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群众、形式主义、贪污腐败、无序援助他国是苏联解体的根原

苏联解体已经整整30年了,其解体的原因至今依然争论不休。有人说苏联脱离了群众,后期高层腐败;也有人说苏联经济结构不健康,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薄弱;还有人说苏联多次出现战略失误,失去了几个重要的盟友,都很有道理。

苏联帝国版图

但我今天要提出一个新的看法,苏联的解体与援助国家过多也有直接关联。很多人都知道,苏联曾经援助过中国,不仅给钱给物资,还把自己全套的工业体系、西方文明几百年的精华全部复制粘贴到了中国。在中苏蜜月期的时候,苏联累计派了上万名专家到中国手把手帮忙,实际落实了156工程中的150项。仅1954年到1957年,苏联就向中国提供了4261个教学大纲、4587项工业制品的国家标准。如此全方位的援助,在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如果不是恰好处于共产主义照耀世界的特殊年代,国与国之间的确是很难发生这种深层次的援助。

苏联援助的国家旗帜(一部分)

而且当时的苏联并非只援助了中国一个国家,二战结束到斯大林逝世这段时间,苏联援助了12个国家,到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时,苏联援助的国家数量已经增加到了27个,到1981年的时候,受苏联援助的国家数量就已经暴增到了64个,而且几乎全部是贫穷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这些国家有一个最显著的特征,不管你以任何形式援助,都相当于白给,反正他们还不起。

直到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开始清算债务,最后发现古巴、朝鲜、伊拉克、蒙古、阿富汗、叙利亚、越南等数十个国家合计欠了1300亿美元左右。那么八九十年代的1300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呢?苏联1986年的GDP也才一万一千亿美元左右,也就是援助的钱占到了苏联GDP的12%,这远远超出了美国对外援助国的对比。

就拿著名的马歇尔计划来说吧,美国在四五十年代累计给西欧各国援助了131亿美元,而美国1955年的GDP是4200亿美元左右,占比才3%。即便如此,这都被丘吉尔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那苏联的援助应该被称为什么呢?

苏联援助的钱还有其他各种神奇的补贴方式。比如说,当时苏联和古巴做生意,进口蔗糖市场价才1.12美分,为了让古巴赚到钱,苏联直接以6.11美分五倍的价格收购。更夸张的是,1982年的时候,进口蔗糖市场价涨到了5.48美分,苏联甚至用49.7美分九倍的价格进行收购。

估计很少有人知道,苏联没解体之前,朝鲜的生活水平比中国和韩国都要高很多。60年代到80年代是朝鲜经济的巅峰期,享受着各种苏联的能源和工业品,农业也实现了机械化,是当时东亚地区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强国。等到苏联解体后,朝鲜就发生了饥荒,经济发展一蹶不振,变成了如今大家看到的样子。可想而知,当时的朝鲜几乎都是靠苏联的援助在续命。而苏联的基本情况我们也都有所耳闻,军工产业强大,轻工也不太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本就比不上欧美,再加上如此大规模的对外援助,就更加让苏联老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了。

60.70年代朝鲜农业生产机械化

80年代末期,苏联人民需要排长队才能抢到一个面包,上百人排队才能买到猪肉,苏联青年没有工作,在路边借酒消愁,这样的场景在苏联解体前夕比比皆是。今天,很多人为苏联的解体感到惋惜!

苏联人民排长队抢面包

其实“人民才是历史的主角”!如果一个国家的百姓吃不饱饭,衣食住行都成为问题,那么这个国家实力再强大,也终究会分崩离析。

消灭剥削与高层贪腐对立

特别是苏联这样的国家,他的理想很美好,解放全人类,消灭剥削,实现共产主义!这当然是无数人向往的生活,但正因为理想过于美好,当现实与理想差异过大的时候,才会有更强的讽刺感。

当解放全人类与苏联人民排队抢面包放在一起,当消灭剥削与苏联高层严重腐败放在一起,一切的理想就都变成了笑话。但是他可能自己从来都没有想清楚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如果一个国家甚至都不能让自己的人民先过上好生活,那么又有什么能力改变全世界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古巴   苏联   朝鲜   形式主义   美分   美国   中国   腐败   群众   年代   理想   美元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