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专访|王际辉:打造具有特色的莞产预制菜

第七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下称“第七届食博会•预博会”)在东莞举办,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东莞预制菜行业发展现状如何,还有哪些提升空间?东莞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脱颖而出,让预制菜产业融合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南方+日前采访了东莞理工学院生命健康技术学院负责人、博士生导师,东莞市食品学会理事长王际辉,请他谈谈东莞预制菜的发展。

王际辉。

南方+:第七届食博会•预博会在东莞举办,你认为给东莞预制菜行业带来了什么机遇?

王际辉:第七届食博会•预博会在东莞举办,既体现了东莞政府对预制菜产业的重视,也体现了国家层面对东莞的重视,对东莞的预制菜产业发展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宣传自身的机会,也是一个打造东莞预制菜品牌“出圈”的好机会,东莞的预制菜产业企业要把握风口、抓住机会、乘势而上。

南方+:你看好预制菜行业吗?为什么?

王际辉:预制菜产业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实际上在像日本、欧美等国家,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将预制菜做得比较好了。过去我们国家由于整体发展经济水平的制约、人口众多、食品安全等问题,以及人们生活习惯和餐饮方式的不同,预制菜的发展受到一些制约。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快速提升,“懒人经济”“宅人经济”的出现,将会让预制菜更受欢迎,解放厨师,为人们带来更多的便利性。研究数据显示,2026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一万亿,这是一个很大的产业,对企业的发展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南方+:目前,东莞预制菜行业发展现状如何?还有哪些提升空间?

王际辉:东莞作为制造名城,整个食品产业的发展基础是很好的,经过多年的发展,有着近两千家的食品企业相关的企业,预制菜产业有着很好的一产二产的基础,未来的发展是大有可为的。但是在产业布局和一些方方面面的因素影响下,在广东这个预制菜产业发展较为先行的地方,东莞目前还没有走在前列。去年,东莞遗憾落选了广东首批11个预制菜产业园,这对其产业发展来说也是一种挑战。能不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面“弯道超车”,是我们需要抓紧思考的问题。未来预制菜产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也很有希望去迎头赶上。

东莞企业生产的净菜。

南方+:作为制造名城,东莞有着较为完备的上游原材料-中游预制菜加工生产-下游销售的预制菜行业产业链,你认为东莞如何发挥优势,在预制菜产业中脱颖而出?

王际辉:东莞要把现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很高兴看到东莞今年将预制菜产业链列入了9条重点产业链之一,下一步将推动“链长制”来带动发展,这也体现了政府对预制菜产业发展的关注。作为食品以及预制菜产业研究的科研单位中的一员,我们希望东莞未来在预制菜的引领和区域品牌打造方面做一些规划和思考,希望通过科技赋能,发挥高校与科研院所的作用,投入精力打造具有东莞特色的品牌预制菜。比如,柳州的螺蛳粉可以做到五百多个亿,辣条也可以卖出一两百个亿,这就是产品或者说品牌带来的效应。

很多时候,明星产品不是一个企业就能够单打独斗完成的,而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领下搭建平台,引领更多类似的企业集结成团队,做城市的区域品牌产品,这也是我们未来要努力的方向。未来,我们可以构建产学研一体的平台,加大科研院所与企业的联系,提高产品转化率,提升产品标准,通过区域品牌建设,打造几个东莞的典型特色预制菜产品,比如烧鹅濑粉、腊肠等。

过去可能总有人觉得预制菜的门槛低,随便一个企业找几个厨师就能做好,但核心概念不是这样的,预制菜还是要打造城市的爆品,做出真正代表城市特色和经得起市场考验、有科技含量的产品,让产业跟市场有机对接融合。

南方+:去年,东莞出台了《东莞市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将依托粮油产业、食品加工制造、冷链物流等综合优势,打造集“生产加工、研发创新、商贸物流、综合服务”于一体的东莞预制菜产业体系,用“东莞制造”为预制菜产业赋能增效。你认为要如何助力东莞预制菜产业融合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

王际辉:目前站在预制菜产业的新风口,更要注意有所为有所不为,别让“蓝海”变成“红海”,要对预制菜产业有所规划,从标准上打好基础,为后续预制菜产业的“万马奔腾”打下坚实基础,做大做强。首先,在食品行业领域最基本的市场监管、食品安全、市场行为规范上,政府要做好监管,要慎重地培育品牌,规避风险。打造一个好的品牌并不容易,可能需要3至5年甚至更多时间,但是一旦出现以上这些问题,品牌就可能一夜之间消失。

其次,在食品的标准化程度上,我们将从行业的角度,针对东莞的特色,制定预制菜产业的团体标准。如果说国家的标准是及格线的话,东莞预制菜的团体标准就是80分以上的优秀标准,以此为标准不断提升预制菜产业的整体水平,在菜品上起到一个引领作用,也在消费者当中成为一个标识产品,让老百姓更放心选择这类产品,让整个产业更健康的发展。

东莞企业生产的净菜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南方+:各地都在办展会、发力预制菜产业,东莞如何把握机遇“弯道超车”?

王际辉:在各地举办的展会上,东莞企业积极参展,这是“走出去”学习;而这次在东莞举办第七届食博会•预博会,就是“请进来”,这两个环节和过程对于预制菜产业的良性发展是很有必要的,也是一个互相学习和对接的过程,可以吸取很多先行者的经验,少走弯路,打造适合我们自己的发展体系。展会也是一个很好的产学研交流平台,可以抓紧信息对称,学习很多先进的理念和设计。东莞在净菜处理、水产品养殖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未来可以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打造健康、科学、营养、安全的预制菜菜品。

【统筹】施美

【撰文/摄影】何绮莹

【作者】 何绮莹;施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净菜   特色   东莞   专访   未来   产业   标准   品牌   行业   产品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