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手记 朱海青

编导简介

朱海青,《记住乡愁》栏目组编导

代表作品:《西昌——川南春城 生生不息》《蓟州古城——京师东大门》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朱海青




孝悌友爱 家和业兴


我和同事从天津蓟州城区往黄崖关方向一路向北,车在山区蜿蜒的公路上行驶,窗外的山景秋色令人心旷神怡。这次《记住乡愁》乡村振兴篇要拍摄的目的地是天津蓟州区罗庄子镇杨家峪村,一个温暖有故事的小山村。



杨家峪村离北京不远,从北京首都机场出发,沿着京平高速公路一路向东,途经平谷区的金海湖,全程100多公里,约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就可以到达杨家峪。路途中,回忆起过往和杨家峪村的缘分,还要从2019年我刚到《记住乡愁》栏目组拍摄古城系列节目说起。那时,我在蓟州拍摄古城系列,拍摄间隙吃到了一种梨,甜而无渣,汁水丰富,蓟州的朋友告诉我,这是蓟州的红香酥梨。


2020年初,古城系列节目播出结束后,《记住乡愁》开始筹备乡村振兴篇节目,在天津提供的资料中,我发现蓟州罗庄子镇杨家峪村的产业是红香酥梨,莫非就是我吃到过的红香酥梨?



第一次调研,为了确定天津的选题,我和同事走遍了天津郊区的十多个村庄,最后一站,正是杨家峪村。我们就像普通游客一样走进了村子,看了看村子的整体环境,村民的精神风貌;听了听村民们的言谈,跟热情的乡亲聊了聊天;了解了村子的历史、故事,观察了村民的生活。也到餐馆、民宿转了转,吃了顿饭,跟老板谈了谈他为什么开餐厅、办民宿,效益怎么样。



通过一系列接触,我们了解到杨家峪村是一个以种梨为主要产业的村庄,我和同事在村民的推荐下,前往杨海连大哥的梨园买梨。杨大哥的园子在整个村子梨园的最高处,进了园子,杨大哥就告诉我们,看中哪个摘哪个,都是自家的梨,先尝尝。看我们不好意思,杨大哥在几棵树下转悠了几圈,摘下几个梨,让我们品尝。一口下去,这熟悉的香甜味道,就是我拍摄蓟州古城时吃到的红香酥梨。



说到红香酥梨,杨大叔打开了话匣子,言谈举止间,透着对自家梨的喜爱之情。我们买了几十斤梨,带回北京,分享给家人同事,大家都说这梨好吃,至此,我对杨家峪村红香酥梨的品质有了底。



接下来就是第二次调研,这次调研,我们邀请当地的文史专家、梨树种植技术人员、村两委成员、村民们深入了解杨家峪的人文历史、产业故事。通过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校长王艳忠的介绍,我们了解到杨家峪村种梨的历史和几次产业升级、科技加持到最终种出高品质红香酥梨并且创立了品牌的故事。


在科学种植的指导下,杨家峪村的红香酥梨不仅种出了名堂,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罗庄子镇也成为了红香酥梨种植基地,镇上还成功举办了多届“梨王争霸赛”。为了争当梨王,果农们不断提高种植技术,提升红香酥梨的品质。现在,最重的梨已有980克,接近2市斤,跟小西瓜差不多大,糖度最高则达到了16.6度,接近荔枝的甜度。



村中心有两棵几百年的老槐树,被村民称为“祖孙槐”。大槐树下,村里的老人给我们讲起杨家峪村孝德兴村的故事,还带着我们去看村后的山谷中,村民们精心养护着的近200年树龄的五棵野梨树,这五棵野梨树,在100多年前的盛夏结果,救了整个村子,杨家峪村也从那时开始种植梨树。



在这次调研里,我们走进了村民家中,感受到了村民的热情、朴实和含蓄。杨家峪村的房屋大多是平房,从外面看很普通,但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敞亮的房间,现代化的家用电器,有的村民家中摆着鲜花,有的墙上挂着字画,温馨又雅致,这是村里产业兴旺给每户人家带来的变化。在杨海连家中,我们见到了他的儿子杨世良,杨世良从内蒙古农业大学毕业,参军入伍两年,退役后回到村里,开始帮父亲打理梨园。他和其他回村的年轻人一样,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使梨园产业得到更多发展。



在村民代福德家,我们见到了他87岁的老母亲,一进门,全家人正在陪老人吃午餐,从老人的笑容里能感受到她的高兴和满足。在饭后的聊天中我们得知,几个儿子会轮流接老人到家里养老,而且每周总有几天,儿孙们要一起凑到老人身边,陪老人吃饭聊天。老人的儿孙们告诉我,这样祖孙同堂、其乐融融的场景并不稀奇,村里人都是这样,都很孝顺。



村里孝悌友爱的风气从古流传至今,每年的重阳节,村里都会集体为70岁以上的老人过生日,年轻人还会给老人送生日蛋糕。同时,村里也组织了“晒被子大赛”,集中展示年轻人给老人缝制的过冬棉被,还要评出多个奖项。除此之外,还有定期举办的体育比赛、书法大赛、假期课堂,每到节假日还会邀请戏班来村里表演精彩的皮影戏,杨家峪也因此获得了“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的称号。“晒被子大赛”是一年之中村里的大事之一,也成为人们传递孝道、爱心的重要载体。



百善孝为先,这不仅仅是杨家峪村的传承,更是我们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优秀传统。做到养父母之身并不难,但是孝道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奉养父母的身体和健康,而是要养父母之身、心、志、慧,这是中华孝道文化的精髓,也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由此推及而来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爱国奉献,更是孝德文化中移孝为忠的大孝之道。



杨家峪村的百姓们,从古至今,有很多孝德传承的故事,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村民们把孝德转化为内生动力,用双手、汗水和智慧不断推动着家乡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生态振兴。


杨家峪村百姓的生活到底怎么样?2市斤的梨王又长什么样?200年的五棵老梨树有什么故事?“晒被子大赛”的场面到底有多热闹?节目已经拍摄制作完成,邀请观众、网友朋友们一起观看《记住乡愁》乡村振兴篇——《杨家峪——家和万事兴 梨香飘满山》,更欢迎朋友们有机会到杨家峪村看满树梨花、品尝红香酥梨!

编辑 | 康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梨树   梨园   乡愁   天津   编导   村子   手记   村里   村民   古城   老人   故事   朱海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