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国库看守人为了偷白银,练就绝技偷走10万两,晚年却很凄惨

前言

道光皇帝是一位以节约出名的皇帝,他穿着打着补丁的龙袍,吃着不放油的午餐,连皇家宴会举办一概从俭入流的,甚至希望大臣们自备口粮出席。

就是这样一位守财皇帝,在他的任期间,却发生了一件古今中外少有之大事,而这件事一度让道光彻夜不眠、萎靡不振,并且猜疑心四起,看谁都像小偷。这一件事,还让本是心慈手软的道光帝痛下杀手,将一种官职的人赶尽杀绝。

这件事是什么?

这件事就是自家的国库被人搬空了,可以堆成几座小山的10万两白银全变成木头块。但是万两白银被偷梁换柱,听上去就十分不可信,因为万两白银体积非常大,据史料记载,古代并没有这样的技术完成都这么浩大的工程,而且还是在连苍蝇都飞不进去的国库,更加不可能。

可事实摆在眼前,确实有人将国库搬空了,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当然,很多故事都是相似的,和所有的反贪故事一样,国库消失案,这一切都要从一个举报信开始。

一、欲哭无泪的道光与不翼而飞的银子

道光二十二年的一天,道光皇帝的案头出现了一张不起眼的状纸,起初道光皇帝瞟了一眼,并没怎么看清这张好像是衙门内部闹事的告状信,直到道光忙完了手中的大事之后。

猛然,被这张黄纸上的两个黑字所吸引——“白银”。此事,一下引起了这位对金钱十分看重的皇帝的警觉。

状纸的内容描述的是:在1842年的北京,万泰银号掌柜张亨智想要为儿子捐纳知州官职。张亨智将一万一千四百七十四两银子分装十一袋送到户部银库交钱,在于银库当差的库丁张诚保的串通下,更改了上报银子的数量,将七袋摇身一变成十一袋。

张亨智的亲家周二和帮手张五办完所有手续后拿着剩下的四袋银子离开银库,但被其他库丁拦住抢走部分银两。

张亨智不满银号管事人来讨要好处,将其痛骂一顿。管事人于是联名控告张诚保和张亨智串通偷漏国库银两

道光帝看完状纸感到一丝寒意从背后升起,赶紧招呼近臣去检查一下国库的情况。事实上,他很担心这是否是一起个案,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他认为这些惯于舞弊的人可能已经不止一次地偷取了财物,因此钦派大臣全面盘查了库项。

朝廷四十多年来从未进行过如此全面的盘查,这次行动可能是道光帝意料之外的结局。

国库的银库里的银子以每千两为单位装袋码放。在清查时,一位官员触碰了一个银袋,发现手感不对,于是打开一看,发现所谓的“每袋千金”实际上是用白布裹着木头冒充的!经过仔细清点,发现大部分的银袋都是假的,银库已经快成了“木头库”。

这让当时负责调查的官员感到惊讶和害怕。他惊讶于户部银库的管理失职,导致亏空惊人。他害怕这将引发一场涉及许多人的血腥事件。

因为,虽然户部银库是管库大臣的下属机构,但由道光皇帝亲自选派的“管理户部三库大臣”掌控。

这次银库的事故将不可避免地让管库大臣受到责备。历任管库大臣中,不乏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和宗室贵族。其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是容易惹的

得知这个消息的道光,硬是气得面红耳赤,半天都没有憋出一句话来。要知道的是清朝对国库的监管制度十分严格,其中一项措施是委派宰相级别的重臣充任管库大臣,定期稽查户部三库。

此外,还不定期选派“查库王大臣”进行随时查验。为了确保官银安全,库丁进入银库劳作时必须脱光衣服,裸体进入,出来时还要进行一系列的体检

比现在的安检还要严格的体检,一是进门前要将双手抬起,露出手关节,检查没有将银子绑在手肘上。二是蹲下,伸腿跨越一个小凳子,检查腿上是否有携带他物,三是学动物叫,检查口舌喉。

完成上述过程才可以下班回家。

所以,为何在如此严密的防范,库丁仍能够偷窃官银?

二、守库人从小培养的运银之“道”

带着怒不可遏的道光的疑问,办案的官员开始了艰难的查找丢失的白银之路。

只是接下来地查到事,发生得让办案的官员感到瞠目结舌

库丁偷运白银的第一条路,也是库丁最常用的苦招——“谷道运银之路”。“谷道”学术上称“肛门”,所谓的“谷道运银之路”就是库丁们用自己“肛门”夹带银子躲过所有的“安全检查”将银子运到家中。这些进行运输的库丁,他们从小就被父辈训练,因为肛门作为人体的器官它是脆弱的,不是那样好塞入的地方,但是对于他们却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后留下的运银密道

所以,这些被家人给予厚望的库丁要从小用各种工具不断刺激肛门,直到能够塞进去十两重铁丸十颗才算“学成出师”

然后,再加上配合一种名为“松骨药”的使用,一次夹带六七锭银子就轻轻松松。这样看来,放在清朝,守库人员的运银之道真的是很超前的举动,让人不得不佩服他们的聪明才智。

据说,这些库丁们最满意的江西省上缴的官银,因为江西的白银不仅含银纯度足,而且其银身被打磨得十分的光滑洁净,可以说,能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带出国库。

不过有利则有弊,这种方法对库丁们的身体健康消耗得很快,所以,为了让身体能够得到休息,库丁们想出来一个过渡时期的方法,也是第二条搬运白银之路,是用“茶壶”藏银

国库的银库四周都是密封的,所以,十分的闷热,因此,值班的库丁是被允许自备茶水壶,解渴解闷的。

只不过,在他们出去国库时,茶壶会被倒扣以示里面没有藏银。但在冬天,一些库丁会在茶壶里装上冰冷的茶水,然后将银子沉入壶底,并且用茶叶铺盖其身,然后开盖将茶壶置于室外,不久,银子便冻在茶壶里。这样,在出库时银子就自然而然地不会倒出来了。

但是这个方法也就是天寒地冻之日能用,有很大的局限性。

接着,为了少受“谷痛”之苦的库丁,想出了第三个办法,也是更具有挑战性的方法,就用利用“猕猴盗银”。银库的官员曾经驯养了几只猴子来看守国库。但是没想到的是,这几只本是看家护院的猴子,也被这些心怀鬼胎的看门员看上,教他们偷钱。

那时,英国的鸦片打开了清朝的大门,他们知道猴子模仿人类的习惯,于是,教这几只小动物吸食鸦片。等到猴子上瘾后,再教它们去偷银子来换取猴子们想要的。每当猴子们的烟瘾上来,它们就会为这些人偷银子

由于猕猴动作敏捷,成了库丁盗窃库银的得力助手。不过,后来银库停止养猴,这种手法也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此外,库丁还想了多种方法,偷银,比如说每次开库都需要用清水洒地,挑水的库丁会设计夹层的水桶,将银子藏在夹层里偷带出来等等。

总之,监管不严的国库就被这样钻了空子,这样日积月累的偷银法,不知传了几代人,一直到道光皇帝这一代才发现。这也让得知真相的道光帝哭笑不得!

三、将守库人赶尽杀绝的道光

国库事件出现的多天以来,道光皇帝感到挫败和沮丧,因为他想要查问题反贪腐,却找不到可行的方案。

道光对官员们的荒怠玩忽感到不满,而现在,所有的账目都算在他们的头上,让他感到更加沮丧。他先是斥责缉捕官员不能履行职责,把交办的政务置之不理,抓不到人。

接着,他命令步军统领和各城衙门抓紧抓人,“毋许再有延宕”!这显示出他对处理问题的决心和态度。

此后,道光下了一道狠诏:库丁、银匠、栅栏库丁和银库皂隶等人,无论在库内或外,一律处以极刑,其家人都将成为奴隶或被流放

这样的处罚过于严苛,因为即使这些人在银库外当差,也不一定有罪。然而,这项措施表明了道光皇帝对失职、渎职官员的零容忍态度。他下令对历任国库管理人员和查库官员进行审查和追究,以期减少国库损失。

道光皇帝规定了赔偿的标准,可以根据官员在任时长差异,国库担任的不同职位的官员与检查国库官员每月赔偿一定数量的银钱。

管库大臣和查库大臣的赔偿标准分别为每月五百两和六千两。已经去世的官员相应的赔偿减半,并由子孙继续赔偿。虽然这项措施看似苛刻,但它是雍正皇帝时期所立下的制度。

当时,康熙皇帝去世以后,清朝官场腐败不已,雍正皇帝见此情形,便思考产生其现象的背后原因,他发现,这些贪腐的官员都是一切为了自己的家族的子孙后代的绵延不绝,世世代代享受数不尽的荣华富贵为目的。

所以,雍正皇帝出此下策父债子还,这样又可以追回朝廷丢失的钱,又可以稳住国之栋梁。

虽然这项制度在清朝中期已经形成,但是道光皇帝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执行力度。道光皇帝认为,贪污腐败是国家财政损失的主要原因,必须采取严厉措施来防止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他的追赔制度不仅仅限于官员,还包括了库丁和银匠等财务人员,这也表明他对财务管理方面的重视。

然而,尽管追赔制度对于打击腐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其中的不合理之处也是不可忽视的。例如,追赔制度中株连妻妾子孙的做法过于严苛,容易导致无辜者受到牵连

此外,赔偿标准的设置也可能存在不公平的情况,有些官员可能被迫赔偿超出其实际贪污金额的数额。

总结

在清朝时期,腐败现象屡禁不绝,国库看守人的偷盗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制度的弊端。国库看守人他们在工作中表现出了聪明才智,但同时,这些从小训练“谷”内放东西的人,他们也牺牲一生的健康为代价,也没有享受到有钱带来的幸福生活。

而且,道光皇帝的追赔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止腐败的作用,但是其中的问题也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误杀、误判了许多人。所以,对于防止腐败问题,应该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完善制度、加强监督、提高公众参与度等方面,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8

标签:国库   清朝   户部   道光   茶壶   凄惨   大臣   绝技   晚年   银子   猴子   官员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