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统”的台前幕后(1)陈立夫其人

中统是个怎样的组织?究其一切,还得从1928年的“党务调查科”开始说起……

而说起党务调查科,就不得不提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陈立夫。

陈立夫年轻时,仪表堂堂、谈吐文雅,是个不折不扣的读书人,颇有江南才子的味道。

他是蒋介石的浙江同乡,1917年,19岁的陈立夫以上海市第5名的成绩考取了位于天津的北洋大学,学习工矿,这个专业类似于现在的矿业大学的采矿专业,后来,他又出国深造,在美国匹兹堡大学,1925年拿到了采矿学硕士文凭。

自此,他立志在煤矿事业上贡献一份力量,打算做一名工矿工程师,他拿到中兴煤矿公司的一纸聘书时,长长吁了一口气:我的梦想终于可以实现了……

当年7月,怀揣梦想的陈立夫兴高采烈地回国,来到山东枣庄一家民族股份制企业上班,成了一名煤矿工人。

黄埔军校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与此同时,黄埔军校刚刚成立不久,正是广纳人才之际,就在此时,陈立夫的哥哥陈果夫出现了。

陈果夫1907 年入浙江陆军小学堂,受其叔父陈其美革命活动影响,他组织社团,阅读和传播革命书报。

1911 年3月,陈果夫加入同盟会,同年夏入南京陆军第四中学,武昌起义后,赴武汉从军,后随陈其美在上海参加讨伐袁世凯的“ 二次革命”。

1918年起,在上海经商,与蒋介石等做交易所投机买卖。

1924年,黄埔军校创办后,他在上海兼为军校招募新生及采购物资,当弟弟回国之后,他希望陈立夫能够像自己的父辈那样,在政治方面取得成就。

于是,陈果夫找到了陈立夫,希望他能够弃文从政,跟着蒋介石干。

陈果夫说:“弟弟,挖煤有什么前途?挖煤既辛苦,又赚不到钱……只有那些穷人,才会冒险下井。堂堂一个海归硕士,放弃优厚条件去挖煤,难道不是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做官多好?自古以来,中国人都以当官为荣,难道你就不想当官吗?”

陈立夫思考了一会儿,问:“难道千里迢迢去美国匹兹堡,费尽心思考下来的文凭,就这么白瞎了?更何况,我对政治不感兴趣!”

陈果夫语重心长地说:“其实当官跟你的梦想并不冲突……”陈果夫掰着手指给陈立夫算了一笔账:

“弟弟,你看……如果你混上官,你的工矿理想就更容易实现了!你可以掌管煤矿,不仅可以当工程师,而且还可以当煤老板!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可以取得巨大的成功:

一个是野心家,一个是梦想家!我知道你有梦想,但是只有梦想,没有野心是万万不成的!难道你就不想取得成功吗?”

陈立夫犹豫了一下。

陈果夫趁热打铁:“弟弟,当官是一件美差……天下之大,哪个人不想当官?如果你当上大官,地位有了,钞票有了,女人也有了,吃喝不愁,而且还能做自己平时不敢想的事,多么好啊?

更何况,咱们国家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看看咱们的国家,战事不断,死的死伤的伤,你难道想袖手旁观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弟弟,趁自己年轻,应该立下大的志向!

三叔(蒋介石)跟咱家交情好,而且黄埔现在正是用人的时候,难道你忘了自己入党前发过的誓吗?”

陈立夫犹豫了片刻,不过,还是拒绝了陈果夫。

但从这之后,陈立夫思绪很乱,仿佛一下子蒙上了阴影,他茶不思、饭不想,就连工作也受到了影响,结果遭到了矿上领导的批评。

某个月朗星稀的夜晚,陈立夫托着下巴,陷入了无限深思,他以一副“思考者”的姿态,双目深沉地看着坑洼不平的地面,开始回想自己上学、求学的经历,想起自己在美国求学时,也时常参与到国际形势的讨论中。

他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一下子变得富强起来……尤其是“华人和狗不得入内”这句话也曾深深刺激过他。

他的决心发生了动摇,同时也感觉到:当务之急,是救国,而非当什么煤矿工程师!他失眠了,一宿没睡……

这时,他的哥哥陈果夫给黄埔军校的校长蒋介石写了一封信,告知蒋介石陈立夫留学归来。

图片来自网络

蒋介石第一时间给陈立夫发来电报,急切希望陈立夫能够来黄埔军校上班,没想到热情的蒋介石,竟然吃了陈立夫的闭门羹。

蒋介石看到陈立夫的拒绝信,有点郁闷,于是,他效仿刘备,玩起了“三顾茅庐”,再次致电陈立夫:想开矿,就来开采革命之矿……没想到这一次,陈立夫感动了。

刚好此时的陈立夫,思想也发生了变化,加之哥哥陈果夫的催促,陈立夫离开上海,到黄埔军校报到。

蒋介石见到陈立夫,高兴得不得了:“立夫,想当年我跟你叔陈其美可是拜把子兄弟,你叔是老大,我是老三……以后你直接喊我三叔就行了!来到广州不要见外,就把我当自己人,把黄埔军校当自己家……”

陈立夫初到黄埔,年龄不大,还算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

他没有拒绝蒋介石的安排,只是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三叔,我是个书生,没当过兵,从来没有打过仗!所以我只是想从事文字这一块,请三叔见谅!”

听陈立夫这么一说,蒋介石二话没说,就把陈立夫安排到自己身边,当起了机要秘书。

至于住宿伙食问题,蒋介石更像长辈那般贴心:不仅让陈立夫跟着自己吃住,甚至连上厕所也带着他……简直把陈立夫当成了宝贝疙瘩!

当上机要秘书的陈立夫,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还是硬着头皮“从政”了!如此一来,世界上少了一名优秀的工程师,多了一名著名的政治人物。

蒋介石确实爱才,并且希望陈立夫在政治方面有所成就。两个人迅速打成一片,甚至茶余饭后常常聊天,相互沟通意见和看法。

但起初(1925年),陈立夫的梦想依旧是采矿,他还在考虑,如果有机会,还是回到采矿中去。

某个晚上,陈立夫跟蒋介石聊天。陈立夫便支支吾吾说出自己的想法:“三叔,如果以后有机会,我还是想去采矿,毕竟那是我一生的梦想和追求……”

蒋介石皱了一下眉头:“立夫,如果革命成功了,你完全可以去采你的矿,挖你的煤!但是记住,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革命的滚滚大潮,等着你去征服它!我相信你,你也得相信自己!”

此时的陈立夫已经身不由己,毕竟一只脚已经踏上了革命的征程。但是不图政治的陈立夫还是向蒋介石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三叔,我是书生出身,对打仗、政治一窍不通。如果让我跟着你干,我会千方百计支持你!但是……”

“你还有什么顾虑?”

陈立夫知道蒋先生的脾气,他知道蒋介石爱骂人,于是说道:“古人常说: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这是我对三叔提的唯一一个意见,望三叔斟酌。”

蒋介石拍了拍陈立夫的肩膀说:“立夫,这个你就放心吧!”

蒋介石也算一言九鼎的人,在此后25年,蒋介石从未向陈立夫发过火,就更别提“侮辱”二字了。

秋日的广州天气依旧炎热无比,一天,两个人一前一后来到一个凉亭,而后坐下,两个人一边闲聊,一边喝茶。

蒋介石此时便问陈立夫对革命和政治的看法,为什么入了国民党,而不是共产党,依此了解他的政治立场。

陈立夫 图片来自网络

当时,陈立夫还是一个思维相对简单的人,他毫不保留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他认为,首先,父亲和叔叔们跟着中山先生搞革命、打天下,虽然不是党员,但熟知孙中山先生建立国民党,是想真正建立一个爱国为民的党派,加入国民党是受父辈影响。

其次,国外的求学经历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政治立场。

再次,国民党已经是主流党派,国民党则代表着政府,政府则代表着未来国家的走向。

陈立夫的口才、文采都好,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且立场坚定地表达自己对国民党的拥护和支持,让蒋介石乐得合不拢嘴。

“立夫,你说得好!党国就是要你们这些思想坚定、拥护党的领导的有志之士啊!中山先生死得早,遗留下来的革命旗帜需要你们去扛。

不过,自从中山先生去世后,各个党派都在打自己的算盘,如果先生泉下有知,也会死不瞑目!”

蒋介石假装叹气,实则探一探陈立夫对其他党派的看法。

陈立夫说:“毫无疑问,中国只有一个党,那就是国民党!至于其他党,还不成气候,而且也没有能力控制革命的方向!”

蒋介石则顺口提了提共产党和各地的工农运动,也希望听到陈立夫的观点。

陈立夫说:“共产党,恐怕就是打着‘共产国际’旗号的党派罢了!人类发展至今,还不是资产阶级的天下?至于之中乌托邦的神话,没有多少人相信!

这年月,只要能够平息战争,老百姓就能过上好日子!至于工农运动嘛,我猜想跟洪秀全的起义军差不多,打着不同旗号,另有所图吧!”

蒋介石很高兴,他觉得陈立夫虽然不懂政治,但绝对是个立场坚定的人。中山先生去世后,革命陷入混乱,能够找到一个革命立场如此坚定的新青年,实属不容易。

陈立夫赠送友人的照片 图片来自网络

他拍了拍陈立夫的肩膀,举起茶杯,喊了一声:“干杯!”

陈立夫羞涩地端起茶杯,也喊:“干杯!”

一声“干杯”,其实就是统一战线,建立革命互信关系。一方面,蒋介石需要一个懂英语的人翻译一些外文文件,其次,还希望陈立夫能够拿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供自己参考。

自从这次长谈后,蒋介石总算放心了,陈立夫不愧是陈其业的儿子、陈其美的侄儿,而且是根正苗红的革命分子,稍加时日,陈立夫一定会有所成就。

俗话说得好,人怕出名猪怕壮!蒋介石出了名之后,迎来的不是热烈的掌声,而是各种各样的麻烦。政治圈与娱乐圈一样,都是一个“绯闻不断”的地方,这让蒋介石十分烦恼。

当然自从蒋介石出了名之后,他就再也不是过去的蒋介石了,他的野心也越来越大,尤其是中山先生离世后,他就开始觊觎那个“大总统”的宝座。

尤其是他反共的意图越来越明显,与苏联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再就是,还有另外一个想要篡权的汪精卫……

一时间,蒋介石可谓四面楚歌,唯独能够体谅他、安慰他的就是机要秘书陈立夫了。

某一天,陈立夫看到闷闷不乐的蒋介石,于是放下手中的文件,给蒋介石沏了一壶茶。蒋介石发自肺腑地感慨道:“立夫,三叔没有看错你!”

“校长,我能帮你什么?”

蒋介石摇摇头:“有些忙你帮不了,谢谢!”

蒋介石话随这样子说,但是觉得这个机要秘书,现在越来越贴心,也越来越重要。慢慢地,他开始参考陈立夫的建议,试着让陈立夫独自处理文件。

陈立夫受过高等教育,又有国外留学经历,是个悟性很高的人,得到了蒋介石的授权,他逐渐开始参与政治、领会政治,为自己以后的政治生涯埋下伏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匹兹堡   黄埔军校   中统   台前幕后   机要   中山   党派   蒋介石   国民党   煤矿   政治   梦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