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宗柴荣如果效法刘备托孤,或许能避免赵匡胤黄袍加身?

周世宗柴荣--赵匡胤、刘备--诸葛亮,这两对著名的君臣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结局却有天壤之别:赵匡胤黄袍加身,开国大宋;诸葛亮却六出祁山,累死在北伐的途中,真正走到鞠躬尽瘁!

这两对君臣有太多的相似之处了。

比如人主皆为英雄,有远大的志向,并且为实现这个志向而不懈努力,刘备志在兴复汉室,跑遍大半个中国,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永不言弃;柴荣志在一统天下,结束战乱的局面,决战高平,三征南唐,北伐幽燕。

柴荣与刘备画像

比如人臣皆为能臣,诸葛亮未出茅庐,便以定调三分天下;赵匡胤在周世宗决战高平、三征南唐等诸多战役中扮演“关键先生”,帮助周世宗扭转战场局势。

诸葛亮与赵匡胤画像

再比如人主皆对人臣有知遇之恩,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柴荣也十分欣赏赵匡胤,高平之战后直接将其提升为禁军之一的殿前军的三把手——殿前都虞侯。

三顾茅庐年画

又比如,人主皆壮志未酬,刘备在遭受夷陵那把火之后,退回永安不久即撒手人寰;柴荣则是眼看着北伐幽燕即将成功,不期身染重病班师回朝,不久与世长辞。


还比如人主二代接掌权力时结比较年幼,需要安排辅政大臣。刘备去世时刘禅十七岁,柴荣去世时,柴宗训则只有八岁。

刘禅与柴宗训剧照

两位人主为了权力的平稳交接,都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刘备安排李严、诸葛亮辅政,最后让刘禅直接拜诸葛亮为“相父”,托孤诸葛亮。


柴荣的安排更加颇费心思。

柴荣在返回京城后,先是解除了张永德的兵权,同时立柴宗训的姨妈符氏为皇后,为其寻找外戚的符彦卿(时任天雄节度使)支撑力量。

符皇后剧照

文官方面,柴荣安排了宰相魏仁浦和参知枢密院事范质王溥进行辅政,这三位地位崇高,但是没有兵权。


武将方面,柴荣将韩通安排进侍卫司,任侍卫司的二把手副都指挥使,将忠心耿耿的李重进外放扬州节度使去牵制地方,同时将赵匡胤提升至殿前司的一把手——殿前都点检,希望禁军的两大系统以及地方势力能相互制衡。


我们大致可以看出,在柴荣的设计中,初衷是以文官来节制武将,辅政的文臣不具备叛逆的实力,而手握禁军的武将,可以互相牵制。同时禁军又和封疆大吏们互相制约,这在当时可能是柴荣尽最大努力所能做的了。

柴荣设计的几股势力制衡示意图


做完这些之后,柴荣以为可以放心的走了,便去世了。


哪知仅仅半年后,赵匡胤黄袍加身。

说实话,每当读到这段历史时,未免不为周世宗柴荣感到惋惜,有时候突发奇想,假如柴荣也像刘备那样,让柴宗训拜赵匡胤为亚父,也来上一句:“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然后赵匡胤被逼当众表态日后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表忠心

这样能避免赵匡胤日后黄袍加身,改朝换代吗?

刘备托孤情景图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以先回顾一件事情,显得元年(954年),为提升军队的作战力,赵匡胤奉柴荣之命整顿后周的禁军系统,赵匡胤利用这次整顿禁军的机会,广泛结交各级将领,在军中结拜了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等“义社十兄弟”,并通过点选禁军和选募殿前军的机会,扶植了杨信、崔翰、田重进、张琼等一大批亲信,而这些人是将来陈校兵变的主力。

也就是说,在周世宗登基的第一年,赵匡胤就在着手配置自己的势力了。


我们再回顾一件事情,显得六年七月,即周世宗去世后的一个月,赵匡胤就派了自己的亲信韩令坤到达河北真定,控制河北,同时牵制外戚兼地方势力符彦卿。

然后就是五个月后,正月初三,赵匡胤黄袍加身,改朝换代。

赵匡胤影视形象


一路捋下来,你就发现赵匡胤已经处心积虑准备了很长时间了,只待一个机会实施,恐怕一个“亚父”未必能束缚住他。

事实上当时的后周政权,交接后在段时间内维持了平衡,但这种平衡极其脆弱;一个八岁的小孩掌握着政权,后宫二十多岁的符太后没见过什么世面,自然是没有什么主见,再加上三个宰相虽然说人品没问题,但也不是老谋深算的政治家,面对这种局面,就算赵匡胤不直接夺权,只怕还有李匡胤、刘匡胤们蠢蠢欲动,只要他们一动,赵匡胤会立即以勤王的名义发动军事行动,然后制造小皇帝在混乱之中被乱军杀死的事情,最后自己整顿势力改朝换代可能更干脆,自己也不用背负道德上的骂名。


现实一点说,一个手握重兵的武将,面对近在咫尺的皇权之诱惑,犹如男人有了财富,很难抵挡投怀送抱的女人之诱惑一般,你要他拒绝这种诱惑,恐怕是“臣妾做不到”。


所以,你说时势造英雄也好,英雄造时势也罢,赵匡胤成功了,尽管却无论如何当不得一个“忠”字,但他开创了大宋王朝的繁荣,同时也立誓并作为祖训要求赵氏子孙善待柴氏一族,从这方面看,他能当得起一个“义”字。

所以,人之在世,能忠义双全固然是最好,再不济,也得取其一,不然真就成了“不忠不义”之徒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黄袍加身   茅庐   后周   外戚   禁军   节度使   南唐   改朝换代   武将   势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