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家世,就是教化之源,要读懂一个人,不妨先观其家世渊源

杨绛的太爷,爷爷都曾在江浙地区当过官,正所谓是书香门第,代代都是读书人。杨绛的父亲杨荫杭出生于1878年,从小也是酷爱读书,少年时即文采风流,小有名气。

1895年,盛宣怀在天津创办天津中西学堂,恰巧这一年杨荫杭考入这所学堂。所有学生免费上学,教学上效仿的是美国模式,有“东方康奈尔”的美誉。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所大学,后来又被更名为北洋大学、天津大学。

1897年,由于学校食堂出现问题,矛盾不断的被激化,从而引起学生抗议活动。学校领导对此态度非常强硬,决定开除领头闹事之人,而那些慷慨激昂的带头人此时却销声匿迹,没有一个人敢出来承担问题。杨荫杭并没有参加抗议活动,却挺身而出主动承担了责任,在抗议活动结束后,他也被开除了。由此可以看出,杨荫杭是一个有担当的人,不是随波逐流之辈。命运并没有因此亏待杨荫杭,不久,他就又考入了另一所学堂,那就是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

1898年,杨荫杭因为成绩优异又被保送至日本留学,与同学共同创办了第一份留学杂志----《译书汇编》。同年假期回乡探亲,杨荫杭与唐须嫈结婚。唐须嫈无锡人,也是一名出身名校的才女,与杨荫杭同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郎才女貌,也有共同语言,二人的生活与感情总是琴瑟和鸣,相濡以沫。

1911年7月17日,杨绛出生在北京,在此之前,杨绛已经有三个姐姐了。杨荫杭对这个女儿是特别的喜爱,她的眼睛忽闪忽闪的,透着灵气。杨荫杭给这个女儿起名叫季康,小名叫阿季,(“季康”与“绛”谐音,这也是杨绛笔名的由来)。

阿季每天的生活都是快乐的,在温情中长大,父母宠爱她,她更加敬爱父母。在学堂老师和同学也喜欢她,阿季的童年是快乐美好的。

1917年,父亲的工作又出现了问题,被停职在家。杨父当时在北京高等检察厅任职检察长,因职责所在受理交通厅总长许世英涉嫌受贿一案。许世英也非等闲之辈,背景深厚,许多高官都打来电话为许世英求情,都没有得到杨荫杭的回应。第二天得到通知杨荫杭被停职。面对北洋政府的官官相护,杨荫杭心灰意冷,决定辞职回南方老家。

1919年秋,这天早上,天气微微有点凉,杨荫杭带着家人离开北京。这一天对于阿季来说是特别难忘的,因为有一大片人来送行。阿季感到非常的自豪,觉得父亲是伟大与众不同的。

在回南方的火车上,对杨荫杭来说是一次伤心之旅,本想在司法部感触一番事业的,却没想到会是这种结果。一家人从北京乘车到达天津后,在码头休整了两天,随后登上“新铭号”客轮从海上一路南下,驶向上海。三天后到达上海,一家人换乘到“拖船”继续前行。两天后到达无锡。一家人并没有回祖宅居住,而是住在父亲提前在无锡沙巷租的一栋宅子里。

父亲喜欢吃虾,尤其喜欢吃“炝虾”。就是选用鲜活的虾,洗净后撒上葱姜,在倒上酱油,用碗扣上闷着,一会就好了,就可以吃了,味道很是鲜美。而阿季不吃,她害怕吃活的虾。也许是因为吃了活虾,全家人除了阿季都生病了,经过治疗后大家都好了,唯独父亲不见好,反而是越来越严重,高烧不退。在当时无锡的医疗条件是有限的,就连血尿的化验都得从无锡运到上海化验,来回就得七天,父亲是相信西医的,母亲只好将中药面倒进胶囊里伪装成西药喂给父亲吃。可是中西药都吃了,却没有效果,父亲开始说胡话了。最后连民间的迷信方法“叫魂”都试了,却也没有效果。

后来父亲的老朋友华实甫先生来了,他也是一名中医,母亲恳请他为父亲开一个方子试试,因为当时本地的医生已经不在给父亲开方子抓药了,母亲却从来都没有放弃治疗父亲。华先生开的药中有珍珠粉,母亲便把嫁妆中的珍珠磨成粉入药喂给父亲服下。病来如山倒,病区如抽丝,父亲终于挺过来了!全家人都视华先生为救命恩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北洋   无锡   家世   天津   渊源   上海   北京   学堂   抗议   家人   父亲   母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