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到清,为什么历史上各个政权都称为“朝”,而不是叫“国”?

从秦朝至清朝结束,一共跨越了2100多年的时间,江山易主、王朝更迭,更是达到数十个之多。在这千年的岁月里,这些政权国家的代名词,都是用“朝”或者“国”来代指。

只是不知道大家在翻阅史书的时候,是否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春秋战国年间,称呼一个国家政权都是用“国”来代替,可是到秦朝大一统以后,国家政权的称呼转变成为了“朝”,在接下来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除了周边政权用“国”来代指以外,一直都沿用着朝代的说法,这到底是何原因呢?

关于王朝,最早可以追溯到5千年前的夏,夏王大禹开启了家天下的统治,这也确定王朝的第一个性质,那就是延续性,从秦始皇开始,他建立秦朝,就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延续千秋万代。

后来的汉高祖刘邦,在位期间更是以群臣杀白马的方式订立盟约,只能确保姓刘的人为王,也就是“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古文当中,“朝”也可以代表一天,一个新起点,帝王将自己国家称之为王朝,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永久地传承下去。

例如项羽所建立的西楚国,因为缺乏传承的原因,如今我们只会笼统的说这段时间是秦汉,而非“秦楚汉”,同样这个道理也在王莽所开的新政权、武则天所开创的周朝上有体现,他们也往往不被史学界单独拿出来分析,而是视为汉唐的一个冲突而已。

因此王朝往往和血统有关,在西方,它的概念也往往区分与国家,英文中直接通俗易懂的将王朝翻译成为了”house”,也就是家族的意思,比如英国的诺曼王朝(House of Normandy),由诺曼家族建立,传承3个国君,接着是金雀花王朝(House of Plantagenet),由安茹家族的人掌控。

而至于在古代,国比起王朝,就有了更多的内涵,“国”字在商代,它的形状为“或”,意思是指固定的疆域和地域,并不会随着政权的交替而更改,比如说三国时期,西蜀和东吴就习惯性地将处于中原地区的魏叫作中国,这并非承认他是正统,只不过是用来形容地名而已。

而王朝称“朝”而不称国的原因,有一点就是等级制度的划分了,君主建立的朝代往往能够体现自己的地位尊贵性,而低王朝一级的诸侯就只能被称为王国了,比如臣服于明朝的朝鲜王国,君主的衣服也只能穿四爪金龙,而不是明天子所穿着的五爪。

同样,王朝也有区别于帝国,但凡是建立了政权,不依附于他人,有血脉传承的国家都可以成为王朝,但是并非谁都能够称之为帝国的,比如在近代的清朝,打开了国门,他们只能够以国家的形式进行外交。

因此清朝的名称起先是大清帝国,但是在和列强的交锋当中吃了很多起败仗,清政府自己的脸上也挂不住,在一些条约中就用“大清国”称呼自己。

只有1895年签署马关条约的日本给了清朝一些无关紧要的尊重,将双方并称为“大清帝国”和“大日本帝国”,可能日本人觉得抬高对手也就是彰显自己。

整体而言,“朝”在历史中横跨的是一个时间段,而“国”只是出现于历史中的某一块政权疆域,并不是“一家之天下”,从这两个方面看,“朝”的地位在封建政权存在几千年的时间里,要远高于“国”。所以为了称呼这些封建政权,才会用“朝”不用“国”。

图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著者所有,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诺曼   政权   王朝   王国   秦朝   疆域   帝国   清朝   也就是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