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蜀吴三国皆屯田,为何曹魏因此强大?深度剖析三国的屯田制度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屯田制,这是中国古代最为典型的土地制度之一。从秦汉时期开始,屯田就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农业经济的必要手段。

汉朝末年,随着战乱的发生,统治阶级更加重视政治秩序,忽略了对农业经济生产的扶持。屯田制度遭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打击,正处于缓步复苏阶段。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足鼎立,渐成趋势。由曹魏开始,国家推行屯田制度,一方面发展农业生产,使农民有地可种。

另一方面增加资源储备,满足战争需求,供应前线需要。江东吴国,以及西南蜀汉,都纷纷开始屯田,这一制度又迎来了快速的发展。

不过,三国之中,魏国的屯田制发展最为成功。这三个国家是怎样走上屯田制的发展道路的?为何曹魏家独大?

经济发展,战争需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同样会影响经济基础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的真理。中国古代社会,同样会遵循这一发展规律。

在大汉王朝,国家政治秩序越稳定,经济发展就越繁荣。朝廷推行积极的经济政策,势必要在安稳的政治背景之下进行。若是战乱频发,人民挣扎生存已成问题,何来多余的精力发展经济呢?

大汉王朝的中兴时期,农业经济迅速发展。朝廷大力推行屯田制,耕者有其田,土地资源也能发挥应有的生产价值,农业产量逐年提升。

前线军事因此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军需也有稳定的供应。大后方按照一定的时间频率,向前线输入粮草等军需物资。军队没有后顾之忧,自然可以南征北战,所向披靡。

汉武帝时期,卫青和霍去病两位大将军,建立了不世的功勋。他们二人作战风格颇为大胆,从不担心粮草供应中断。因为他们对朝廷有着天然的信任,相信国家的经济水平完全能够负担战争的损耗。

文景之治休养生息,养精蓄锐,这才让汉武帝有了征战沙场的基础。国家的经济实力,各类社会资源的储备,是国家发展军事的前提。

而在汉朝末年,天下逐渐分裂,皇室衰微,战火纷飞。老百姓流离失所,忙于逃命,人人居安思危,再也无心考虑农业生产问题。

尤其是在中原地区,这里位于政治漩涡和战争中心,老百姓心中最是缺乏安全感。朝廷无法为他们提供保障,他们只能不断向南迁移,活得一天是一天。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正是在汉朝的发展基础之上做出创新和改变的。

作为魏国的领袖,曹操是一位颇有头脑的政治人物。他虽然心胸狭窄,多疑敏感,但最大的优点就是广开言路,最擅长借助别人的力量达成自己的目的。

当有谋士向曹操进言时,他当然洗耳恭听。

这位谋士告诉他,要想壮大国家实力,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发展农业生产。农业经济是一切社会工作的基础,只有经济实力提升,才能够不断扩大土地面积,增加军需储备,为前线战士提供保障。

曹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前线的困境早有耳闻。他自然认为此话颇有道理,只是不知该从何入手。

在翻阅各类书籍时,曹操想到,既然无法推出某种创新的政治举措,那不如借鉴历史的经验,推行屯田制。

至少在他看来,汉朝确实因为屯田制实现了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实现了财政收入增加的目标。

曹魏具有天然的优势,中原大地土地资源广阔,而且具备一定的农业生产基础,农业技术也颇为成熟。朝廷只需要对农民做出引导,很快便能成事。

他先是安抚民心,通过政策和命令,告知天下百姓,加入屯田制的生产队伍之中,必然能收获安定的生活,也能获得一定面积的土地,从此实现自由劳动。

流离失所的农民们,过去大多在地主的手底下讨生活,不仅没有人身自由,生产成果还会被无限剥削。

如今,曹操愿意承诺他们耕种的自由,这对他们的诱惑力自然极大。

于是,越来越多的流民响应号召,耕种土地。曹操也一举两得,既增加了资源储备,又稳定了社会秩序。

江东孙吴,情况则更为复杂。

东南和岭南一带,原本并非农业发达区域,因此农业生产基础薄弱。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孙家扩张势力范围的需要。

《三国志》当中记载:“孙权为将军,逊年二十一,始仕幕府,历东西曹令史,出为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

孙权正值壮年,精力充沛,野心前所未有地强烈。他想要趁此机会,扩张土地,通过推行屯田制,强行征用南方的大片土地。

如此一来,他也能实现两个目的。其一,他可以自然而然地扩充势力范围,将更多的东南土地收入囊中。其二,他也能通过屯田制,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比之下,蜀汉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曹魏是抢占先机的国家,最先开始推行屯田制,因此也充分吃到了屯田制度的红利。孙吴开始的时间虽然不算早,但也算恰如其时,抓住了生产的空缺,填补了军需的缺漏。

可是蜀汉,这个国家是在北伐战争失败以后,才陆续开始推行屯田制的。

最开始,蜀汉其实并不缺钱。得益于西南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过去的经济基础,这里的盐铁官营制度,给蜀汉政权增加了极为可观的收入。

盐铁经营,本就是暴利行业。仅凭这两样商品,蜀汉都能不愁吃穿。但北伐战争的消耗毕竟太大,接二连三的失败,又让政权压力加剧。

百般无奈之下,他们才推行屯田,通过屯田制短暂地满足军需供应缺口,缓和社会生产关系。

三种形式,差异显著

虽然魏蜀吴三国都先后推行屯田制,但三个国家的制度从本质上来说有着极大的不同。

先来看看魏国的屯田制,横向对比,魏国的制度是最为成熟的。

曹操下令,魏国应当军事屯田和民用屯田相结合,以军事屯田为主,以民用为辅,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在国家境内的各大边防地区,曹操主要推行军事屯田。不管是远道而来的流民,还是军队当中的士兵,大家都可以成为生产者。

流民当然是主要生产力量,他们也承担了很大一部分生产压力。但是军队士兵绝不会置身事外,他们也被纳入到了这一体系当中。

战争爆发时,士兵们当然披坚执锐,冲锋陷阵,不管是为了扩充领土还是为了守御领土,他们都拼尽全力。

而在战争停歇时,他们除了进行日常的军事训练之外,还会来到土地之上,挽起裤脚,加入到农业生产队伍之中。

总的来说,魏国是将农业生产与军事战争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农业资源能够第一时间满足前线需求,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确保战事顺利进行。

军事屯田以军事服务为核心,民用屯田则作为后备资源,加以补充。假设前线出现问题,后方还能及时跟进,避免更可怕的麻烦出现。

而且魏国屯田制的组织方式也极为成熟,朝廷成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派遣官员负责屯田制的推行工作。

军队当中的将领,也在朝廷的示意之下,划分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每一位将领都必须对管辖范围内的土地负责,他们除了需要操心战争,也需要操心士兵的劳动积极性,以及土地的产量和产值。

军事化的管理体系,让屯田制的运转更为成熟,也更成系统。朝廷若想追责,也能轻易辨认负责人,把责任精确划分到每一位官员的身上。

相比之下,孙吴和蜀汉的屯田制,则显得随意许多。

东吴在本国和其他两个国家的中间地带,留下了一大片真空区域。这一部分区域,实则是对土地资源的浪费。

而在江南腹地,当地民众缺少耕种经验,大量的土地资源未得到及时开发,也无法产生相应的价值。

即使东吴仍旧采用军屯和民屯相结合的形式,他们也无法发挥两者的最大作用,只能眼睁睁看着资源浪费,无力弥补。

在组织形式上,东吴虽然也派遣了相应的官员管理屯田制,可是权责划分不清,上下等级不明,这也导致有人越俎代庖,有人尸位素餐。

至于蜀汉,他们的屯田形式主要为军屯。蜀汉地区多红土地,红土地的土地价值极低,营养元素含量也不高,所以并不适宜农作物生长。

在没有农业专家指导的情况下,盲目地摸索屯田生产,只会导致事倍功半。

蜀汉也没有专业的机构管理屯田制,大片土地荒废,大量流民聚集,农业需求和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愈发明显。

曹魏独大,对比明显

三国虽然都采用了屯田制,但各自的侧重点和管理方式均有不同,因此也产生了不同的效果。

曹魏的屯田制,其效用最为明显。曹操下令,要求所有生产者在兼顾农业产量的同时,多多关注农作物质量,做到精耕细作。

在三国时代,一个政治家能够产生精耕细作和因地制宜的思想,这极为难得。曹操的远见卓识,也直接推动了屯田制的发展。

关于其屯田制成果,史书记载:“风足军用,摧灭群逆,克定天下。”

农业生产完全能够满足军用,甚至还有大量剩余成果。粮草和其他军需,支撑着曹魏军队摧枯拉朽,克定天下。

东吴的屯田制同样在不断发展完善,可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的限制,终究还是制约了屯田制的效果。

到了政治统治后期,东吴的屯田数量不断减少,军需生产数量自然下降。久而久之,军队和政权之间的矛盾也在增大。

至于蜀汉,则更为糟糕。蜀汉的北伐战争,其战线在北方。成都平原生产的农业作物,无法在外地使用,仍然需要运往北方。

一来一回,运输成本又在增加,屯田作用不大。

结语:

朝廷推行屯田制的初衷,是为第一时间满足军需供应。以结果推过程,我们发现,魏国相对成熟的屯田制,更好地实现了目标。而东吴和蜀汉,各有弊病,无法克服,自然作用有限。


参考资料:

《三国志》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5

标签:北伐战争   魏国   蜀汉   东吴   制度   军需   朝廷   农业生产   深度   强大   土地   国家   吴三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