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状元”袁钧瑛:公派留美后拒不回国,年老却想落叶归根

文|凌硕

编辑|木易历史

«——【·前言·】——»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我国为了培养出一批人才,便在国内挑选了一批人前往美国公派留学。

而袁钧瑛便是最早的一批,但拿着祖国的经费成功毕业之后,她却选择了留在美国,并且还进行了宣誓,加入了美国国籍。

一时间,袁钧瑛被推上了社会舆论的高潮,无数人对她进行谩骂跟唾弃,但她依旧不回头,对祖国的邀请视而不见。并且还在美国组成了家庭。

但在十几年后她又重新回国,说想落叶归根既然如此,袁钧瑛当年为何要背弃祖国加入美国国籍呢?我们应该让她回来养老吗?

袁钧瑛的家庭

袁钧瑛自小就出身显赫,并没有家财万贯,但家里人都学识渊博,这样的学习环境影响着袁钧瑛,在五十年代人才缺稀的时期,她的爸爸与爷爷就已经是教授级别的职称,可见他们一家是如此的出色,可是好景不长。

当时的我们处于人口众多吃饭都成问题,更何况是教育方面,所以人们急于解决口粮的同时牵涉到了教育世家,袁钧瑛一家自然不会躲过,所以到了六十年代时的大动荡时期,她的爷爷和爸爸被唾沫星子围绕,以知识为基石的家庭就这样被瓦解,信念也由此倒塌,她的家人也双双去世。

即便有这样的洪流发生,在家人里知道未来或许会被唾弃,但还是毅然决然的让袁钧瑛继续去学习,让她博览群书而又丰富自己的知识。

可是在那个年代读书已然是没有以后的,可小时候的袁钧瑛只专注于当下的文字,不被外界所影响,别人玩耍的时间就是她读书的时间,别人休息的时候她还在读书,不论在哪儿都是拔尖儿的一个。

等到了七十年代恢复了高考,这让袁钧瑛看到了未来的道路,好像她这十年的努力与付出就在这一刻,所谓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她犹如战士一样参加了高考,她的努力得到了果实,她以上海高考状元的头衔进入了复旦大学的生物化学专业

你是不是觉得至此她的光辉时刻就此结束了呢?其实才刚刚开始而已。

公派留学

到了八十年代,她取得了复旦大学的学士学位以后,去到了上海医科大当时最好的医院去做研究生学习,与此同时,她又迎来了充实自己的机会,那就是公派留学,也就是取得了去国外学习的机会。

在我国自知我们的技术落后于别的国家的时候,我们选择了去学习从而富强于自我,于是我们国家在八年之间派出了四百二十二人赴美留学,平均每年有一百四十一个人。

当时筛选这些人的时候,是从两万五千人之中,选择名次最前沿的人才会获得这次机会,而袁钧瑛以第二的名次理所应当的获得了这次机会,我们把这一阶段统称为“CUSBMBEA”项目。

之后她就去美国攻读了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博士学位,在当时我们在国外是不受欢迎的,犹如白人歧视黑人一样,他们对黄皮肤的我们也不屑于顾,他们总觉得自己的背后有强大的国家,好在现在我们的国家早就不像以前那样被小看。

袁钧瑛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去学习,每天做好自己的事情,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不断地去学习。

她学习到了当时全世界最好的知识和医学水平,之后她拿到了哈佛大学博士的学位,然后她又不甘于结束博览知识,又去到了麻省理工学院读博士后,看似短短的几年就让她的眼界以及学识又高了一阶。

又一次接受了新的知识,她不甘于别人的话语,因为当时很少有人一直在读书,博士后在我们国家来说屈指可数,大家都觉得填饱肚子就心满意足了,可对于袁钧瑛来说她永远坚持自己的想法以及做法,等到学成后按理来说她应该回国了,可是她又一次做出让人出乎意料的选择。

拒绝回国加入美国籍

面对回不回国她犹豫了,在思量其中她在纠结,论医学设备来说我国当时并没有很好的设备,而在美国不仅有自己研发的设备还有项目的实验室,可以说它坐拥全球最好的医学设施。

对于同行的交流,美国的生物技术突飞猛进,有很多优秀的人都在此研究,袁钧瑛想和他们一起发现未知领域;在科研方面回国就相当于从头开始,没有任何基础那么要研究多少年才能拥有自己的技术呢。

在她不断的挣扎下,以及导师对她说一番话这让她下定决心继续留在美国,那段大致是说她现在回国对祖国的帮助并没有很大,只有在这里当教授继续学习,等到祖国需要的时候你再回去也可以,而且你也有能力解决。因此她拒绝回国。

这就是每个人的选择不同,就像詹天佑十二岁便去了美国留学,主修铁路工程,以最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美国常青藤名校,他毕业以后坚持回国励志要修建属于我们国家自己的铁路,在当时环境恶劣国家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詹天佑为主导的第一条京张铁路就此建成。

短短几行字就描述了其中伟岸,而其中的艰辛我们都无法深刻体会,这就是选择,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我们都会犹豫,袁钧瑛也是一样的,只不过她选择了看似优质而又对自我比较好的选择而已。

家庭事业双丰收

留在美国以后,引起了国人的愤怒觉得她应该回国,但袁钧瑛并没有理睬,就像小时候一样坚持自我以及坚持自己的学术研究。

还在美国的医学院当教授,并且还获得了终身教授的资格,之后改变了自己的国籍,加入了美国籍。不仅如此她还收获了自己的爱情,遇到了一个与她势均力敌的男人俞强。

虽然他没有袁钧瑛事业发展的好,但是各方面都很全才,能够坚固家庭与事业,在他们的孩子出生以后,俞强在做好丈夫的同时还在做一个好的父亲。

而袁钧瑛也把投入在事业的百分百,大部分精力都分在了孩子身上,她也曾表示自己花出了很多时间去照看孩子,因为她觉实验可以重来,但孩子带偏了就真的挽救不了了。

在孩子的成长阶段,她陪伴的同时还在不断的学阅读各种文献,同时还关注孩子的发展,也一直和孩子谈心,探寻孩子真实的内心。

回国前期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中不是所有人的方向都是一致的,俞强在零二年的时候回国工作,而袁钧瑛也尊重丈夫的决定,并且觉得自己也可以很好的带好孩子也可以很好的坚固工作,这样的选择也并没有是两个人产生分歧以及不合。

在2006年的时候她带着自己的知识回到祖国担任了导师,传授给更多当时正在学习的年轻人知识,就这样她开始在中国与美国之间往返。

等到了2012年,她的孩子长大了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自己在自己所研究的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的研究,她创建了属于中国自己的研究中心,带领更多的人去探讨科研

这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些人说她觉得国外待得不好了又回来国内,有的人说她享受着美国的国籍还要来赚中国的钱,还有人说她为了一己私利而出卖了中国,各种谩骂的声音都有,但事实是她在中国的研究领域确是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来回往返

在2017年的时候,她发表了《发现细胞死亡的秘密》这一演讲,使得在这个领域上突破了瓶颈,让医学往前进了一大步。

随后她一直往返于两地,一边指导学生一边做自己的科研,到现在她的学术研究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样曲折的履历在大众的视野下平平引起很大的争议与讨论,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她的学识以及学习的能力,这是需要我们去学习,不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一直坚持自己的事情为之去努力奋斗,没有因为路途艰难而去放弃,一直去热爱自己所热爱的。

结语

每个人都有两面,看事情也需要有两面,有好就有坏,也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如果当初她选择回国或许没有詹天佑、钱学森那样的毅力没有好的成绩,又或许她可以像他们一样,但是成功的几率微乎其微,从零开始也估算不出来结果,这样的博弈,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往前走的。

但远而观之,有些人有着极其大的爱国情怀就会趋势他去做一些小的事情,而这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其中的琐碎极其的复杂,但他们都乐此不疲,从而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袁钧瑛是去做一个很大的科研,她需要很多技术上面的支持,需要借助而不是从头开始,所以目的不一样选择就不一样,从而结果也就不同。

这点可以从履历中看出,凡是加第一的,一定是从头开始做出极其大贡献的,而一些学术研究只是突破了其中一项的瓶颈而已,所以做出选择的同时,路途也会不同。

有时候会想她有没有后悔后,但是看她如此从容一定是一直向前,从不后悔,她也不会被周围质疑的声音所影响,我想或许是她内心强大吧,但我觉得她一定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也驱使她选择了留下来。


对于国籍她会不会想要回来呢,有人或许会说现在祖国强大了她想回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又有人说人家根本没有想要回来,小编想要是做出了决定就不要回头,所有事情都不可能按照我们想象的去发展。

所谓落叶归根,若说年轻时候的袁钧瑛是想要去飞翔,老年的她也会想要看看以前的家,而且小编并不觉一个人会一直理性,每个人都会有感情,会想要做的任何事情,在作出决策的同时都会掺杂与自己的感情,而其中蕴含的情感或许只有自己知晓。

对于她频繁回国可能是因为自己的爱人在国内工作,又可能是她有所寄托以及有自己的执念,在学术领域研究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也会发现生活其实可以不完全拥有学术,还会发现其实人的一生是极其短暂的。

让我们都很钦佩的一点或许就是她从不理会外界的声音,一直专注于自己的想法和做自己,不会被任何人所牵动。

我们有时候去做事情还总会听一听别人给的建议和想法呢,但是她完全不会听取无意的声音,所以在别人的故事中我们都是旁观者,对这件事情和这个人都只是看见了表面从而去表达我们的想法

那么你们有什么样的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落叶归根   美国   国籍   上海   中国   祖国   高考状元   很大   事情   孩子   家庭   知识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