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的满江红,便是南宋满满的哀

南宋时期

南宋版图

在宋徽宗、宋钦宗被金朝俘虏过去之后,北宋的余臣只得请宋哲宗的废后孟氏出来垂帘听政了。孟氏是宋哲宗的第一任皇后,发生靖康之祸时,由于是废后,所以没有被金掳走。

公元1127年,孟氏下诏,指定赵构为皇帝并登基,是为宋高宗。在金朝的不断侵袭后,最终定都临安(今杭州),史称为南宋。

赵构画像

败军之气,累世而不复。

高宗南渡时,并没有什么完整的军队,而且群盗遍地,境内的治安,岌岌可危,似乎谈不到恢复这个层面。

金朝此时又是怎么样的呢?兵力尚且不足,且北方人习性到了南方短期难以适应,所以没有很多的兵力去占据宋的全部境遇。

宋朝这时如果可以以一个地方作为根据地,练兵筹饷,抚恤人民,让据点有一段安稳的时间和环境进行发展。

同时,在被金朝占领的地方,奖励、引导宋的子民,使其团结自守,再以正规的军队进一步支援。如此这般发展5年,其实力必然可以有增长。

但是苦于当时的皇帝并不是眼光远大的战略家,也不是一个文武兼备之才,既没有作战的策略,也没能统驭诸将。

利用傀儡政权,企图进行缓冲,使自己得到休息,金朝还是寄希望于这种做法。

完颜宗泽死后,汴京失陷,金人乃立宋朝降将刘豫在汴京,以控制河南、陕西之地。而刘豫本想着借用这种力量,摆脱控制,几次征战都以失败告终。

完颜宗望、完颜宗弼是金太祖的儿子,完颜宗翰是他的侄子,挞懒(完颜昌)是太祖的弟弟。

在金人眼里,宗弼是忠于朝廷的,而挞懒则骄恣腐败。


主和派

岳母刺字

秦桧,被金人捉去后,又被赏赐给挞懒,后来从海路逃归宋。他当时是偏重于内的,主求和。因为当时宋的将帅颇为骄横。高宗本是无进取的雄才,自然意见与秦桧相和,于是任用其为宰相。

公元1137年,刘豫被宗弼所废。秦桧乘机议和,向挞懒索回河南、陕西,把这两块地方还回宋朝,挞懒答应了。第二年,河南、陕西便回归宋朝。

公元1139年,金朝政变,宗弼回京,挞懒往南边逃走,在燕京被金人追杀。

此时和议作废,宗弼再向河南、陕西进击。而宋朝此时的兵力比南渡时稍微强一点。完颜宗弼的前锋被宋将刘锜打败,岳飞则从湖北进军也在河南取得胜利,吴璘出兵收复陕西大部分地域。

倘若宋朝内部没有矛盾,或者矛盾较浅,可以跟金兵抗衡。而宋高宗、秦桧执意言和,把诸将召回,再同金人签订合约:

东边以淮水,西边以大散关为界;每年供奉银子二十五两、绢布二十五万匹;宋向金称臣。

这是何等的屈辱啊?一个国家,还是有主权的国家,仅仅因为领导者没有雄才,让整个国家都蒙难。

金太宗之孙金熙宗(完颜亶)即位,嗜酒昏乱,公元1149年,被堂弟海陵庶人所弑杀。海陵比完颜亶更加狂妄自大,先迁都于燕京,后迁都于汴京。

公元1160年,海陵大举南侵,暴虐过甚,有人便跑去辽阳拥立金世宗。海陵听闻,想要把这些人全部赶过江,然后再北还。

但是到了采石矶这个地方,被宋将虞允文打败。此时海陵改道扬州,被部下弑杀,金兵就此北还。


文官贪财,武官怕死

公元1162年,宋高宗传位于宋孝宗。孝宗有志恢复宋的江山,为岳飞平反,于是任用张浚以试图收复失地。张浚派李显忠出击,结果大败,收复失地的愿望落空。

公元1165年,再次进行赔款向金求和,还得称金朝皇帝为伯父。屈辱又一次上演。

公元1194年,宋孝宗传位于宋光宗。

此时有一个比较好的机会收复部分失地的。金世宗死后,他的儿子章宗立。金朝北边叛乱较多,河南、山东等地粮食歉收,金朝的国势渐渐衰落。

宋光宗体弱多病,皇后李氏又与太上皇孝宗不和。等到孝宗死,光宗都没有出来服丧,此时的大臣颇为怀疑。

于是宰相赵汝愚叫来韩侂胄(tuō zhòu)商议,请高宗时皇后吴氏支持,让光宗禅位于嘉王赵扩,是为宋宁宗。

韩侂胄排去赵汝愚,自己上位代为宰相,但颇为士大夫们攻击,想要收复失地,立恢复宋朝的功劳,来封堵众人之口。

时代在变,至少这点没有变,任何位置的人没有功劳,难以服众。

公元1206年,举兵北伐。他想到的是金朝内乱加深,国力下降,可没有想到的是宋朝此时的兵力也不强。

长期的赔款,文官贪财,武官怕死,士兵内心早已恐惧,士气低落之极。两军交战,襄阳和淮东西州郡,依次沦陷。

战败了就想求和,金人要求宋斩韩侂胄,并且要见到他的人头,和议就这样决裂了。

但是,宋宁宗的皇后杨氏与韩侂胄有过节,便让哥哥次山勾结侍郎史弥远,杀掉了韩侂胄,并将韩侂胄的首级给到金人那里。

公元1208年,宋与金达成求和协议,宋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三十万两银子和三十五布匹作为每年的供奉。

韩侂胄虽然是个狂妄之人,但也是为了大宋的江山,宋朝这个举动,也太不像话了。


蒙古灭金

公元1210年,金章宗死,他的叔父卫绍王完颜永济即位。

公元1211年,蒙古入侵金,金人一败涂地。金朝此时国力衰弱,已经成强弩之末了,宋朝完全可以拖,其实没有急于讲和的必要,只是宋朝畏战了。

蒙古本来是室韦部落的,但后来和鞑靼混合,所以蒙人也称自己是鞑靼。自从回绮灭亡后,漠北长时间没有强悍的部落,到公元1167年成吉思汗做了蒙古的部落统领时,已经三百六十多年了。

时间总是很有趣的打磨着,经过不断地淘汰,酝酿,自然该产生一个强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孛儿只斤年少时,大漠南北部族错列,蒙古部族不见得强大,且内部分裂,而他也备受排挤和看不起。

但是他有雄才大略,统一众部,又与各部落连横纵合,到了公元1206年,大漠南北各部都被其给征服。在这一年,各部族大会在召开,给他上了尊号—成吉思汗。

此时的孛儿只斤•铁木真已不仅仅是蒙古的汗,而是许多部族的大汗了。

公元1210年,成吉思汗征伐西夏。

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开始征伐金。金人对于北方采取的是防守政策,但蒙古从汪古族的地域安然进入长城内,在会河堡大胜金兵,蒙古就这样进入居庸关。

留部分兵力围困燕京,一部分兵分别蹂躏山东、山西,辽东辽西。金人弑杀卫绍王,立宣宗,与蒙古议和,且迁都到了汴京。

蒙古又找了个借口,发兵攻陷燕京。金人此时又把河北的猛安、谋克(军政合一的社会基层组织编制单位迁往河南,夺取汉人的地给他们,但是他们既不能耕,也不能战。

公元1218年,蒙古用兵的重点在西域,金人得以稍稍喘息,又开始剥削宋。这时宋停止供奉,但是金又发兵挑衅。

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发兵伐夏,没有攻克,死在路上。蒙军秘不发丧,直到把夏人灭掉。

公元1229年,蒙古再次伐金,此时蒙古大将拖雷假意从宋境借道,宋人不许,就强行通过,战胜金兵与三峰山。

公元1234年,宋朝孟珙、江海帅师会与蒙古兵围蔡,金朝灭亡。

约金攻辽,还被金给灭掉,这是北宋的覆辙。而南宋约蒙攻金,又要付出代价了。


蒙古灭宋

元世祖忽必烈

公元1251年,蒙古宪宗方立。蒙古此时重点依然在西域,国内还有汗位继承之争,还没有专心针对宋。

公元1258年,忽必烈已经征服吐蕃和大理。宋将坚守合州,蒙古宪宗受伤,死于城下。

忽必烈北还后,自立,是为元世祖。他本来是分治漠南的,但是他手下多西域人和汉人,于是在公元1264年定都燕京。至此蒙古的根据地,就迁移到了中国境内了。

公元1265年,宋将刘整叛宋降元,劝说忽必烈攻打襄阳,至公元1273年,襄阳沦陷。

公元1276年,临安守不住了,谢太后与宋恭帝逃离临安,宰相陈宜中立其弟。

公元1279年,汉奸张弘范来攻,宰相陆秀夫殉国。张世杰收兵打算再东山再起,结果在海陵山船被海浪颠覆而死。

南宋亡。整个中国被北方民族所征服。


南宋,经济实力并不差,一味的割地赔款,最后导致了畏战心理。若精神不足以支撑庞大的经济,便只能被剥削,成为它国的附庸。

整个时代,若只推崇文人,民族没有尚武精神,又怎么去面对强者?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满江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南宋   满江红   燕京   成吉思汗   蒙古   陕西   宋朝   河南   宰相   公元   金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