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汉臣不能自称“奴才”违者严惩,“奴才”居然是地位的象征

清朝 汉臣不能自称“奴才”违者严惩,“奴才”居然是地位的象征。

在清朝汉族的官员无论你官居几品都不能在皇上面前自称“奴才”。违反规定者还会受到惩罚。

大清朝是北方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当时后金灭明后,问鼎中原。

在大清入关以后,除了军事上依靠八旗兵勇,政治上也只信赖满人贵族。

但是慢慢的统治者发现光靠满人根本无法治理这个庞大的国家,于是汉臣慢慢得到了启用。而且汉人在文化、农业等方面都远胜于关外的满人。

慢慢的满族大臣也开始学习汉文化,甚至是皇帝都热衷于汉文化。清朝后期的皇帝几乎都不怎么会满语。

虽然汉族大臣地位慢慢上升,但是和满臣相比还是有差距。

到了雍正皇帝,他开始重用汉臣,雍正皇帝接手的国家虽然看上去强大,实则外强中干。所以他推行了很多新政,也重用了一批汉臣。

雍正画像

但是到了乾隆朝情况又发生了转变。乾隆对这一现象很不满。

有一次,满族大臣和一个汉臣联名上折子。因为满族大臣的名字在前面。就用了:奴才天保、马人龙这样的开头。乾隆一看十分生气。

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原因不难理解,就是打压汉臣。

因为满族作为征服者,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心态,”奴才“虽然听上去不好,但是显示出一种自己人的意思,而”臣“则是外人,是被征服者。

而且满族人数远远少于汉族。

乾隆画像

满清虽然问鼎天下,但是统治始终有着一种隐忧,那就是满族在数量上处于劣势。万一有一天有一个汉人领袖登高一呼,岂不是容易威胁自己的地位。

但是朝堂之上,面见皇帝时难免会出现错误。于是皇帝特意为此事做出详细规定。

1 所有汉臣一律只能称臣。

2 四品官以下的满臣也只能称臣。

3 武将一律称奴才。

4 公事称臣,私事请安称奴才。

张廷玉

本文参考资料来源于网络,只讲历史,没有任何隐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奴才   清朝   满族   乾隆   汉族   雍正皇帝   满人   征服者   大臣   违者   象征   皇帝   地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