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赐刘墉跳河自尽,刘墉接旨后却回家洗了个澡,事后才知真高明

说起刘墉,大家脑海里所浮现出的一定是这样的一个形象-佝偻着背,但是却一身正气,并且是个忠诚耿直的正人君子!

当然,这样的正人君子自然是会招来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嫉恨-就比如和珅,他就一直和刘墉过不去,有好几次他都恨不得能将刘墉除之而后快!

有一次,和珅甚至撺掇乾隆赐死刘墉,也不知道乾隆是出于什么心态,乾隆居然真的下了旨意赐刘墉跳河自尽。

只不过,刘墉做了一个很平常的举动就将这一次危机化解而去!那么,刘墉究竟做了什么事,才让这个必死的局面得以解除呢?

名臣之后

如果要想知道这件事的始末缘由,我们还是要从刘墉的个人发迹开始说起-刘墉的父亲刘统勋在雍正乾隆年间备受重用,作为刘统勋的儿子,刘墉自然而然地就是清朝的“官二代”。

与其他官宦子弟玩世不恭,游手好闲不同,刘统勋对刘墉的管教相当的严格!不仅在学业上严格要求他,更是着重培养刘墉的性格。

作为官宦子弟,刘墉自幼就生活在父亲勤劳公事的影响之下,刘墉养成了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处事之道!再加上刘统勋对刘墉的教导和培养,刘墉最终成为了一个知识渊博,才华横溢的栋梁之才!

看着自己的儿子如此成器,刘统勋也很高兴。为了检测儿子是不是真的学到了自己的本事,刘统勋鼓励刘墉去参加科举!

刘统勋自然知道父亲对他的期望,于是在科举考试中更加努力,不但直接通过了县试和乡试,就连会试和殿试他都是一鼓作气直接通过!

最后成为了那一次科举考试的榜眼!在考中进士之后,刘墉被分配到了翰林院,成为了一名庶吉士。从此,刘墉开始了属于自己的仕途生涯!

入仕之后,他的同僚们发现,尽管刘墉在才能上的确是无可挑剔!但是刘墉的相貌实在是让人无法恭维-与那些仪表堂堂的新科进士完全不同。

刘墉不仅个子矮,就连他的背都有点驼。看着这样丑陋的刘墉,他的同僚们都不由得感到忍俊不禁,于是,便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刘罗锅!

尽管外貌丑陋,但是,刘墉在官场民间的口碑却实在是上佳!在入仕之后,刘墉做过许多官职-他先后在安徽担任学政官,在太原和江宁也都做过一把手,在湖南做过巡抚,之后陆陆续续在全国各地都做过官!

不论刘墉走到哪里做官,他都始终秉承着心中的底线-那就是廉洁爱民,宽以待人!也正是因为刘墉为官的底线,使得刘墉收获了百姓们的一致好评!

同时,刘墉这个刘罗锅的外号也随着他做官的足迹散播到了全国各地,民间百姓们也多管刘墉叫“刘罗锅”。只不过,“刘罗锅”这三个字从百姓的口中说出,似乎要比官员们口中说出来的要更加亲切。

后来,为官多年的刘墉由于官声极佳的原因被乾隆所看中,此时的刘墉已经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已经是个年近半百的人了!

尽管刘墉已经不再年轻,但是刘墉为官的信念还是没有改变!在进入了中央之后,刘墉被乾隆委以重任!而也就是从此时开始,刘墉的人生才进入了一个新的传奇阶段。

在进入中央之后,由于刘墉为人刚正,乾隆对其人品很是满意,便授予了其包括督察院御史之内的许多官职!乾隆的用意很简单,你刘墉不是刚正耿直忠诚不二吗?那我就用你来平衡朝中众大臣!

可是,乾隆没想到,刘墉就是个过于刚正的死心眼,晚年的乾隆也被刘墉弄得很是难堪,常常对刘墉恨得牙痒痒!

不过,尽管乾隆对刘墉恨到牙根痒痒,但是乾隆却说什么都不动刘墉,因为乾隆知道,只要有刘墉在,那么朝中的贪官们就必然会将矛头对准刘墉!自己则能获得最安稳的朝堂环境!

而且,刘墉的忠心日月可鉴,自己要是杀了他就肯定要背负一个昏君的骂名!倒不如让刘墉和朝中的贪官们去斗个高低,这样还方便自己看戏!

果然,就像乾隆所预料的一样,自打刘墉入朝之后,由于其刚正不阿的性格,找引来了一帮贪官污吏们的憎恨!

这帮贪官污吏中最憎恨刘墉的,就是和珅。

刘墉智计脱险

了解清朝历史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在清朝,最大的贪官不是别人,正是和珅这个家伙!此人在乾隆一朝仗着乾隆皇帝对他的宠信和纵容在乾隆一朝大肆结党营私,贪腐作弊!将整个朝堂环境变得极其恶劣!

可以说,整个乾隆一朝若是没有和珅,官吏的贪腐情况会好很多!面对整个乾隆朝贪污的根源,刘墉可以说对和珅一点好感都没有。

二人不仅从为官的理念上相悖,就连为人的原则上都可以说是水火不容的!因此,刘墉自打入朝之后,就一直在与和珅做着斗争!

在和珅看来,刘墉和自己作对那就是找死!他和珅何许人也?乾隆皇帝的心腹近臣,乾隆最得力的臣子,他与刘墉相比明显是自己更受圣宠才对!

只要自己向乾隆说点刘墉的坏话,刘墉岂不是要必死无疑?然而,和珅想错了,不管他怎么样在乾隆面前诬陷刘墉,乾隆都不对刘墉动手,反而会宽慰刘墉几句让刘墉安心。

乾隆皇帝知道,自己如果这么做的话,和珅一定会更加的嫉恨刘墉,事情的发展也真的就像乾隆所预料的一样,看到了乾隆的态度之后,和珅对刘墉的嫉恨愈发的深刻,和珅开始想尽一切办法要将刘墉除掉!

和珅一直在等待机会,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之后,和珅终于把握住了一次最好的机会!

那是一次正常的朝会散会之后,心怀叵测的和珅在朝会散会之后选择了单独面见皇帝,由于和珅地位的特殊,乾隆也没有多想,就让和珅进了养心殿!

看着和珅在自己面前有什么话要说的样子,乾隆很奇怪,往日里和珅都是有什么就对自己说什么,为何今日却一副有话想说却不敢说的样子?

乾隆让和珅直说,此时,和珅乾隆说了一些有关刘墉的坏话,说他表面上清正廉洁,内里却贪污受贿无恶不作等等之类的。

听着和珅的话语,乾隆一下子就明白了,今天和珅就是来污蔑刘墉的,在明白了和珅的企图之后,乾隆并没有打断他,而是津津有味地听着。

过了许久,乾隆总算是听完了和珅的叙述,此时,乾隆才慢悠悠地开口问和珅,究竟是想要自己怎么样处置刘墉?

听完了乾隆的发话,和珅也不由得愣了一下,他没想到,乾隆居然真的舍得处置了刘墉!

当下心中狂喜!他要抓住这次机会将刘墉置之死地,于是,和珅便向乾隆提出了赐死刘墉的想法!

乾隆何许人也,他又怎么会不知道和珅的险恶用心?刘墉并不是和珅所说的那样十恶不赦的奸佞!

和珅这纯粹的就是想要借刀杀人,想借自己的手将刘墉这个心头大患铲除掉!虽然看破了和珅的内心的险恶想法,但是出于玩心,乾隆却接着和珅的话茬说了下去-传旨,赐刘墉跳河自尽!

俗话说得好,皇帝一言九鼎,见乾隆动了真格的,太监也不敢怠慢,而是急急忙忙地去给刘墉传旨。

在接到了让自己跳河自尽的圣旨之后,刘墉大吃一惊!他没有想到,自己勤勤恳恳,却最后落得个赐死的下场!心中不由得升起了一阵悲哀!

然而,刘墉冷静下来之后转念一想-皇上这道圣旨很明显就是在耍自己玩啊!他是想看看自己会想出什么办法来解决这次危机!

毕竟古往今来,赐死哪有赐跳河自尽的?想通了这一点后,刘墉沉思了片刻,终于,在他的脑海里,他想出了一条计策-他向使者回复,说自己想回去洗个澡,再去找条河跳河自尽!麻烦使者回宫向皇上通报一声。使者答应了他的要求,回宫向皇帝交旨去了。

回到家的刘墉急急忙忙地洗了个澡,便赶紧进宫去面见乾隆去了,在听到太监回禀说刘墉求见的时候,乾隆不由得松了一口气,看来刘墉还是明白了自己的用意。

是的,在下了圣旨之后,乾隆心中也有一些紧张,他挺怕刘墉这个耿直的家伙真的遵守圣旨去跳河自尽去了!

那到时候自己就真的是有口莫辩了!尽管乾隆心里是这么想的,但是身为帝王,帝王的威严他还是要有的!

于是他佯装生气,大声质问为什么刘墉要抗旨!刘墉也不甘示弱,堂堂正正的回复乾隆道:不是自己不跳,而是屈原不愿意收自己!

屈原说自己是碰到了昏君被逼无奈才选择了跳河这条路,你难道也碰到了昏君?

听完了刘墉的话之后,乾隆明显一愣!而后不由得大笑起来,看着面前跪倒在地的刘墉,乾隆摆摆手,表示此事就这样算了吧。

之后安慰了刘墉几句话之后便派人将他送回了家!于是,这场危及性命的危机,就这样被刘墉巧妙地化解了。

尽管说,伴君如伴虎,但是只要有着足够的智慧,再凶猛的老虎也不免的要沦为玩物不是?就像刘墉这次死里逃生一样,他不就成功地用自己的智慧将乾隆好好地戏耍了一番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刘墉   乾隆   屈原   刚正   昏君   耿直   圣旨   科举   贪官   清朝   事后   高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