不凡。当时,北伐关中的东晋名将桓温,欲将其揽入麾下,王猛的师傅告诫他:“你是人中龙凤,在此地必将成大器,何必舍近求远!”

王猛便谨听师诲,留在了关中——这个让他此后流芳千古的大舞台。

不过,桓温招贤纳士不果的消息不胫而走,苻坚得知了王猛的大名。尚未成为天王的苻坚与王猛相见,如同一百多年前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鱼水情一般,终生惺惺相惜,是双向奔赴。

苻坚登基后,王猛迅速成了他施展宏图的左膀右臂,立即就被派往始平县(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北十九里),狠抓当地豪强勋贵为非作歹的治安问题。

在始平,王猛采用雷霆手段,对违法乱纪的权贵重拳出击,因鞭杀一污吏被当地豪强弹劾。

苻坚责怪他没有以德化人,而王猛则认为必须以法治来平定乱世,快刀斩乱麻。从此,苻坚将王猛视为管仲一般的贤相,推崇备至。

侮辱、诋毁王猛的贵族们轻则被贬官、免职,如仇腾、席宝;重则被依法处决,如樊世。在氐族权贵们的一片反对声中,王猛却逆风而行,一年内五次升迁,被苻坚授予宰相的高位,成了前秦政权的第二把手。

苻坚以高度的信任对待王猛,王猛则以文治武功来回馈他。

在国内,王猛治理公正、进贤用能,“外修兵革,内综儒学,劝课农桑,教以廉耻”,让饱经战乱摧残的北方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国外,王猛由治国贤相摇身一变,成为了前秦征伐四方的统帅,立下赫赫武功。

苻坚即位之初的东晋十六国形势图

367年,王猛西征凉州,讨平羌人首领敛岐叛乱,继而大败前凉国主张天锡军队、收降长期在陇右割据的李俨,占领河西要地枹罕(在今甘肃省临夏县附近)。

368年,王猛领兵平定苻氏宗亲发动的四公之乱,扫清了前秦国内的反叛势力。

370年,王猛以6万之众东征前燕,一战大败30万燕军,俘虏前燕国主慕容,实现了他在战前对苻坚承诺的自己会速胜归朝的诺言。

前秦统一北方后的东晋十六国形势图

此时,在苻坚心中,王猛的地位已如圣贤,他甚至要求太子苻宏、长子苻丕,像侍奉自己一样侍奉王猛,足见其对王猛之尊重。

在王猛等贤臣的辅佐下,苻坚统治下的前秦,“盗贼止息” “百姓丰乐”“兵强国富”等溢美之词充斥史书。

在那个尚武年代,鲜见这样以大兴文治、抚育百姓的治理成果留名青史的君主。正如当时长安民谣所唱:英才汇集,造福百姓。

对于前秦治理的成果,在唐朝惜字如金的史书中,却用整个段落加以描绘,称当时的盛世为“关、陇清晏,百姓丰乐”,那时候,“二十里一亭,四十里一驿,旅行者取给于途,工商贸贩于道”,可见前秦之繁华,百姓之安乐。

在苻坚的治理下,前秦文教、生产空前发展,社会治安良好,国富民安,成为五胡政权中最强盛者。

到此时,前秦已成为了一个能够修缮四方道路的富强之国,可见柏杨先生对苻坚“为苦难的中国人民,带来一个太平盛世”的赞誉,并非虚美之辞,而是有据可依的。

日后,当苻坚陷入与叛军的苦战时,关中各地的百姓,多有为前秦抵抗叛军、运送军粮和充当内应的忠义之举。百姓们的冒死拥戴,也彰显出苻坚的仁政。

那么,他还有哪些治世功德呢?


为政以仁

纵观历朝历代对苻坚的评价,总能看到两个高频词:性格宽宏,大兴文治。而这俩词,也实际上成为了苻坚为人处世的特色,造就了他的统治。

在前秦统一北方的战争中,苻坚将不少降臣揽入麾下并重用。而这些人并未对他心服口服,甚至还对他恩将仇报。

然而,苻坚在处置这些降臣的不敬乃至谋逆之举时,时刻都体现着儒家“仁”的思想,从他对前燕吴王慕容垂的处置,可见一斑。

慕容垂像

慕容垂是前燕皇族名将,在前燕开疆拓土的战争中,功勋卓著、战无不胜,但受到朝中奸臣迫害,走投无路被迫投奔前秦。

王猛认为,慕容垂是一个无法控制的“蛟龙猛兽”,在力劝苻坚除掉慕容垂无果后,就导演了一出惊悚的“金刀计”。

王猛在出征前燕之前,以睹物思人为由,索要了慕容垂的佩刀。紧接着,他又贿赂慕容垂亲信金熙,以佩刀为证,让金熙诱骗慕容垂的长子慕容令叛归前燕。

在慕容令上当受骗后,王猛则恶人先告状,将慕容垂押至苻坚面前,欲将其置于死地。

让王猛没想到的是,苻坚竟以慕容令叛逃与慕容垂“罪不相及”为由,宽赦了本应因为儿子叛逃,而依法被连坐治罪的慕容垂,还任用他为四方征伐的先锋大将。

这件事不仅将苻坚的“仁”字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使贤臣愿意向他靠拢,他的做法,在三国以后百余年波诡云谲的官场上,都十分少见。

可惜的是,这仅仅是十六国百年战乱中的昙花一现。

人无完人,硬币都有两面,充斥在苻坚优点背后的,也有一个足以让他的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的缺点。


秦军败矣

在苻坚近30年的统治中,他逐渐产生了像百年前西晋灭吴一样“龙骧一呼,君臣面缚”,完成统一之志的野心。

前秦统一北方后,苻坚南征的欲望也愈发强烈,当欲望膨胀到人无法控制时,终将带来一场悲剧。

在苻坚悍然宣布将要南征时,王猛已去世八年。

尽管这位“诸葛亮第二”在临走前反复忠告苻坚,华夏正统所在的东晋不可图谋,应当与之亲善和睦。但苻坚却并没有听昔日肱股之臣的劝告,仍要一意孤行。

彼时,朝野上下对苻坚南征一事,极尽反对,可苻坚却还是要固执己见,动员将近百万大军,发动了南征之战。

淝水之战图

秦晋两军在淮南以寿阳为核心的战场上展开对峙。战前,苻坚派此前俘获的晋将朱序,向晋军炫耀军威,却不曾想,朱序竟直接向晋军透露了秦军机密。

初战不利,秦军被士气高涨的晋军击退攻势。之后苻坚又被晋军牵着鼻子走,答应了让晋军跨过两方相隔的淝水与秦军决战的邀请。

然而,苻坚万万想不到,自己委以重用的朱序竟一直“身在秦营心在晋”,在他麾下上演着“潜伏”的大戏。

两军交战之际,便是朱序回归“组织”怀抱的时刻了。他振臂高呼:“秦军败了!”这一举动让本就士气不高的秦军,在晋军冲锋之下直接溃不成军。苻坚损兵折将,被迫逃往北方。

而苻坚统一全国的宏图伟愿,也随着淝水战败彻底破灭了,而且,他即将为其妄自尊大,付出惨痛的代价。


英杰之死

以383年为分界线,此后的苻坚,跌入他人生中最黑暗的两年,这种黑暗吞噬了他的人生,直至生命尽头。

淝水之战后,前秦四分五裂,苻坚和王猛等人数十年建立的统一局面被打破,北方再次陷入战乱,鲜卑、羌、丁零等归附部族尽数反叛。

其中,最令苻坚感到悲愤的,就是羌人姚苌的叛变了。

姚苌像

自苻坚登基以来,姚苌长期被重用。苻坚发动南征之前,还特地将自己登基前的官职——龙骧将军,授予姚苌,强调此官职自己从未授予他人,以此激励他为前秦建功立业。

说来也巧,当年苻坚能担任龙骧将军,就是弑君篡位得来的,而姚苌开创自己基业的方式,与苻坚简直如出一辙,以极具黑色幽默的方式实现了苻坚对他的激励。

回到开头的那一幕。

对姚苌的无耻请求,苻坚断然拒绝,大义凛然地骂道:“禅代者,圣贤之事。姚苌叛贼,怎敢与古人相提并论!”此时的他,已再无任何牵挂,只想有尊严地死去罢了。

对于这位坚如磐石的老上级,姚苌“服从”了他的要求,将苻坚缢死于关押他的佛寺中。至此,这位传奇的天王就这么结束了壮烈的一生——正如姚苌为他上的谥号“壮烈天王”。

前秦瓦解后的北方形势图

历史见证了苻坚带领前秦实现了由弱变强,将北方治理成为“五胡之盛,莫之比也”的东晋十六国第一强权;同样,历史也见证了苻坚好大喜功,强行发动南征并败亡的过程。

他在历史上留下的教训,也成为了日后北朝汉化改革宝贵的历史参考。


身后评说

对于这一位在魏晋时代,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贤君,我们在对其逸闻趣事津津乐道之时,更应该全面地看待其历史功过,客观地对其进行评价。

只有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充分认识到苻坚的统治,在魏晋时代作出的高度贡献。我们也应对这位虽败犹荣的君主,有更为立体的感悟——他尽管犯下了诸多错误,可仍是当之无愧的十六国第一明君。

真正的伟大永远不会被埋没,中国台湾作家柏杨先生,就在《苻坚大帝悲剧》的前言中,把苻坚的地位拔得很高,将他与秦始皇、汉高祖、唐太宗、康熙帝等“千古一帝”并列,号称古代中国的“五大帝”。

柏杨《通鉴纪事本末·苻坚大帝悲剧》

当代史学家蒋亚福也在《前秦史》中对苻坚评价道:“苻坚是内迁少数民族统治者中倡导汉化、促进民族融合的先行者之一……他的举措不仅对十六国后期许多少数民族政权有巨大的影响,即使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中,也能见到某些影子。

蒋亚福《前秦史》

苻坚虽壮志未酬,却开启了北方少数民族长达两百多年持续不断的汉化与民族融合历程,为后世历代统治者推动这一历程,最终开创隋唐盛世奠下基石。

在前秦之后,十六国和北朝各政权统治者,相继推动民族融合政策,如胡人学习汉文化、胡汉通婚、吸纳汉人进入政权等具体措施,很难说背后没有苻坚统治的影子。

苻坚和他的前秦王朝虽灭亡,但他竭力想要完成的“混六合为一家”的宏愿,最终在其死后两百多年,经由同样以关中为核心、完成了民族融合的隋王朝实现了。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是非功过均淹没于时代变迁之中,留给后人评说。可我们不该忘记,在淝水之战以前,苻坚作为明君带给百姓的安宁,以及促进后世民族融合所作出的贡献。

作者|长乐未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1

标签:关中   宏图   前秦   天王   东晋   战乱   君主   慕容   政权   民族   百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